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電信建成千兆寬帶接入第一城,引起各方高度關注。據了解,在上海電信千兆建設中,華為提供了較多支撐。而且,當前國內乃至多個千兆網絡的建設,華為均有參與。
目前,各方關注不同PON技術升級到10G PON的路徑與挑戰,也關注千兆接入之后將走向何方。對這些問題,筆者采訪了華為公司接入網領域專家。
助上海電信建“千兆寬帶第一城”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經有49個國家286個運營商發布了千兆業務,超過9.67億戶的家庭接入了寬帶業務。其中,上海電信于2016年提出要在3年內實現“百兆起步、千兆主流”的目標,并在全球各大城市率先實現“萬兆入小區、千兆進家庭”。
談及上海電信的千兆網絡建設,華為專家方面介紹,華為通過大容量分布式OLT平臺MA5800及下一代10G PON智能ONT,助力上海電信打造了國內首個應用10G PON技術的FTTH商用網絡,幫助上海電信建設“千兆寬帶第一城”。
另據筆者了解,華為借助其技術優勢,推動千兆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中國,除了上海電信,華為還與深圳電信等80余個地市合作,共建千兆城市和千兆小區。在全球其他地區,華為與全球Top50運營商中的42家開展合作,共建千兆網絡。
智簡全光接入解決千兆升級難題
寬帶接入網絡的升級,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千兆升級過程中,運營商面臨投資回報周期長、用戶體驗保障難等多個關鍵挑戰。這些可謂是阻撓運營商升級千兆網絡的關鍵。華為在多個地方的千兆網絡建設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對此,華為專家表示,基于超寬、極簡、智慧的理念,華為提出智簡全光接入解決方案,通過“價值驅動建網”“體驗驅動運營”兩個維度,幫助運營商打破投資回報周期的瓶頸,同時構建最佳體驗網絡,實現價值增長。
比如在PON技術領域,由于歷史的原因存在EPON和GPON兩套標準,與其相對應的下一代PON標準引申出10G GPON和10G EPON。標準的不同導致芯片、光器件、產品等均不相同,運營商在部署10G PON網絡時,往往需要考慮設備間差異進行不同的網絡規劃與部署,也帶來運營維護和用戶業務體驗上的差異,制約了產業的發展。
對此,作為全球領先的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華為通過產品設計的融合與創新,盡可能屏蔽不同標準在工程運維和業務體驗的差異,幫助運營商簡化網絡部署,降低運維成本。針對不同應用場景,華為提供全系列的PON COMBO方案,同時涵蓋XG PON/GPON Combo。XGS PON/GPON Combo具備N1/N2A等多種光功率等級,支持網絡平滑升級,千兆超寬快速部署。
據了解,今年4月,華為攜手浙江移動完成業界首次高密度大功率XGS PON Combo方案測試。結果顯示,華為方案可有效支撐浙江移動光纖網絡從GPON向XGS PON平滑演進,同時滿足現網長距離用戶無需改動ODN,實現千兆接入帶寬的快速升級。
全國千兆規模發展時期來臨
上海電信千兆第一城的建成,讓許多人士認為,全國大規模部署千兆網絡的時期來臨。對此,華為專家表示認可:全國大規模部署千兆網絡已是必然要求,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國80余地市完成千兆網絡試點,51個地市完成千兆網絡發布,運營商已經大規模采購10G PON終端,邁出了10G PON FTTH商用的堅定步伐。
“基礎設施能力的增強、每bit網絡資費的不斷降低,將持續促進千兆寬帶用戶普及程度加速、業務使用量大幅增長。”該專家表示。
的確如此,4K視頻、VR、在線游戲等業務的發展,對網絡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用戶體驗不可視,傳統的運營手段是以設備為中心,靠投訴驅動,故障處理慢。其中,58%的用戶投訴來自于家庭而非傳統的設備和線路,30%的故障需要上門進行處理。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華為公司提出了智簡全光接入(Intend-Driven FTTx)的理念。通過引入人工智能(AI)技術,打破OPEX和網絡規模同步增長的魔咒,幫助運營商實現智能化運維,持續提升運維效率、能耗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進而整體降低OPEX;與此同時,AI的引入還可以幫助運營商實現預測性運維和主動的優化,先于用戶投訴提前修復網絡故障,從而提升最終用戶體驗。
“通過系統架構性的創新、人工智能技術的引進,華為將與運營商一起在全國范圍內建設更多的千兆城市、千兆小區,持續提升用戶體驗,讓品質寬帶走進千家萬戶。”華為方面專家表示。
50G PON已立項,將在2025年商用
10G EPON和XG PON逐漸成為寬帶接入的主流技術,技術各有優劣。華為又是如何看待這兩種技術的發展?未來接入網將走向何方?
對此,華為專家表示,XG PON和10G EPON分別是GPON和EPON技術的升級,制式上有差異,特別是上行兼容PON終端方面,10G EPON采用了時分復用技術,XG PON采用了波分的Combo方案。
在10G PON成熟之后,50G PON開始提升日程。有人呼吁,未來PON在演進中,要實現GPON和EPON的融合發展。
對此,華為專家表示,50G PON標準在2017上半年就已在ITU開始立項,將在2019到2020年標準化,規模部署的時間大致在2025年。華為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均貢獻了較多的草案。
華為公司認為10G PON的下一跳是50G PON。原因有3點。第一,GPON到XG PON帶寬增加4倍,XG PON到下一代PON帶寬也要增長4~5倍,25G PON到XG PON只增長2.5倍,帶寬跨度太小。
第二,從應用角度上看,2025年,8K/VR/AR要求單用戶帶寬將達到1.5G,按1:64分光比和50%收斂比計算,單PON口需求將達到48G。而且,支持5G回傳上帶寬也會到1.89G的要求。
第三,相對TWDM-PON,單波50G PON更容易借鑒GPON/XG PON單波長的標準和協議、以及管理體系,無需高成本和復雜技術要求的多波長可調技術。
Cloud VR將成千兆網絡殺手級應用
千兆網絡要快速發展,除了技術和市場競爭驅動,也離不開業務驅動。據了解,當前Cloud VR業務、4K/8K超高品質視頻、企業數字化/云化、個人云服務、物聯網IoT以及5G等業務,都需要千兆網絡的支持。這些業務的快速發展,驅動運營商將寬帶接入網絡演進到千兆。
談及當前哪些業務將成為千兆網絡的殺手級應用,華為專家強調了Cloud VR。據悉,華為將VR和視頻視為華為核心戰略的一部分。在華為VR OpenLab和生態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業界已經建成Cloud VR從平臺、網絡、終端到內容的端到端技術體系,完成了系統的商業場景孵化,并積極推進產業標準的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華為助力福建移動正式開啟Cloud VR業務試商用,標志著智慧家庭視頻業務從此邁入VR時代。同時,Cloud VR也正從家庭場景延伸至VR教育、VR電競館、VR營銷等To B場景。此外,近期中央電視臺和廣東電視臺的4K超高清頻道上線,也將推動視頻體驗的升級。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9瀏覽量
44640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13 -
千兆網絡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瀏覽量
7707
原文標題:華為助全球Top 50運營商中的42家建千兆網絡
文章出處:【微信號:Huawei_Fixed,微信公眾號:華為數據通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