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3842的典型應用電路作為單端輸出驅動器,其各引腳作用及外圍元件選擇原則如下
![]() |
第1腳為內部誤差放大器輸出端。誤差電壓在IC內部經D1、D2電平移位,R1、R2分壓后,送入電流控制比較器的反向輸入端,控制PWM鎖存器。當1腳為低電平時,鎖存器復位,關閉驅動脈沖輸出,直到下一個振蕩周期開始才重新置位,恢復脈沖輸出。外電路接入R913(10kΩ)、C913(0.1μF),用以校正放大器頻率和相位特性。
第2腳內部誤差放大器反相輸入端。充電器正常充電時,最高輸出電壓為43V。外電路由R934(16kΩ)、VR902(470Ω)、R904(1kΩ)分壓后,得到2.5V的取樣電壓,與誤差放大器同相輸入端的2.5V基準電壓比較,檢出差值,通過輸出脈沖占空比的控制使輸出電壓限定在43V。在調整此電壓時,可使充電器空載。調整VR902,可使正負輸出端電壓為43V。
第3腳為充電電流控制端。在第2腳設定的輸出電壓范圍內,通過R902對充電電流進行控制,第3腳的動作閾值為1V,在R902壓降1V以內,通過內部比較器控制輸出電壓變化,實現恒流充電。恒流值為1.8A,R902選用0.56Ω/3W。在充電電壓被限定為43V時,可通過輸出電壓調整充電電流為恒定的1.75A~1.8A。蓄電池充滿電,端電壓≥43V,隔離二極管D908截止,R902中無電流,第3腳電壓為0V,恒流控制無效,由第2腳取樣電壓控制充電電壓不超過43V。此時若充滿電,在未斷電的情況下,將形成43V電壓的涓流充電,使蓄電池電壓保持在43V。為了防止過充電,36V鉛酸蓄電池的此電壓上限不宜使電池單元電壓超過2.38V。該電路雖為蓄電池取樣,實際上也限制了輸出電壓,如輸出電壓超過蓄電池電壓0.6V,蓄電池電壓也隨之升高,送入電壓取樣電路使之降低。
第4腳外接振蕩器定時元件,CT為2200pF,RT為27kΩ,R911為10Ω。該例中考慮到高頻磁芯購買困難,將頻率設定為30kHz左右。R911用于外同步,該電路中可不用。
第5腳為共地端。
第6腳為驅動脈沖輸出端。為了實現與市電隔離,由T902驅動開關管。T902可用5×5mm磁芯,初次級繞組各用0.21mm漆包線繞20匝,繞組間用2×0.05mm聚脂薄膜絕緣。R909為100Ω,R907為10kΩ。如果Q901內部柵源極無保護二極管,可在外電路并入一只10~15V穩壓管。
第7腳為供電端。為了省去獨立供電電路,該電路中由蓄電池端電壓降壓供電,供電電壓為18V。當待充蓄電池接入時,最低電壓在32.4V~35V之間,接入18V穩壓管均可得到18V的穩定電壓。濾波電容器C909為100μF。
第8腳為5V基準電壓輸出端,同時在IC內部經R3、R4分壓為2.5V,作為誤差檢測基準電壓。
充電器的脈沖變壓器T901可用市售芯柱圓形、直徑?12mm的磁芯(芯柱對接處已設有1mm的氣隙)。初級繞組用0.64mm高強度漆包線繞82匝,次級繞組用0.64mm高強度漆包線雙線并繞50匝。初次級之間需墊入3層聚脂薄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