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智能網聯汽車與汽車半導體論壇”于12月20日在深圳召開。深圳市森國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楊承晉先生在會上發表演講《國產汽車集成電路的挑戰與機會》。
楊總: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來做的分享。每年年底,包括2016、2017年,我都在佐思的汽車半導體論壇上做一些分享。目前汽車半導體行業面臨的困境也比較多,我發表一點我的淺見,題目比較大,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我本人在汽車半導體行業做了九年,這九年中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包括我自己的公司做了四年,也常常在想,我們作為國產汽車半導體企業,應該做一些什么事情,未來有什么機會和挑戰。
我下面從四個方面做一些分享,第一個部分是講目前汽車產業的發展特點,第二部分講產業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第三部分分析一下挑戰和機會,第四部分是講我們在做什么。
1
汽車產業的發展特點
目前在汽車行業,我們有很多年排在全球第一,去年產量接近3000萬輛了。
我們國家汽車的產業基礎非常好,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接近四成,所以對于國產汽車半導體企業而言是非常好的機會。因為有市場和產業的支持,上游的芯片企業就有基礎。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非常高,超過100萬輛是肯定的了。很多性能高級一點的新能源汽車,基本上供不應求。
有一個數字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我國汽車的保有量,在兩年前已經超過2.3億輛。意味著在存量市場里面,二手車交易非常活躍,在2016年就超過了一千萬輛,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
當然也有壞消息,就是從10月份開始,乘用車產銷量同比在下滑。這跟目前全球經濟環境有關系,也跟中美貿易戰關系非常大。從我個人來看,這些都是暫時的,從長期來看,汽車產業一定有比較好的增速,還有比較多的發展機會。
2
面臨的國內外產業環境
第二部分講一下我們面臨的國內外產業環境,重點講一下半導體和汽車半導體。大家都知道,在中興通訊事件,福建晉華事件都是半導體行業很大的事。華為最近發生的事情,實際上核心是5G的競爭,同時也是半導體產業的競爭。
汽車行業門檻很高,傳統汽車半導體企業占據了比較好的位置,但總有一些新勢力會進來。
汽車半導體的國產化率不足10%,而通訊行業能夠達到70%多,這引起了產業界廣泛的思考從媒體報道來看。
3
挑戰和機會
下面重點講一下挑戰和機會,這個資料有一點舊,但是還是有參考價值。2016年前面十名汽車電子企業,沒有一家是中國的企業,都是歐、美、日的。
同時汽車半導體有很強的地域性,基本汽車工業發達的地方,汽車半導體也相應的發達,日本是一個,另外就是美國、歐洲這三大塊。也就是說汽車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非常封閉。
比如說我們要跟日本品牌汽車廠合作,即使你給他的成本低,也不一定能夠做的進去。
目前汽車電子系統產品年銷售額有5.4%的增幅,實際上這么大的產業,能夠每年有這幾個點的增幅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要小看這幾個點,那么多產業出現負增長或者是衰退,而這里一直有增長是不容易的。
從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來看,一些專家做了一個總結,叫“新四化”,就是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我們汽車半導體產業的創新也要從這幾個角度去看。
各國包括部分地區目前都有針對燃油車做全面禁售的時間表。這意味著在未來,從2025年開始到2040年長達十多年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的機會是非常好的。我們找機會的時候,可以從新能源汽車尋找創新的電動汽車半導體產業機會。
這張圖就是智能汽車三個部分,簡單的總結就是眼睛耳朵、大腦和手腳這三個部分去比喻。這就是智能化,我們可以從智能化尋找創新的汽車半導體產業機會。
除了自主創新,還有一個產業機會叫進口替代。隨著中美貿易戰爭開始,汽車行業做半導體的這些人已經在思考,在未來的五年、十年,如果海外尤其是美國的一些企業對我們停止供應某些產品的話,將來也會面臨很多汽車半導體的進口替代機遇。因為我們這個產業非常落后,進口替代的機會也非常多。
我把自主創新和進口替代比喻成兩個輪子,都有機會,都很重要。
進口替代可以從傳統汽車半導體開始,因為車上的汽車電子零部件非常多。我有一個在車廠工作的朋友,是做新能源的,他們做了一個分析,他說未來汽車里面的芯片可能會達到8000多個,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也是非常大的產業機會。也就是說,在進口替代里面,隨便做兩到三個零件,可能都有機會。
另外進口替代的路徑,我們總結起來,可以從易到難,從外圍非核心器件,逐步進入核心器件的替代。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是絕對值得做。
目前汽車半導體迎來了非常好的機會,十年前這些企業是很難的,都是以IDM為主。創新需求催生了汽車里面芯片數量不斷增加,未來每一輛汽車都會有超過8000個芯片。目前IDM模式正快速的邁向FAB代工模式。
另外在FAB之外,還有封裝。目前來看,安靠和日月光目前占到80%的份額,但是也會有一些新勢力會進入。
國內長電科技是具備車規級封測能力的,太極半導體在蘇州的工廠也一直做車規級封裝,太極目前以歐洲的客戶為主。另外華天科技也有規劃上車規級封裝線。也就是說隨著FAB廠和封裝廠的本地化支持,國內發展汽車半導體有了很好的封測基礎。
4
關于森國科
最后我講一下森國科是做什么的,我們是一家2013年底成立的公司,但是第一個產品是2015年出來的,工規級行車記錄儀主芯片。我們有一些比較不錯的股東,包括北汽也投資了我們。
我們在創新上主要是做了車規級SGKS6802 ADAS芯片,這個芯片目前在量產中。可能是為數不多能夠進入量產的國產汽車芯片。
替代方面,我們有一些產品已經投片了,這里面的機會非常大。具體產品暫時保密,如果下一年再邀請我做分享的話,我會講我們如何做替代的。
可以講講目標替代產品的幾個條件,我們是怎么選擇的。
第一個我們認為這個市場是在國內的,第二個供應鏈在國外的,第三個我們自己團隊的技術水平能夠勝任,第四必須有封裝廠和FAB廠的支持。因為工藝是不容易建立,有車規級工藝的支持,我們做替代自然就能水到渠成,比較容易成功。
總結起來,在汽車半導體這個行業里,國產半導體企業任重道遠。創新機會有三個:一個是新能源汽車,第二是汽車的智能化,第三是汽車的網聯化。替代的機會,就是傳統汽車半導體器件及集成電路,從外圍到核心,逐步進入。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15文章
11857瀏覽量
366146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315瀏覽量
229847
原文標題:楊承晉:國產汽車集成電路的挑戰與機會
文章出處:【微信號:zuosiqiche,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國集成電路大全 接口集成電路
硅集成電路技術的優勢與挑戰

集成電路為什么要封膠?

助力國產汽車芯片“從有到優”,納芯微出席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發展(上海)論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