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接受了媒體采訪,分析了動力電池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國軒高科的戰略布局,他同時還將對去年現金流和應收賬款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作為深耕動力電池行業十余年的企業,國軒高科(002074)一直重視動力鋰電池的研發與生產,堅持“做強鐵鋰 、發力三元”的發展策略,已與江淮汽車、北汽新能源、奇瑞、吉利、眾泰等主流車企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2019年以來,還與德國博世、印度塔塔等世界一流企業開展深度合作。
7月15日,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接受了媒體采訪,分析了動力電池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國軒高科的戰略布局,他同時還將對去年現金流和應收賬款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以下為對話實錄摘選:
01
問:之前您在多個行業峰會上做的主題演講,多次提到了“科學的精神”。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軍者,您是如何將“科學的精神”融入到企業的發展與未來布局中的?
李縝:任何行業或產業的發展與進步都必須遵循客觀規律,以“科學的精神”為指引,否則都是無法持續長久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亦如此,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
從行業從業者層面來講,企業家不僅要富有冒險精神,更要有科學的精神。以科學的精神把握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探索產業升級的方向,厘清正確的技術路線,才有可能做出“價廉物美”的產品。其實認定某一產品優秀的標準應該是以節約資源為自我要求,給產品驗證留足時間,用最少的資源消耗創造優秀的產品,為人類和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從行業研發者層面來講,新能源行業需要一大批科學家貢獻力量和智慧,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好的Idea,需要科學與時間來驗證。電池技術比如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循環次數、充電倍率等指標,均必須建立在科學驗證的基礎上,接受市場有效持久的考驗,才具有真正的價值。我常在公司里講到的,文學是想象而不能驗證,科學要驗證而不能想象。
從政府政策推動層面來講,十多年來,政府出臺了大量的產業政策,推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并使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走在了全球的前列。但政策的導向也需要科學的精神做指引,只有引導整個社會資源到最有利于國計民生、最代表人類與科技發展方向的地方去,才能更快更好地推進產業的進步,不然即便是好的政策,也可能無法取得預期效果,甚至背離初衷。
02
問:現在整個的動力電池產業,有人說是產能嚴重過剩,有人說優質產能依然匱乏,請問國軒高科這幾年的產能布局如何?在提高優質產能方面國軒做了哪些努力?
李縝:我們認為當前的動力電池產業,產能不是過剩,而是嚴重不足。我認為以下三個因素對我國動力電池產能的發展具有巨大影響力度。
(1)政策的推動。國家十三五戰略規劃已將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習***亦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2018年中國進口了4.62億噸石油,其中3.8億噸被汽車消耗,占比70%以上。只有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國才有可能實現汽車行業的跨越式發展,也才能有效解決中國當前面臨的能源和環境問題。
(2)技術的驅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四項關鍵技術一直在不斷地進步與完善,包括以電動化為核心的整車正向設計技術、電池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和充電技術等基礎設施的完善。
比如說,目前大眾集團已開發出模塊化電動車MEB平臺,向整車正向設計邁進了一大步;而新化學體系、新設計方案與新生產工藝的逐漸成熟,將使得電池能量密度進一步提高;加上,電池管理、電機管理、整車管理、車聯網、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也使得系統集成技術更加完備;最后,充電設施和電力供應的逐步完善提高了基礎設施的配套水平。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已具備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
(3)市場的選擇。近幾年來,購買新能源汽車正逐漸成為消費者的選擇。特別是去年以來,在傳統燃油車銷售乏力甚至降幅加速的狀況下,新能源汽車銷售卻一枝獨秀,銷售業績節節上升。
只要新能源汽車真正達到使用方便、性能優良、使用成本低、綜合性價比高的標準,消費者一定更有意愿購買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更為廣闊。
據權威預測,2020年到2030年,僅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從200萬輛增長到2000萬輛,這將給動力電池行業帶來巨大發展增量,目前的產能是遠遠滿足不了的。
國軒一直堅持“產品為王、人才為本、用戶為上”的經營理念,因應市場需求,不斷推進產品升級,擴大優質產能。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近年來我們不斷引進各類人才,充實研發人才結構,投巨資有計劃地實施研發基地和驗證平臺的建設。
當前,我們已擁有一支近2000人的研發團隊,其中碩博占比近70%;我們還擁有包括美國硅谷、美國克利夫蘭、日本筑波、新加坡、中國上海、中國合肥等遍布全球的研發和驗證平臺;我們目前在全國共有合肥、南京、青島、唐山、南通等八大生產制造基地。
我們還堅持精益生產,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我們有信心、有實力創造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優質電池產品。
03
問:國軒高科最近幾年加快了國際業務的布局與拓展,最近也公告了與博世、塔塔的合作,能詳細說說國軒高科的國際化戰略的總體思路與具體實施步驟嗎?
