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TL494管腳配置及其功能
TL494的內部電路由基準電壓產生電路、振蕩電路、間歇期調整電路、兩個誤差放大器、脈寬調制比較器以及輸出電路等組成。引腳配線圖 如圖1。內電路框圖見圖 2。
圖1 L494引腳功能框圖
以下按引腳的順序介紹各腳的功能及有關參數
1腳:誤差放大器I的同相輸入端,耐壓值41V。
2腳:誤差放大器I的反相輸入端,耐壓值41V。
3腳:反饋端,用于誤差放大器輸出信號的反饋補償,最高電壓4.5V。常用于提供形成PG信號的一個輸入信號。
4腳:死區時間控制端,通過給該端施加0~3.5V電壓,可使占空比在49%~0之間變化,從而控制輸出端的輸出。
5腳:振蕩器的定時電容端。
6腳:振蕩器的定時電阻端。
7腳:接地端。
8腳:為第一路脈寬調制方波輸出晶體管的集電極(耐壓值41V、最大電流250mA)。
9腳:為第一路脈寬調制方波輸出晶體管的發射極(耐壓值41V、最大電流250mA)。
10腳:為第二路脈寬調制方波輸出晶體管的發射極(耐壓值41V、最大電流250mA)。
11腳:為第二路脈寬調制方波輸出晶體管的集電極(耐壓值41V、最大電流250mA)。
12腳:電源輸入端,極限電壓41V,低于7V電路不啟動。
13腳:輸出方式控制端,當13腳與14腳相連時兩管為推挽方式輸出,當13腳與地相連時兩管為并聯方式輸出。并聯輸出時兩管的發射極與發射極可相連,集電極與集電極可相連,并聯后輸出電流可達400mA。
14腳:基準5V電壓輸出,用于為各比較電路提供基準電壓值,最大電流10mA。
15腳:誤差放大器Ⅱ的反相輸入端,耐壓值41V。
16腳:誤差放大器Ⅱ的同相輸入端,耐壓值41V。
圖2 TL494內部電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