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紫光展銳不同高通與三星以實體攤位積極參與MWCS 2019,但在MWCS 2019期間仍發布與Ericsson合作,成功完成5G互通性測試(2.6GHz頻段& NSA模式),以及在MWCS 2019最后一天,紫光展銳于總部舉辦分析師會議,揭露其2020年在智能型手機市場的相關計劃,包括兩款新一代4G SoC和預計2020下半年將發表的5G SoC。
盡管紫光展銳為全球三大智能型手機芯片供應商之一,但相較于高通與聯發科,其近年的產品策略較為搖擺不定,尤其在Intel入股后使用Intel提供的CPU與先進制程等相關技術,2017~2018年表現仍不如市場預期。
進入2019年后,紫光展銳在西班牙的MWC 2019宣布以自有技術成功開發Sub-6GHz的5G Modem 春藤510,又于2019年第二~三季接連推出8核A55,以及一大三小(A75+3×A55)的4核架構4G應用處理器虎賁310(T310)后,不難看出紫光展銳還是采用市場主流的ARM CPU架構設計,在手機應用處理器CPU架構設計上,有別于高通與聯發科。
以聯發科為例,在CPU設計與核心數量大致有3種,分別為:四大四小(4×A73+4×A53)、兩大六小(2×A75+6×A55)與八小(8×A53)的CPU設計方式。
在代工伙伴方面也積極采用臺積電12nm制程,整體來說,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意味著紫光展銳有意提升手機應用處理器的性能表現,同時為中高端市場預作準備。
盡管現階段5G是當紅話題,但整體手機市場仍有相當比例停留在功能性手機端段,也就是還有不少國家停留在3G/4G服務導入,或是暫時停留在3G/4G服務階段;長期來看,此市場樣態在未來仍有相當高的發展性,也為紫光展銳帶來機會。
基于此背景下,紫光展銳嘗試在中低端市場提供更高性價比的手機處理器,滿足中低價位手機也能有不錯的AI功能與拍照表現,因此搭載8核A55的SC9863A便孕育而生,同時為了提升在中國市場占有率而推出虎賁310。
2020年持續鞏固中低端市場,新產品定位與性能將升級
紫光展銳的布局更不止于此,在中低端市場(如TCL、海信、三星、中國移動、華為與宏達電等低端機種,紫光展銳都有打入其供應鏈)站穩腳步后,2020年的計劃也引人關注。
依據紫光展銳官方透露,預計2020年第一季將陸續推出兩款針對4G網絡專用的4G SoC,同時也將繼續采用12nm制程;此外,預計在2020年第四季發布的5G SoC也確定將采用7nm制程。
就時間點來看,2020年在4G SoC仍然沿用12nm,5G SoC則采用7nm制程,相較于其他競爭對手,在制程進展與導入的時間點上,稍慢于其他競爭對手,但也意味著紫光展銳打算鞏固中低端市場,阻止高通的Snapdragon 400系列與聯發科A系列產品線進攻。
紫光展銳也透露,在新一代處理器的AI功能方面,確定會導入AI加速器IP;換言之,紫光展銳不會單單將AI功能的執行交由CPU處理,透過AI加速器IP的協同運算,能讓處理器的運作效率達到更好表現,因此2020年在中低端智能型手機處理器市場,想必將上演一場競賽戲碼。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80瀏覽量
231488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8文章
51412瀏覽量
428566 -
紫光展銳
+關注
關注
15文章
867瀏覽量
408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紫光展銳推出高性能4G智能穿戴平臺W377E
紫光展銳新一輪股權融資完成
紫光展銳完成Android 15同步升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