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歷史告訴我們: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會越來越聰明,但卻鮮少涉及人類在其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包括怎么設計機器的原型,以及怎么訓練它等等。
最近,IEEE Spectrum開了一個AI歷史系列,主要探討了AI史上人類的作用,例如發(fā)明家、思想家、工人或者工程師是如何創(chuàng)造出可以復制人類思想和行為(或者至少看似)的算法。
這個系列共有六個部分,本文是第二部分《設計ENIAC的程序媛》,閱讀第一部分,請戳這兒。
1946年2月14日,記者們聚集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摩爾工程學院,目睹了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數(shù)字計算機之一——電子數(shù)字積分計算機的公開演示(ENIAC)。
Arthur Burks是ENIAC團隊的數(shù)學家和高級工程師,負責展示機器的功能。他首先讓計算機一起添加了5,000個數(shù)字,1秒后他證明了機器可以在超短的時間內(nèi)計算出炸彈軌跡,這比炮彈從槍口發(fā)出到達目標所需的時間更短。
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jù)他們所知,所有伯克斯所要做的就是按下一個按鈕,機器就會瞬間計算出結果,而這個計算過程如果由人來完成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記者不知道的是,計算機能成功運行得益于六名女程序員背后付出的努力,這些程序媛們曾經(jīng)都親自經(jīng)歷了這樣的計算過程,沒有她們的艱辛工作就不會取得如此巨大的突破性進展。
Betty Jean Jennings(左)和Frances Bilas(右)正在操作ENIAC的主控制板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初期,計劃建造一個可以計算炸彈軌跡的計算機。摩爾工程學院正在與彈道研究實驗室(BRL)合作,在那里一支由100個人組成的團隊接受了手工計算炮彈射擊臺的訓練。
這項任務需要高水平的數(shù)學技能,包括解決非線性微分方程的能力以及使用差分分析儀和算尺。然而,這被認為是文書工作,對于男性工程師來說也是一項繁瑣無味的工作。因此,BRL聘請的大多數(shù)是擁有大學學位并表現(xiàn)出很高的數(shù)學才能的女性來處理這項工作。
隨著戰(zhàn)爭的進展,預測炸彈飛行路徑的能力成為軍事戰(zhàn)略不可或缺的部分,而BRL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他們需要盡快拿出成果并投入使用。
1942年,物理學家John Mauchly撰寫了一份備忘錄,建議構建一個可編程的通用“電子計算器”,它可以使計算過程自動化。 到1943年6月,Mauchly和電氣工程師J. Presper Eckert一起獲得了建立ENIAC的資金。
電子計算機的目的是取代BRL的數(shù)百名的人類團隊,使計算過程更快,更有效。然而,Mauchly和Eckert意識到他們的新機器需要通過穿孔卡進行編程才能計算軌跡,這是IBM幾十年來用來編程其他機器的技術。
Adele和Herman Goldstine是一對夫婦,當時領導BRL的人類計算業(yè)務,他們認為,這項任務應該由他們小組中最擅長數(shù)學的人來完成。他們共同選出六位女性——Kathleen McNulty, Frances Bilas,Betty Jean Jennings, Ruth Lichterman, Elizabeth Snyder, 和 Marlyn Wescoff,讓她們從從計算工具晉升為機器操作員。
Elizabeth "Betty" Snyder正在研究ENIAC
她們的首要任務是從內(nèi)到外熟悉ENIAC,研究機器的藍圖,以了解其電路、邏輯和物理結構。其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這個30噸重的龐然大物占地約140平方米(1,500平方英尺),使用超過17,000個真空管,70,000個電阻器,10,000個電容器,1,500個繼電器和6,000個手動開關。由六名操作員組成的團隊負責配置和連接機器以執(zhí)行特定的計算,處理穿孔卡設備以及調(diào)試其操作。這有時會需要操作員在機器內(nèi)爬行以更換有故障的真空管或電線。
實際上在戰(zhàn)爭期間,ENIAC并沒有及時完成炸彈軌跡的計算。但不久之后,John von Neumann就開始用它來進行核聚變計算。這需要使用超過100萬張穿孔卡。而來自洛斯阿拉莫斯的物理學家剛好有操作員的編程經(jīng)驗,知道如何同時處理如此多的操作。
