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人機飛播市場大熱,受到了廣泛關注,各大無人機企業紛紛大步入場,農業無人機界一場新的競爭和投資活動又開始了。
無人機飛播是指利用無人機進行農林牧種子、化肥播撒以及漁業飼料投放,到達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勞動、減少生產成本的目的。
飛播造林
我國飛播的發展史
最初是在1956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省長陶鑄提出了用飛機撒播樹木種子造林的設想,隨后,湛江市吳川縣率先進行了飛播造林試驗,拉開了我國飛播市場的序幕。
1979年,我國開始嘗試用飛機種草,并在此后的40年間,飛機播造林種草項目在我國各地遍地開花,對于我國生態環境的治理和遏止水土流失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市場的成熟,飛播行業也開始規范化發展。2005年3月23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曾發布了《飛播造林技術規程》,對"飛播"技術進行規范化。
經過多年的發展,飛機播種草工程的效果有目共睹,并且開始由國家層面的統籌開發轉變為地方政府的自行招標,全國飛播存量市場進一步被盤活。
2015年,國內首次出現了無人機播撒系統,2017年大疆也發布了一款無人機播撒系統,雖然只是一款概念產品并未上市銷售,但是卻將"植保無人機播撒"這一概念再次推到媒體與公眾聚光燈下。
2019年4月,知名無人機企業極飛科技發布了首款基于滾軸定量+氣流噴射技術的智能播撒系統,在市場上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那么無人機飛播與大飛機、直升機飛播有何區別呢?
首先,大飛機、直升機的載重和播幅要比無人機大得多,適合大面積的作業,但不精準不均勻的缺點也很明顯,而無人機則比大飛機更加精準,適合小地塊作業(1000畝以下)更符中國農業國情;其次,相比動則幾百萬、幾十萬的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價格更加低廉,中小企業 / 農場主都能使用得起;第三,在安全性能和可操作性上,無人機相對更安全,另外上手比較容易,無需專業培訓,而培養一個大飛機或者直升機駕駛員的時間和資金成本是相當昂貴的。中國幅員遼闊,豐富的農業場景需要各種不同的農業設備,因此無論是大飛機、直升機的大項目、大規?;牟ト鲎鳂I,還是無人機的精準化、企業化的市場需求播撒作業,都是飛播的其中一種形式,可以相互補充,讓飛播市場更加的完善。
無人機飛播市場究竟有多大
播撒市場,事實上可以分為多種細分應用。一個是飛播市場,包括農業、林業、牧業,主要用于農作物、樹種和草籽的直播;第二是飛撒市場,主要是撒肥,理論上可以撒化肥、有機肥、土肥,從形狀上分可撒顆粒肥、粉狀肥和液體肥;第三個應用場景是水產養殖的飼料投送;另外還可以用于播撒融雪劑等救災用途。
擁有速度和效率兩大利器的農業無人機播撒作業,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所謂藍海市場,一是市場空間足夠大;二是市場競爭者不多,三是行業還沒有進入成熟期,機會很多。
我們先來看看一組數數據:2017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為4.53億畝、小麥種植面積為3.6億畝、玉米種植面積為6.36億畝、大豆種植面積為1.2億畝;油菜種植面積1.06億畝、2018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為5028.5萬畝。在北方很多地區還依然在采用人工播撒的方式進行播種。理論上,所有的農作物都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但考慮到產量、田間管理和收獲等系統性問題,目前水稻、小麥和油菜等作物的種植上采用無人機直播的較多。
據了解,目前國內已經有30%的水稻采用直播,水稻直播需要先將水稻浸種,長出胚芽后進行播撒。傳統離心甩盤式設備會導致胚芽損傷,因此農戶的接受度不高。極飛科技最新發布的播撒系統采用滾軸定量+氣流噴射技術,創造性的解決了胚芽容易受損的問題。同時,在中國農村人口迅速老齡化的背景下,無人機飛播技術成熟,會大大提高種植戶的接受度,在水稻直播上,無人機播撒的比例理論上應該能達到50%,加上其他作物,有可能超過12億畝直播面積,市場規模高達80億元。
(圖片數據來源于《農業機械》雜志)