李縝:國軒高科一直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國際化戰略為公司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與市場。我們的國際化戰略目前主要有三種路徑。
第一,布局全球研發體系。在全球建立七大研發平臺和四大驗證平臺,確保技術與全球領先水平同步,實現人才與技術的國際化;
第二,進入全球供應鏈。與全球一流企業如德國博世簽約,進入全球跨國公司的零部件供應鏈;
第三,參與國外項目競標。我們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標項目,如進入歐洲商用車市場、進入美國儲能項目市場等;此外還在嘗試國外建廠等合作模式,如與印度塔塔合資建廠。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對外合作一定會越來越多。
04
問:針對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退坡,以及即將到來的無補貼時代,國軒高科有哪些應對措施?
李縝:關于無補貼時代,我有以下三點看法:
首先,我們應回歸到事物發展的本源看問題。新能源汽車無補貼是遲早的事,這也許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必經痛處,但任何企業都必須正面應對。對此,國軒已做好充分準備。做強鐵鋰,對鐵鋰技術的堅持和進步就是我們應對的法寶,無補貼時代的到來反而讓我們可以與更多車企開展真正的產品合作。
其次,沒有安全就沒有未來。我始終認為,作為負責任的企業,一定不能以犧牲電池安全為代價來單純追求高能量密度,電池企業的成敗最終由其產品質量、安全性和可再生性決定。
再次,堅持比選擇更重要。一個企業的發展、一個產業的進步都有自己的過程,在堅持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不忘初心,堅持給社會貢獻物美價廉的產品,企業就會有好的未來。
應對無補貼時代,今后我們還會加強以下三點做法:
1. 抓住機會融合發展,加強與優質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另一方面實施投資并購,形成規模效應;
2. 樹立優質品牌形象,把握LFP的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性的絕對優勢,樹立行業質量好、性價比高的產品形象,維持行業第一陣營。
3. 針對客戶群,考慮實用型而非最優性能;針對不同應用領域利用差異化策略。如儲能領域、低速電動車等,LFP也已蓄勢待發。
05
問:“鋰電垂直產業鏈布局”一直是國軒的一大特色,能否詳細解釋下這個全產業鏈垂直布局的初衷與最新情況。
李縝:毋庸置疑,材料技術是電池技術的核心,因此我們一直非常注重材料領域的人才和技術投入。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累計申請專利3132項,其中發明專利1508項,發明專利中材料方面的專利占比達到了50%。有了人才和技術,加上國軒高速發展的需求,我們就有了這樣的布局選擇。
目前,國軒已逐步建立了從材料端到電池端再到產品端的全產業鏈的垂直布局。在磷酸鐵鋰材料和三元材料領域,公司先后投資了正極、負極、隔膜等。
比如,公司與中冶集團、比亞迪在曹妃甸合資建立新能源公司,主要生產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保障公司三元材料供貨穩定;
公司在廬江建立了三元材料基地,積極布局上游前端,建立先發優勢;公司還通過積極布局上游原材料端,已實現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自供,為后續降低電池成本提供了有效保障。
國軒的產業鏈垂直布局,是基于國軒的高速發展做出的選擇。未來,國軒還將在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等方面做更多布局。預計2020年,我們將在全球建立10個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發平臺。這些都將為我們的鋰電垂直產業鏈布局打下堅實的基礎。
06
問:國軒高科最大的優勢是磷酸鐵鋰,全球技術第一,單體能量密度190Wh/kg,系統突破140Wh/kg,且能滿足400公里以上續航。但對比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可以發現這兩家的鐵鋰在市占比和技術上也相當高,接下來在LFP研發上有什么規劃,預期會取得哪些成就?
