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看到這么一則消息,特斯拉下一代Roadster車型將搭載滑動式指紋識別解鎖功能。用戶手指只需在車輛B柱位置從上往下滑動,三個水平LED燈會閃爍,以確認收到指紋命令后開啟車門。
其實,車輛采用指紋識別解鎖并非特斯拉首創。早在2003年,奧迪A8L 6.0L quattro車型就配備了門把手指紋識別功能,而福特汽車也曾推出過類似的車型。在當時,指紋識別解鎖僅作為一項輔助功能出現在中、高級車型上,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吸引力并不大。
配備了門把手指紋識別功能的奧迪A8L 6.0L quattro車型
不僅僅是特斯拉,剛上市的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同樣搭載了智能指紋識別技術。這款新車內部采用了全新的指紋控制器,當用戶需要開啟車門時,手指只需放在門把手內側的傳感器上,加密的指紋信息被識別后車門即可開啟。
指紋識別的魅力遠不止于此。車內的駕駛員甚至不需要車鑰匙,僅通過配備有指紋掃描傳感器的點火裝置便可啟動汽車。車輛啟動后,車機系統會根據指紋信息獲取駕駛員記錄下來的喜好自動調整座椅、后視鏡、導航系統、手機互聯等預設狀態。
對于消費者來說,能夠簡單、便捷操控車輛是他們的最終訴求。而從車鑰匙的發展歷程,再到如今的智能指紋識別也正體現了這一化繁為簡的規律。
我們知道,最早的汽車是沒有車鑰匙的。在那個年代,發動機搖桿就是車鑰匙。駕駛員通過搖動搖桿帶動曲軸轉動,抽走節氣門內的空氣形成負壓,將油氣混合物抽進氣缸,并帶動發電機給火花塞供電,最終完成點火啟動。這種車鑰匙有一點不好,女性司機用起來比較費勁。在國內,搖桿啟動車輛的方式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才被完全淘汰。
搖桿“鑰匙”
隨著電子點火系統的普及,汽車鑰匙終于脫胎換骨。最早出現的車鑰匙由于形狀類似小刀,也叫刀式鑰匙。1949年,克萊斯勒推出的車鑰匙則更具現代感,只需插入鎖孔后轉動點火開關,就能夠發動車輛,大大方便了駕乘人員。這種車鑰匙造型跟現在的家門鑰匙類似,兼顧車輛的開門和點火。但因其安全性較低,很容易被別人偽造后將車輛偷走。
1998年,奔馳的第一把加密車鑰匙問世。該鑰匙具備解鎖/閉鎖遙控功能,內部植入了車門防盜解碼芯片,相比于之前的機械鑰匙,這是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從此車鑰匙成為了專車專用。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車鑰匙上逐漸增加了其他功能,實現了遠程遙控開門、開窗、開尾箱等。
奔馳帶加密芯片車鑰匙
智能車鑰匙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占據了主導地位。直到帶觸控功能車鑰匙的出現,這類鑰匙的操作類似智能手機,能夠操控車輛點火、前進、開空調等豐富的功能。再加上智能指紋識功能的回歸,車輛的啟用方式變得更加豐富且便利起來。
那么智能指紋識別真的能夠在短時間內替代智能車鑰匙,成為下一個消費熱點么?筆者的看法是:未必!智能指紋識別若想大規模廣泛應用還必須克服以下短板。
首先,使用環境要求較高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手機基本都配備了指紋解鎖功能。與汽車不同的是,手機屬于隨身攜帶的私密物品,使用環境相對固定。即便如此,指紋解鎖的識別成功率也并沒有達到100%。當我們手很潮濕或者指紋解鎖很臟的時候,依舊會出現無法開機的情況。
而汽車更多的時候是停靠在戶外,空氣中的粉塵、雨水、紫外線與極端天氣等情況都會對指紋識別模塊造成影響,比如,冬季露水上凍后,指紋識別功能就會暫時失效,清理起來也相對麻煩。由于長時間暴露在較為復雜的使用環境中,該功能極易出現無法識別,識別失靈等一系列問題。
