在過去幾年中,以智能手表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從快速爆發,并吸引全球廠商趨之若鶩;到如今平緩發展,眾多廠商黯然離場,經歷了一輪過山車般的炒作周期。
一、蘋果的進擊
二、醫療可穿戴市場未來可期
據IDC在9月份發布的最新預測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將達到1.226億部,比2017年的1.154億部增長6.2%。到2022年,全球總出貨量將達到1.904億部,未來五年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1.6%。
三、未來無處不在的醫療可穿戴設備
1.減壓頭帶
加拿大可穿戴設備研發商Interaxon成立于2007年,公司研發的腦波控制頭帶Muse將冥想放松機制與可穿戴技術相結合,通過監測并分析用戶的腦電波信號,讓用戶了解自己的大腦狀況,通過幾分鐘的大腦訓練,可減少用戶的壓力和焦慮,提高專注度和集中力。
目前,公司正在開發最新的Muse虛擬現實設備,并推動產品的進一步升級。
2.大腦疾病治療
虛擬現實眼鏡目前在醫療領域具有多種應用場景,可以分散患者疼痛,減少壓力和焦慮,還可用于大腦與運動損傷的治療。此外,還可以用于治療各類型恐懼癥。
美國數字醫療公司Pear Therapeutics通過實驗性的VR治療方法,配合藥物一起使用,減少了患者的心理創傷。實驗結果還顯示,使用VR治療的患者的PTSD評分比傳統的標準治療方式有“顯著改善”。
3.動脈清理機器人
今年年初,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開發了一種微型機器人,有望徹底改變微創醫療。這種只有4mm長的機器人可以完成跳躍、爬行、滾動等動作。
預計這款機器人未來可用于藥物輸送,抵達人體內特殊區域,或清理堵塞的動脈。
4.血壓監測儀
今年1月份,全球著名醫療設備制造商歐姆龍推出了一款可以測量血壓和心率的醫療級智能手表HeartGuide。
TempTraq使用了超薄的柔性電池,可以連續使用24小時,用戶可以通過相配套的APP,在智能手機上實時監測體溫的變化。
6.心率檢查
蘋果公司發布的最新款Apple Watch具有檢測心房纖顫的能力,心房纖顫是一種常見的異常心律,也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原因。
為了計算心跳和心率,蘋果手表的傳感器使用綠色LED燈,每秒鐘閃爍數百次,光敏光電二極管可以檢測流經手腕的血液量。該傳感器獨特的光學設計從腕部的四個不同的點收集信號,與軟件算法相結合,將心率與其他噪音區隔開。
7.UV傳感器
今年年初,歐萊雅推出微型紫外線檢測儀UV Sense,可以幫助用戶隨時隨地檢測紫外線指數。
如綠色墨水顏色變深時,提醒用戶注意脫水;當綠色墨水變成棕色時,意味著體內葡萄糖水平升高,可以向糖尿病患者示警。
而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究出一種將超薄的柔性電子傳感器嵌入臨時紋身的方法,以監測心臟、大腦和肌肉產生的電信號,從而監測身體狀況。
9.智能隱形眼鏡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時刻監控血糖非常麻煩。科學家們正在使用智能隱形眼鏡,利用淚水測量體內的葡萄糖水平,而無需針刺驗血檢測。
而今年最新發布的Apple Watch也具有心電圖監測的功能,也進一步推動了消費者對心電監測的認知和應用。
11.智能胰島素貼片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傳統的血糖檢測與胰島素注射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2015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智能胰島素貼片,可以檢測血糖水平,并在需要時,自動釋放適當劑量的藥物。
美國生物醫療科技公司Intarcia Therapeutics推出了一種長效的微型藥泵,將火柴大小的微型藥泵植入皮膚后,可實現自動給藥,一年只需更換1-2次,大大減少每天服藥的負擔。
該技術已經在II型糖尿病的長效控制中得到較好的應用,并可以用來控制艾滋病的傳播。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2文章
29286瀏覽量
210952 -
醫療
+關注
關注
8文章
1867瀏覽量
59492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7文章
3311瀏覽量
116480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34瀏覽量
168112
原文標題:低潮過后,未來醫療可穿戴市場將如何發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約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展望可穿戴設備未來發展!
可穿戴電子產品的未來趨勢:科技與生活的深度融合
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預測樂觀
回顧2024年可穿戴芯片新品:AI技術迭代加速,醫療監測成為發展新主線



智能設備設計理念及其在小型醫療、可穿戴與娛樂設備中的開發應用
#參考設計#可穿戴心電圖設計方案

2024年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展望:智能手表復蘇與基礎手表持續增長

藍牙模塊在健康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
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迎來增長,智能手表與真無線耳機領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