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譽為AI in All的元年,人工智能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進入人們的生活,不論是刷臉支付、線下新零售,還是智能語音助手等,處處都呈現一派繁榮景象。也正因如此,2018年對于各個人工智能企業來說,也是大豐收的一年,不論是Google、Facebook、Intel、阿里巴巴等通過產業布局進入人工智能領域的互聯網企業,亦或如曠視科技Face++、極鏈科技Video++、優必選科技這樣直接以人工智能起家的原生技術企業,都引領著新一輪AI世界的塑造,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技術高潮。
然而,2019年,在基礎層的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5G網絡的儲備落地之際,將催化人工智能發生怎樣的顛覆?我們已然看到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技術、語音識別等都正在快速落地到我們的生活場景中,以完善覆蓋AI應用在各個領域生根發芽,而其中尤其在醫療、視頻、人臉識別領域,會帶來一些全新的驚喜。
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像醫生一樣“思考”
目前,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已經深入布局到許多醫療機構,用于實現醫療數據智能化應用以及輔助診斷,這些人工智能通過深度學習已有案例的診斷邏輯,允許通過機器獲取病人生命體征、基本病史及體格檢查等數據,再配合模型算法,生成預測診斷,以幫助醫生進行高效判別。未來,人工智能在預判的基礎上,還能更進一步讀懂、分析復雜的病歷文本數據,包括判斷醫生的知識和語言等,最終實現人工智能像醫生一樣“思考”。
視頻領域:智能投放開拓全新商業圖景
在視頻領域,廣告業務的潛在商業價值一直不輸于新聞資訊中的信息流,但限于數量的龐大以及人力成本的限制,一直以來沒有得到真正的開發。幸運的是,在面對海量及繁瑣的視頻分析處理工作時,大數據配合AI所發揮的絕對優勢,為視頻領域的二次開發帶來了全新機遇。如極鏈科技提供基于內容理解層面的智能廣告投放,通過AI技術將非結構化的視頻內容經過深度識別分析處理后,解構成為一個個具有商業價值的場景單元,此時廣告主可以基于合適的AI視頻場景單元,結合自身的品牌特性進行投放,ROI提升在50%以上。
人臉識別領域:人人都有一張數字身份
2019年,不管是在停車場、火車站還是購物中心,AI都已經成為標配之一,尤其伴隨著大量布局的具有AI功能的前后端硬件產品的普及,逐漸滿足到各行各業個性化的人臉識別需求。目前,各企業通過構建人臉識別方向的產業化鏈條,即算力—算法—數據—硬件產品—行業方案—行業應用的發展路徑,聯動上下游各方資源,會再一次將人臉識別推向風口,每個人的臉都將成為最便攜的數字身份。
盡管,對于2018年,人工智能沒有完全實現最美好的樣子,但在2019,強人工智能時代完全有可能會到來,AI in All已經觸手可及,未來的智慧生活就在眼前。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997瀏覽量
2748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Banana Pi 與瑞薩電子攜手共同推動開源創新:BPI-AI2N
樂鑫ESP32與AI大模型:為教育領域帶來創新變革

AI賦能邊緣網關:開啟智能時代的新藍海
與 DeepSeek 對話,2025年AI硬件能為智慧醫療領域帶來什么幫助?

Open AI 將在德國投資
微軟與重要伙伴深化AI領域技術合作
富士通預測2025年AI領域的發展趨勢
數據驅動AI工具在哪
RISC-V在AI領域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聯想集團公布下一階段Smarter AI for all愿景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學習心得
特斯拉2025年末批量裝備Dojo 2 AI訓練芯片
星宸科技SSU9386榮獲2024年度AI創新產品獎,彰顯AI芯實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