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深處是一個鮮有人去過的黑暗深淵,它長期以來一直是神秘的。但這個陌生的環境仍然攸關我們的利益;科學家們想知道哪里的污染最嚴重,哪里的海底發生地震。被動傳感器可以收集這樣的數據,但在這種陰暗的環境中傳輸數據是一個挑戰。
河海大學的韓光潔和他的同事們提出了一種新方法,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通過這種新方法在海洋深處巡航,能更好地收集這些傳感器的數據。他們的設計于3月27日發表在了IEEETransactionsonMobileComputing上。
照片來源:韓光潔
在東海下水的“C-shark”自主式水下航行器。
每個傳感器(稱為節點)在收集數據時都是靜止不動的。與此同時,一隊AUV被分派到網絡上,沿著預定的軌跡巡航,從每個節點收集數據。
無線電波被水吸收,因此水下傳感器和航行器通常通過聲波信號來發射和接收信息。但是聲波在水中傳播的速度和距離都不及在空中傳播的無線電波。
隨著AUV的增多,挑戰也越來越多。韓教授說:“特別是,由于水聲通信質量差、通信距離短,AUV之間很難直接通信和同步信息?!?/p>
更重要的是,不靠近AUV計劃路徑的節點必須將其數據中繼到與AUV足夠接近的其他節點以傳輸數據。這就在網絡中創建了“熱區”,其中一些節點負擔過重,可能耗盡能量并停止運轉。韓教授說,“在熱區的一些節點停止運轉后,熱區附近的節點可能無法找到一個與之通信的鄰居節點,從而導致數據丟失?!?/p>
在他們新提出的稱為HAMA(High-Availability data collection scheme based onMulti-AUVs,基于多AUV的高可用性數據收集方案)的方法,AUV能夠調整它們的巡航軌跡,以緩解熱區問題。同樣,HAMA具有故障發現和修復機制,避免了在一些AUV發生故障時數據丟失。如果一個節點試圖向AUV發送數據時發現AUV已發生故障,則它使用多跳通信方法通知其他節點。然后,功能良好的AUV將取代故障AUV來收集數據。
照片來源:韓光潔
一艘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水中巡航。
研究人員在許多模擬中測試了他們的方法。韓教授說:“模擬結果表明,與其他算法或方案相比,采用HAMA可以延長網絡的生存期,降低并平衡節點的能量消耗,提高數據包的交付率?!?/p>
雖然這種方法確實具有許多優點,但與論文中提到的其他方法相比,它會導致接收信息的延遲時間更長。這在需要及時更新信息時(例如,海底火山正在爆發時),可能是有問題的。韓教授和他的團隊計劃在之后的研究工作中解決這個問題。
韓教授說:“我們認為網絡延遲主要是由數據傳輸時間、數據處理時間和AUV的運動造成的。因此,在未來,我們將從這些方面減少網絡延遲?!?/p>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2文章
52450瀏覽量
763149 -
傳輸數據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7瀏覽量
16291 -
水下航行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8732
原文標題:河海大學提出一種使水下網絡更可靠的路由方案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康謀應用 | 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的海洋數據采集系統

大華股份榮獲中國創新方法大賽一等獎
六博光電推出水下光通信實驗與仿真教學平臺

一種降低VIO/VSLAM系統漂移的新方法

大華股份榮獲2024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一等獎
利用全息技術在硅晶圓內部制造納米結構的新方法
上海光機所提出強激光產生高能量子渦旋態電子新方法

一種無透鏡成像的新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