李縝:好的磷酸鐵鋰技術主要體現在:高比能、長壽命、快充以及低溫性能,我們公司擁有一流的磷酸鐵鋰技術研發團隊,就能量密度而言,已經完成了磷酸鐵鋰單體能量密度190Wh/kg的產品升級,2019年底將提升至200Wh/kg。
同樣,我們也在充分發揮磷酸鐵鋰的技術優勢,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如電網儲能、移動儲能、分布式儲能、備用電源儲能等。
隨著磷酸鐵鋰技術的進步、以及國內外客戶對磷酸鐵鋰技術路線的認同,我們獲得了市場的充分肯定。根據公司最新統計,2019年上半年,公司裝機量同比增長97%,其中專用車裝機量同比增長537.39%,乘用車同比增長20.12%。
07
問:目前國軒三元單體能量密度是302Wh/kg,但是市場上尤其是資本市場上一直在質疑國軒的三元產品“慢人一步”,市場等得著急,能說說合肥經開工廠三元產線的最新進展和亮點嗎?
李縝:目前,公司承擔的科技部重大專項,制備的三元811軟包樣品已通過科技部的中期考核,能量密度達302 Wh/kg,循環次數超過1500周。預計2020年,三元811軟包電池實現裝車。此外,公司三元622電池已實現向奇瑞、敏安及獵豹等車企批量供貨。公司也在對接國際一流車企,共同開發三元811硬殼電芯。
合肥經開工廠主要從事三元鋰動力電池的電芯和電池組相關產品的生產,一期年產能規劃為5GWh。我們希望通過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全力打造智能化工廠,確保三元產品的優良品質。
目前,三元產線月直通率平均已達90%以上,產能正在逐步釋放,各項產品指標均符合電池設計要求,產品性能安全、穩定、可靠。國軒的三元產品,正在接受國內外一流乘用車主機廠客戶的測試驗證。
最后,我還是那句話,沒有安全就沒有未來。公司通過持續解決三元產品的安全問題,致力于向市場投放高安全的電池產品。
08
問:最近有不少聲音認為國軒高科資金壓力比較大。2018年國軒高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5.59億元,同比減少1463.59%;應收賬款50.01億元,增幅40.79%,業績預告與業績快報也存在一定不同,請問上述情況產生的背景及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
李縝:首先我們的客戶類型較為集中,客戶多為上市公司和國企。由于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影響,補貼資金審核周期較長,發放較慢,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資金均較為緊張,比如有的客戶2016年的補貼今年6月份才拿到,這導致應收賬款周期拉長,但是客戶回款沒問題。
另外,公司業務發展較快,出貨量增加較多,材料采購支出較大,且2018年償還了2017年應收賬款證券化項目12.4億資金。2018年收到的應收賬款回款12.4億元,因前期已進行了證券化,記入了籌資活動,影響經營性現金流12.4億元。
業績預告與業績快報存在一定不同,主要是公司對部分客戶的銷售收入結算時點確認與會計師事務所的時點存在差異而造成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前后的差異,公司董事會已第一時間就此向廣大投資者發表了誠摯的致歉聲明。公司目前經營管理一切正常,業務健康穩定發展。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195瀏覽量
171908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43瀏覽量
100227
原文標題:【瑞能RePower?高工觀察】對話李縝:國軒高科的戰略定力與市場研判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