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霧測試是一種主要利用鹽霧試驗設備所創造的人工模擬鹽霧環境條件來考核產品或金屬材料耐腐蝕性能的環境試驗。它分為二大類,一類為天然環境暴露試驗,另一類為人工加速模擬鹽霧環境試驗。人工模擬鹽霧環境試驗是利用一種具有一定容積空間的試驗設備——鹽霧試驗箱,在其容積空間內用人工的方法,造成鹽霧環境來對產品的耐鹽霧腐蝕性能質量進行考核。
人造氣氛腐蝕試驗鹽霧試驗方法:
a. 試驗溶液
將化學純的氯化鈉溶于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其濃度為50±5g/L。用酸度計測量溶液的PH值,也可以用經酸度計校對過的精密PH試紙作為日常檢測。溶液的PH值,可用化學純的鹽酸或氫氧化鈉調整。使試驗箱內鹽霧收集液的PH值為6.5-7.2。為避免噴嘴堵塞,溶液使用之前必須過濾。
b. 試樣
試樣的類型、數量、形狀和尺寸,應根據被試覆蓋層或產品標準的要求而定。若無標準,可同有關方面協商決定。試驗前試樣必須充分清洗,清洗方法視試樣表面狀況和污物性質而定。不能使用會浸蝕試樣表面的磨料和溶劑。試樣洗凈后,必須避免沾污。如果試樣是從工件上切割下來的,不能損壞切割區附近的覆蓋層。除有規定外,必須用適當的覆蓋層,如:油漆、石碏或粘結膠帶等,對切割區進行保護。
c. 試樣放置
試樣放在試驗箱內,被試面朝上,讓鹽霧自由沉降在被試面上,被試面不能受到鹽霧的直接噴射,試樣放置的角度是重要的。平板試樣的被試面與垂直方向成15°-30°,并盡可能成20°。表面不規則的試樣(如整個工件),也應盡可能接近上述規定。試樣不能接觸箱體,也不能相互接觸。試樣之間的距離應不影響鹽霧自由降落在被試面上。試樣上的液滴不得落在其他試樣上。試樣支架用玻璃、塑料等材料制造。懸掛試樣的材料,不能用金屬,須用人造纖維、棉纖維或其他絕緣材料。支架上的液滴不得落在試樣上。
d. 試驗條件
噴霧箱內溫度為35±2℃。鹽霧沉降的速度,經24h噴霧后,每個收集的溶液,就80cm而言應為1-2ml/h,含氯化鈉濃度為50±10g/L,PH值為6.5-7.2。通過試樣區的霧液,不得再使用
e. 試驗周期
試驗的時間,應按被試覆蓋層或產品標準的要求而定;若無標準,可經有關方面協商決定。推薦的試驗時間為:2,6,16,24,48,96,240,480,720h。在規定的試驗周期內,噴霧不得中斷。只有當需短暫觀察試樣時,才能打開鹽霧箱。如果試驗終點取決于開始出現腐蝕的時間,試樣需要經常檢查。因此這些試樣不能同已有預定試驗周期的試樣一起試驗。對預定周期的試驗,可按上述周期進行檢查。但在檢查過程中,不能破壞試面。開箱檢查試樣的時間,應盡可能短。
f. 試驗后試樣的清洗
試驗結束后,取出試樣。為減少腐蝕產物的脫落,試樣在清洗前,放在室內自然干燥0.5-1h。然后用不高于40℃的清潔流動水輕輕清洗,除去試樣表面鹽霧溶液的殘留物,立即用吹風機吹干。
g. 試驗結果的評價
對所測定的試驗結果與金屬基體上金屬和其他無機覆蓋層經腐蝕試驗后的試件和試件評級GB/T6461-2002技術標準、雙方協議進行對照,在標準范圍內則判合格,反之則判不合格。
鹽霧試驗的作用:
鹽霧試驗是考核產品或材料抗鹽霧腐蝕能力的重要手段,試驗結果的科學性、合理性至關重要。影響鹽霧試驗結果穩定性和一致性的因素很多,要提高鹽霧試驗結果的有效性,試驗技術是關鍵。因此試驗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產品的全面了解,從化學和環境工程、材料、結構和工藝等多學科領域去認識鹽霧試驗,科學合理地表述試驗結果,更好地為產品選材、結構設計、工藝選擇、產品運輸存貯及使用提供有效的信息,提高產品或材料的抗鹽霧腐蝕能力 。
-
測量
+關注
關注
10文章
4954瀏覽量
111867 -
溫度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9瀏覽量
104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