與此同時,觸摸解鎖模塊仍屬于高精密度的設備,在外部使用會增加受損的幾率,潛在的用車成本也會提升。相比而言,當下的智能車鑰匙除了提供無鑰匙進入車內,還提供鑰匙插入開啟的方式。就好比手機的解鎖,除了指紋識別還允許用戶設置密碼,這就是為了防止任何一個解鎖環節出現問題都能有備用方案。因此,我們看到即便搭載了智能指紋解鎖功能的車輛,依舊會給用戶配備智能車鑰匙。
其次,實用性相對較低
對于消費者而言,汽車的無鑰匙進入/啟動功能相當便利。當用戶攜帶車鑰匙靠近車輛,只需要按壓門把手上的按鍵就可以打開車門。從車輛的解鎖到啟動只需要短短數秒時間。
無鑰匙進入功能
那么,當我們把無鑰匙進入/啟動功能更換為智能指紋識別功能將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一般來講,家用的智能門鎖采用干電池或者鋰電池供電的方式,而車載的智能指紋識別系統則需要更為專業的供電裝置,車內的12V蓄電池就是最理想的供電源。當電量充足時,搭載智能指紋識別功能的車輛在科技感的表現上更為炫酷;當蓄電池虧電時,普通車輛的用戶能夠通過車門上預留的鑰匙孔打開車門,開啟引擎蓋給蓄電池補電。而采用智能指紋識別解鎖的車輛同樣會配備備用開啟模式打開車門,為蓄電池充電。由此來看,除了增加車輛的科技感外,智能指紋識別功能并沒有為用戶帶來更多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其穩定性首當其沖。即便是任何新生事物出現后,在汽車上也不會立刻采用的,智能指紋識別功能的搭載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穩定的基礎工程師才會關注其舒適、就啟動方式而言,智能指紋識別功能只是無鑰匙進入/啟動功能的另一個延伸,并沒有為汽車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一把鑰匙和簡單的一鍵啟動設備就可以解決消費者的基本需求,為什么非要上智能指紋識別功能呢?
最后,替代技術更具優勢
隨著車載智聯技術的興起,手機與車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除了Carlife和Carplay等車載系統的應用,工程師把更多的實用功能轉移到手機上。比如手機專用app就能夠實現遠程操控車輛,如開啟車門、啟動發動機和更智能的調節。尤其是在夏冬兩季,遠程開閉空調或座椅加熱功能,避免了用戶在車內暴曬或者冰凍的尷尬,受到不少消費者的歡迎。
同時,車輛專用智能手環的出現,正是對實用性功能集成的突破。該手環不但能夠提供最基礎的車輛操控,而且還配備了運動數據記錄、心率監測、鬧鐘以及睡眠監測等更為實用的功能,讓車輛駕駛與用戶的日常生活完美結合。在提升實用性的同時,進一步解放消費者的雙手。
從綜合性方面考慮,手機專用軟件與智能手環相比智能指紋識別系統更為低廉和穩定,同時也更有利于車企在大數據方面的收集。通過對用戶數據的收集,車企能夠針對相關設定進行修改,進一步提升實用性。從這一點來說,這是智能指紋識別是無法比擬的。
寫在最后:
就目前來看,智能指紋識別系統雖然看起來先進,但自身的短板限制了其進一步推廣。再加上臉部識別等新技術的進一步民用化,智能指紋識別系統與之競爭的優勢并不明顯?;蛟S,當智能指紋識別系統與網聯互通功能的進一步融合后,才能夠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實力吧。
在筆者看來,指紋解鎖的便利性遠低于無鑰匙進入,只是在防盜安全性方面更高一些。不過,現在偷車的幾乎已經銷聲匿跡了。
那么,對于智能指紋識別系統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362瀏覽量
663225 -
指紋識別
+關注
關注
43文章
1743瀏覽量
102385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32瀏覽量
126821
原文標題:關注丨汽車指紋解鎖是技術進步?其實只是個雞肋!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