ENIAC的程序員之一Kathleen McNulty
至此,女性程序員的貢獻都沒有得到認可或贊揚。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編程機器仍然與人類計算密切相關,因此被認為是一種“亞專業(yè)”女性的工作。領先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更專注于設計和構建硬件,因為他們認為硬件對計算的未來更為重要。
出于這個原因,當ENIAC于1946年最終呈現(xiàn)給媒體時,六位女性操作員仍然未露面,這是冷戰(zhàn)的曙光,美國軍方熱衷于展示其技術實力。工程師們將ENIAC表述為一臺自主的智能機器,他們宣揚了一種偏頗的技術優(yōu)勢,同時也隱藏了人工做出的貢獻。
這種公關策略奏效了,它影響了未來幾十年媒體對計算機的報道。在關于ENIAC遍布全球的新聞報道中,該機器占據(jù)了中心位置,被稱為“電子大腦”,“巫師”和“人造機器人大腦”。
幾乎沒有提到六位女性操作員的艱苦而堅韌的工作,也忽略了她們曾經(jīng)為了實現(xiàn)所謂的“機器智能”爬過的機器,以及換過的電線和真空管。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44瀏覽量
8865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704瀏覽量
240352 -
電子數(shù)字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1762
原文標題:美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由女程序員編寫的
文章出處:【微信號: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大數(shù)據(jù)文摘】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走進"香山":解密國產(chǎn)開源處理器的技術創(chuàng)新
紫光展銳5G加速云電腦普及,推動云終端市場持續(xù)增長,產(chǎn)業(yè)爆發(fā)將至
![紫光展銳5G加速云電腦普及,推動云終端市場持續(xù)增長,產(chǎn)業(yè)爆發(fā)將至](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29/wKgZPGdk8WmAYCJqAAB5uHXx0W4104.png)
testo350加強型—第一臺具有前瞻性的煙氣分析儀手冊
AI編程工具會不會搶程序員飯碗
NVIDIA助力丹麥發(fā)布首臺AI超級計算機
計算機進行程序控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怎樣的
中國量子計算機證明是可用的——《瞭望》刊發(fā)中國量子信息奠基人郭光燦院士專訪
![中國量子<b class='flag-5'>計算機</b>證明是可用的——《瞭望》刊發(fā)中國量子信息奠基人郭光燦院士專訪](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PGA900的驅(qū)動只能安裝一臺電腦嗎?
這個“六一”,一起組裝人生第一臺量子計算機
![這個“六一”,<b class='flag-5'>一</b>起組裝人生<b class='flag-5'>第一臺</b>量子<b class='flag-5'>計算機</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高性能計算的原理與實踐:從基本概念到架構解析
![高性能<b class='flag-5'>計算</b>的原理與實踐:從基本概念到架構解析](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E/DC/poYBAGLCjeiALm_WAAAYmfR7Qec474.png)
Intel和ASML宣布全球第一臺High-NA光刻機“首光”
【量子計算機重構未來 | 閱讀體驗】+ 了解量子疊加原理
【量子計算機重構未來 | 閱讀體驗】+ 初識量子計算機
Tesla 計劃斥資 5 億美元建造一臺由 NVIDIA 的 AI GPU 提供支持的 Dojo 超級計算機
![Tesla 計劃斥資 5 億美元建造<b class='flag-5'>一臺</b>由 NVIDIA 的 AI GPU 提供支持的 Dojo 超級<b class='flag-5'>計算機</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55/FB/poYBAGLfmrOAMNitAAAqLsDZxGI24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