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再熟悉不過了,幾乎從擁有手機開始,這項功能就開始無形地陪伴在我們身邊。但事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又對這項技術十分陌生,除了知道GPS是用來實時定位之外,對它的原理可是一無所知。
談論自動駕駛的時候,我們談論的可能并非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套完整的技術矩陣。在這個技術矩陣中,除去雷達傳感器和算法之外,還有一項事我們非常熟悉的技術——那就是GPS。它的存在,可以說是保證了自動駕駛汽車行駛在應當行駛的道路上,而不是像一個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
GPS的全稱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項存在于每個人手機中的技術,實際上事來自美國軍方地。上個世紀地五六十年代,美國國防部基于對海陸空軍的定位需要,研發出了一套基于人造衛星網絡的定位系統,冷戰末期二十四顆衛星發射完畢,GPS終于開始正式投入使用,戰爭結束后,GPS開始被投入民用市場,基本可以斷定市場的壟斷地位就是這個時候開始的。
從技術原理來講,GPS使用的是三角定位法。因為在軌衛星的位置其實是固定的,GPS接收器位于地面,向空中衛星發射信號,通過信號觸達和返回的時間進行計算就能夠得出一個距離,以距離為直徑,衛星位置為圓心,其中所形成曲線與地球的交點,就是GPS接收器所在的位置。
GPS,比想象中還要危險
看到這里,會不會有很多人覺得心里一驚,原來這個每天跟隨我們左右,知道我們所有秘密的系統來自美國軍方。
其實對于GPS,或者說事定位信息,我們本來就該抱有更多的警惕。
首先,其實有大量終端在本來不必要的情況下采集、上傳我們的位置信息。想了解這一點,只需在安裝App時看看有多少和地理位置無關的產品向用戶發送了定位授權請求就知道了。一旦進行授權之后,也很難保證這些產品不會濫用自己的權力。比如去年Uber就曾鬧出過一樁丑聞,即用戶發現自己在結束服務之后,Uber還會持續追蹤自己的位置長達五分鐘之久。Uber甚至還大方承認了這一點,聲稱自己這么做是為了優化空間細節以提供更好的服務。
五角大樓周圍的運動軌跡
不僅是手機App,很多時候一些智能硬件也在采集我們的位置信息,我們如果不仔細閱讀說明書的話,根本發現不了這些東西。最典型的就是去年年底發生的“智能手環軍事泄密”事件,一家服務于Fitbit、Jawbone等智能運動手環的GPS追蹤企業發布了一副全球熱力追蹤地圖,想要展示佩戴手環用戶的跑步路線。沒想到的是美國軍方也有很多士兵配發了運動手環,這些手環就記錄了士兵們運動甚至巡邏的軌跡,并且尷尬得通過熱力追蹤地圖展示給到了全世界。
除了采集信息,GPS信息還可以輕易的被偽造。大家還記得前兩年大火的《PokemonGo》嗎?這款游戲事建立在LBS系統上的,用戶想要捕捉精靈,就必須在現實地圖的各個位置上尋找,這也是游戲設計者的初衷——讓天天宅在家里的人趕緊走出家門。
自動駕駛的失控未來
看到這里或許會有很多人覺得,這些跟我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現實中,在我們越來越多打開手機的GPS定位來預定外賣、打車或解鎖共享單車時,由于GPS發射的信號未經加密,“黑客”可以利用SDR(software defined radio,軟件定義的無線電)設備偽造衛星信號,發射到指定的區域內,進而影響這一范圍內的目標設備。
在很多時候我們的確需要讓渡出一些個人隱私來獲得更多的服務。我們也應該去相信那些為我們提供服務的企業,不會輕易把我們的位置信息用在不好的地方。
可是你也不能確定會不會有第三方加入其中,以花樣百出的姿勢去侵犯你的隱私。
比如說在網上我們是可以找到一種逝世手機定位服務,服務商在一片文章或者一個企業紅包里加入位置請求,在你點擊之后就會被服務商得到被獲知的信息,然后發送給購買服務的客戶。整個過程中被獲取信息的人完全是不知情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會購買這種服務的都是些什么人嗎?
不信任對方的夫婦、想控制子女的家長、跟蹤狂……似乎越想越恐怖。
而這僅僅是在GPS技術現有應用范圍內對個人的影響,當未來全國都跑著搭載GPS的自動駕駛汽車,在極端情況下會出現什么后果?停止半個小時的服務,就可能讓一個國家無人公交服務停擺;一個虛假信號,就可能讓無數地方發生致命的交通災難。
為什么各國都想要自己的GPS?
解決這一危險的唯一方式,就是建立屬于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即使這項工程要耗費大量資金和人力,即使使用美國的GPS幾乎沒有任何成本。
于是中國推出了北斗系統、俄羅斯推出了格洛納斯、歐盟推出了伽利略。目前我們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了29顆衛星,預計會在2020年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整個發展進度,已經走在了起步更早的格洛納斯和伽利略前面。
雖然現在已經有不少手機已經可以兼容GPS和北斗兩套導航定位系統,但坦白來說在民用市場中,或許我們還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使用GPS。但北斗的出現幾乎可以保證,在戰爭發生時我們的交通不會因為衛星導航定位問題而方寸大亂,車輛和船只依舊會往正確的方向行駛。
從某種角度來看,中國自動駕駛的普及也要歸功于北斗系統的逐漸成熟。中國的衛星導航定位技術能夠躋身于世界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速度的前列,這對于我們來說無疑是令人高興的,自己國家的交通命脈本就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GPS在給用戶帶來便捷的同時,用戶位置信息被隨意竊取的現象同樣愈演愈烈,與手機定位相關的犯罪活動也越來越多。任何一項技術都是把“雙刃劍”,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只有我們善用技術,學會對各類訪問需求進行授權,才能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圍之內,而自動駕駛也同同樣如此。
-
衛星通信
+關注
關注
12文章
730瀏覽量
38847 -
GPS定位
+關注
關注
4文章
80瀏覽量
22518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54瀏覽量
167221
原文標題:GPS會不會是自動駕駛里最危險的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2024年自動駕駛行業熱點技術盤點
一文聊聊自動駕駛測試技術的挑戰與創新
![一文聊聊<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測試<b class='flag-5'>技術</b>的挑戰與創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CB/wKgZO2dNqh-AbdvkAAJ8XxHihyU454.png)
新品發布 | TOSUN正式推出GPS轉CAN FD模塊產品,為自動駕駛提供數據支持
![新品發布 | TOSUN正式推出<b class='flag-5'>GPS</b>轉CAN FD模塊產品,為<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提供數據支持](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0/07/pYYBAGJrUk2AaMaTAAAQONQtdzo461.jpg)
MEMS技術在自動駕駛汽車中的應用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DD/wKgaomcXUg2AKdNuAAEXvBseoXE121.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