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事實上,許多已經啟動了物聯網試點項目的企業發現自己處于試點煉獄之中,這些試點項目停滯不前,而且也很難轉化為整個企業的全面部署。
總的來說,如今多數工業公司都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部署了物聯網的試點項目。對于那些已經取得成功的企業來說,部署擴展和尋找應用數據的新方法將成為首要任務。不幸的是,對于其他企業來說,他們首次參與物聯網部署并且幾乎沒有什么興趣。事實上,許多已經啟動了物聯網試點項目的企業發現自己處于試點煉獄之中,這些試點項目停滯不前,而且也很難轉化為整個企業的全面部署。
盡管后一類企業會試圖減少損失,但他們應該考慮是否重新開始。他們可以抓住機會了解出錯的原因,并運用這些知識來避免同類錯誤出現,并實施一個成功的物聯網項目。為了幫助評估過程,我根據自己在工業企業中的經驗,列出了物聯網試點項目陷入煉獄的幾個主要原因。其中包括:
選擇了一個不值得解決的問題
許多企業錯誤地將物聯網視為技術創新而非業務創新。當企業開始隨意探索這項技術,卻沒有找到他們真正要解決的具體業務問題時,他們往往會在試點結束時提出這樣問題——“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了避免在項目結束時出現這種情況,確保倡議符合總體業務目標并值得追求是至關重要的。
制定投資回報計劃的公司通常擁有最清晰的目標,可以使每個目標更容易實現并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果您在第一年沒有看到積極的投資回報率,那么您需要學習如何快速修正。
建立了一個不可擴展的試點
即使目標問題值得解決,企業在有效擴展部署時仍然會遇到麻煩。例如,他們可能有20臺各種類型的設備,并且可以輕松地從這些設備中提取數據并繪制圖表,但由于它們并不是為擴展而設計的,所以企業無法將其模式推廣到剩余的10萬臺設備。此外,為了更好地規劃大規模的物聯網,重要的是要考慮在部署中斷時由誰來提供支持,以及在試點結束之后將采取怎樣的步驟。
如果您已經計劃重新開始并在項目結束后建立新的東西,那么您的物聯網項目就有可能停滯不前。此外,重新開始相當于把錢,以及時間和資源,扔出門外。試點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并為全面部署奠定基礎——不要浪費所有的投入或由此產生的洞察力。
缺乏內部支持和認同
如果不清楚誰負責什么,那么要解決的正確問題和可擴展的部署就不重要了。物聯網是公司最具跨職能類型的舉措之一,這意味著許多不同部門必須合作。在這方面,信息技術/操作技術的融合非常重要,但合作必須遠遠超出兩個方面。例如,由于物聯網項目涉及專有和機密數據,因此它需要法律部門的支持和認可,以確定數據屬于誰以及在哪里共享。為了成功部署,需要明確的職權并得到管理層的支持,并且每個人都必須就共同目標達成一致。
如果您無法確定明確的成功目標,那么您的物聯網項目將會陷入困境。此外,如果沒有設定具體的成功目標,其他人也就無法對試點項目的進展和成果進行評估。
可以跳過試點嗎?
在早期,人們大多使用概念驗證項目,因為它允許人們采納經過驗證的想法,并找出它是否適用于真實的商業環境。然而,物聯網技術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對于那些剛剛起步的企業來說,風險較小并且基本可控,因此,現在完全跳過試點階段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但要做到這一點,企業仍然需要為其物聯網部署做好準備,包括:
1、思考業務目標;
2、組建合適的團隊;
3、將部署成為優先事項;
通過避免浪費時間和資源來重新構建部署或重新證明其他企業已經證明的內容,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運營成本。
展望真實的物聯網價值
物聯網不再是一個新概念。就在幾年前,人們還在試圖弄清楚如何定義物聯網,但現在人們正專注于如何投資于物聯網并將其應用于商業環境。在未來的幾年里,我們只會看到更多的連網設備以及由此產生更多的數據,而企業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因為他們需要了解收集到的所有數據。雖然對于尚未看到成果的企業來說,可能很容易讓人氣餒,但回避這項技術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如果您仍在考慮啟動物聯網項目,并等待下一步行動,那么現在是時候開始了。該項技術已經證明可以為企業提供真正的價值和投資回報。如果您現在還沒有開始部署物聯網戰略,那么您就有可能落在后面并錯失關鍵的競爭優勢。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1文章
45657瀏覽量
384717
原文標題:如何避免物聯網試點煉獄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12345,微信公眾號:物聯之家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PCB板設計測試點的基本原則
工信部啟動萬兆光網試點項目
北京移動開展5G-A無源物聯技術試點
中創新航與Smart合作項目入選全球電池聯盟“電池護照”試點
中央空管委將在六地試點eVTOL
智芯公司中壓配電物聯網饋線終端完成試點投運
不容忽視的PCB測試點,關鍵時刻可以避免批量事故哦!

工信部完成自動駕駛試點申報 長安汽車成L3級智能試點單位
接口測試的測試點有哪些類型
云控智行深度參與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
西井科技自動駕駛項目入選交通運輸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

PCB引腳通孔與測試點間距評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