而飛播不止是播撒種子,根據極飛科技發布的最新播撒系統看,還可以進行顆粒化肥噴撒。據調查發現,為了能提高作物的產量,農民在作物生長的過程中至少會對其施加2次肥料,有的可能會達到4次。而目前施肥工具主要是人工手撒或者機械,這種施撒的方式效率低,而且不均勻,浪費嚴重,在國家提倡化肥農藥零增長使用的政策下,許多企農藥化肥企業都已研發出高濃縮、緩釋化更適合無人機噴撒的肥料產品,無人機噴撒作業具有高效率、高精準、可以減少10%的肥料使用的優勢,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打開飛播市場需求。我們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這幾種主要作物,平均2次的施撒頻率,每畝10元的服務費用計算,市場價值可達(4.53+3.6+6.36+1.2+0.5028)億畝x10元/畝x2=323.856億元。
我們再來看看草原草籽播撒的前景,中國的畜牧業草場面積約為4億公頃(60億畝),草原是西、北部地區維護生態平衡的主要植被,是國家的綠色生態屏障,也是少數民族牧民賴以生存的基本生產資料,并且對于促進牧區經濟社會與生態協調發展,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過度放牧、厄爾尼諾現象等歷史原因,而目前我國有 70%以上的草場正面臨著草地退化的危機,急需進行人工補種,按草原作業費用每畝10元計算,草原飛播市場可達420億元。
全國水產養殖總面積為7449.03千公頃(約1.12億畝),淡水養殖面積為5364.96千公頃,近海養殖面積為2084.08千公頃,近年來因勞動力短缺,管理難度加大,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傾向于使用智能化設備代替人工。我們同樣按照70%比例的養殖區域使用無人機來進行投飼,平均2天一次的喂食頻率計算,那么就有142.688億畝次的市場,即使按照最低作業標準3元/畝次計算,可以達到420多億元的服務規模。
無人機在湖北進行小龍蝦飛播投餌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無人機飛播作業的市場空間足夠大,年作業市場規模超過1240億元,這僅僅是作業市場,如果再關聯到農業生產領域的其他產業鏈,可能撬動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無人機商家紛紛入場,飛播將成未來播撒方式主流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播種、施肥的方式主要還是依靠人工或者大型的地面播種機、撒肥機,有極少部分大農場實現了飛機播撒。
而對于傳統的播種機、撒肥機來說,播撒市場無疑是個紅海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不亞于拖拉機、聯合收獲機行業,并且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寡頭壟斷,進入的機會成本非常高。但對無人機來說,播撒市場還是一個藍海,無人機播撒的速度、效率和精準是其最大的優勢。
市場規模足夠大、競爭還不是很激烈、再加上進入的成本相比較低,所以眾多無人機廠家紛紛跨步入場,企圖搶占市場先機或者分一杯羹。在日本,農林水產省近日也制訂了農業領域普及小型無人機計劃,其中就包括研發適合噴灑化肥和播種的直播設備。目前市場上已發布播撒系統的有極飛科技、珠海羽人、大疆農業、北方天途等無人機企業,這些都算是在農業無人機行業進入比較早、經驗也比較豐富的企業,他們一致性地發力無人機播撒系統,這無疑也向市場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無人機飛播市場將會是農業領域下一個風口。
相信在無人機播撒技術不斷成熟和行業的共同推動下,飛播市場將會迅速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顛覆傳統的播撒方式,讓農業種植變得更高效。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51瀏覽量
182966 -
大疆
+關注
關注
30文章
908瀏覽量
82351
原文標題:無人機飛播市場深度調研報告:市場存量巨大,將是下一個風口
文章出處:【微信號:youuav,微信公眾號:無人機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科技防線:無人機干擾系統如何保障空域安全 特信無人機反制
無人機防御市場的巨頭角逐與未來趨勢展望
演唱會無人機亂飛,無人機反制槍守護安全|特信無人機反制
揭秘無人機反制系統:如何精準檢測無人機
在探測與攔截并進中,無人機反制系統有哪些國家在領先?
無人機遭遇“神秘殺手”:揭秘反無人機技術的崛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