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流程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帶來了管理思維、管理方式的變革。時代在變,我們的商業模式必須隨之改變。
工業互聯網的經濟管理問題,可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來看:
宏觀上,國家產能布局與外部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中觀上,地區產能調整與協作能力、外部資源獲取、整合與交易的問題;
微觀上,企業內部管理問題和外部信息交互,以及及時性與準確性的問題。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商業模式,不同的商業邏輯,不同的指導理論,最終催化結果也不同。
工業互聯網引發的管理變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管理變革之一:從管“人”到管“物”
在工業社會中,企業面對的環境相對簡單穩定,生產采用大機器流水線運作方式,生產的產品單一化、標準化,顧客的需求被動適應。企業實行層級式的官僚機構,企業管理者更多關注計劃和控制,追求生產工具的變革和生產效率的提高。
工業互聯網下企業的生產模式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原來依靠人的生產制造模式逐漸被機器所取代。隨著產品安全生產的迭代、產品可靠性不再取決科學管理,反而生產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運行效率來實現,對生產工具——設備、設施的管理(即管“物”)將成為管理的必然。工業的核心是人與設備。隨著設備自動化水平提高,人在生產過程中的參與不斷減少,因此設備的重要性提升。
工業4.0時代對“物”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設備不僅應具備自動化,還應具備感知外部環境和自身變化的自省能力,同時具備與其他設備進行交流、比較和配合的自協調能力,根據自身運行狀態和活動目標進行診斷和優化的自認知能力,以及按照分析結果通過控制器自動調節運行狀態的自重構能力。具備多種能力的設備對“物”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管理也將實現從對“人”的管理轉變為對“物”的管理。
管理變革之二:從控制到賦能
傳統企業的組織運營屬于金字塔層結構,層次多,權力距離大,上下級溝通不暢,束縛員工的創造力和行動力。扁平化的組織結構要求管理者下放管理權限,建立分權的決策和參與制度,給員工更多自主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工作效能,激發員工的主動行為自發為組織做貢獻,成為管理的新方向。
伴隨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已經成為趨勢,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產品競爭升級為生態體系的競爭。所以,企業要么構建一個生態,要么成為生態圈里的一員。所以,管理需要在物聯網時代提供一種基于共享價值為基礎的新范式。
物聯網帶來的個體價值的崛起和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促使整個組織管理需要轉型。當組織能夠為個體提供價值和貢獻的時候,這個組織就會有持續的生命力。因此,物聯網時代的管理新范式需要的是賦能,而不是控制。
在管理模式中,信息技術賦能功不可沒,它賦能包括心理賦能和組織賦能。心理賦能是從微觀視角出發,基于員工對工作角色感知的心理動機結構。組織賦能是從管理實踐的角度出發,通過組織、領導和經理人的干預以及實踐,達到激發員工個人動機的目的。信息技術賦能指的是信息技術的使用使得個人或組織獲得過去所不具備的能力,并實現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賦能是不同于傳統授權的一種新的管理方法。賦能所提及的“能”不僅是權力還包括能力,賦能的過程不僅是將“能”下放,還包括創造性地增加總體的能力;授權僅局限于職權,是基于對人的控制和管理的視角,將總體權力在可控范圍內的分散。
工業互聯網使得海量數據可被獲得。隨著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工業大數據已成為與實物資產和人力資本同樣重要的生產要素。數字化和工業大數據打破了行業壁壘,并創造了新的機會,摧毀了以往成功的商業模式。工業大數據具有對今天的商業模式進行創造性破壞的潛能,敏捷的、具有創造性的企業,通過獲取、提煉和利用工業互聯網所形成的工業大數據而創造商業價值能夠沿著數據價值鏈,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賦能。
管理變革之三:微笑曲線從“U”到“拋物線”
“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也稱附加值理論。微笑曲線是以附加值的高低看待企業競爭力。企業只有不斷往附加值高的研發與營銷方向移動和定位,才能永續運營。
傳統的微笑曲線是一個“U形”曲線,處于凹陷位的最低區域是生產制造。工業互聯網中,工業大數據的作用,去中間化,使中間環節截留利潤分流到設計、生產制造、服務領域等,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到創新研發、設計和精細化生產制造過程中。
過去依賴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并通過模糊信息進行市場推廣和宣傳的營銷環節,將逐漸走向沒落。在工業互聯網所構建的工業信用體系作用下,傳統微笑曲線將從重營銷的U形變成輕營銷的拋物線形。
工業互聯網下微笑曲線由U形變為拋物線形
通過工業互聯網,企業可以獲得海量數據,通過透視和深度挖掘,清晰地告知產品的質量高低,解決了通過傳統方式,依賴勞動力獲得的數據。此外,工業互聯網下,廠商注重產品創新與工藝研發、精準制造的資源投入以及設備的精準管理等手段追求“品牌價值”。
通過工業互聯網,供需雙方實現精準銷售,去中間化,使中間環節截留的市場利潤,流向供需兩端,這將引導大量的社會資源回歸生產制造領域,合理調配資源,最終形成良性經濟循環。
管理變革之四:從“市場推廣”到“工業信用”
在工業互聯網環境下,通過工業大數據將構建一個巨大的“工業信用體系”。工業互聯網利用先進的信息物理系統、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原本市場調節機制)實現數據化、顯性化、網絡化。
那么,該如何實現?通過工業大數據的分析,讓供需雙方的關系變得透明,并借助工業互聯網數據傳輸的敏捷性、準確性、及時性等特點,引導市場快速進行要素配置,最終做到供給側改革要求的,提高供給質量,引導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因此,工業互聯網本質上是一個工業信用載體。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工業信用”,將大大減少生產過程中設備與生產管理的信息不對稱、網絡中生產協作的信息不對稱、供應鏈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制造者與使用者之間以及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等,促使用戶逐漸從“產品價格”判斷理性回歸到“產品價值”購買的本質上。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30瀏覽量
94269
原文標題:除了技術之外,工業互聯網還引發了顛覆式的管理變革!
文章出處:【微信號:htyunwang,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觀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