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混動的今天就是鈉離子電池的明天,老李也非常認同這個說法。
十多年來,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趨勢已然明顯,近年來,產業的投資機會都源于局部的技術創新,比如插電式混動的爆發、高壓快充的應用、模塊化零部件上車等等,鈉離子電池也是其中之一。過去幾年,很多整車和電池企業在布局該領域,今年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量產上車。
雖然今年新能源汽車資本市場表現不佳,但很多研究員都在關注鈉離子電池的革新,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來聊聊,誰在入局鈉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為何機遇挑戰并存?鈉離子電池會有未來嗎?
誰在入局鈉離子電池?
隨著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發展,鋰電池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并且進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但是,提到鈉離子電池,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實際上,鈉離子電池和鋰電池一樣,都是電池的一種技術路線。
過去十多年,行業里一直在加速研究鈉離子電池,推動鈉離子電池落地應用,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直到今年上半年,行業里關于鈉離子電池上車的消息突然多了起來。
老李身邊不少朋友都把2023年稱為鈉離子電池上車的“元年”,主要原因是寧德時代宣布了鈉離子電池將首發落地奇瑞車型,并且比亞迪、蜂巢能源、中科海鈉、億緯鋰能、孚能科技等電池企業也先后推出了鈉離子電池的量產項目。
在這些企業中,釋放信息最多的是寧德時代,奇瑞或許會成為首個搭載鈉離子電池的客戶——iCAR的首款車型采用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混裝方案,預計在今年四季度面世,并且QQ冰淇淋、小螞蟻等短續航車型也可能會采用鈉離子電池方案。
動力電池榜眼比亞迪也沒有閑著,其鈉離子電池將在下半年量產,搭載車型為海鷗,不出意外,比亞迪會采用鈉離子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混裝的方案,但這些規劃到目前為止并沒有落地。
在老李看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布局大家都事前知曉,真正觸動資本市場神經的是傳言大眾汽車在布局鈉離子電池。
7月23日,鈉離子電池龍頭企業傳藝科技宣布公司獲得了德國知名車企子公司的小批量動力電池訂單,并積極與客戶合作推進鈉離子電池在乘用車領域的產業化應用,資本市場一致認為,傳藝科技所說的公司是大眾汽車的電池公司PowerCo。
如果說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布局是為了多一條技術選擇,那么大眾汽車的布局更像是換道先跑,大眾會在未來三年接管已入股的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巨頭不愿意跟跑,需要一個新賽道逐步建立優勢,而鈉離子電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很多二級市場研究員認為,相比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并非革命性產物,鈉離子電池、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在未來很長時間將長期并存,但這三個路線擁有不同的產業鏈,這意味著新的投資機會。
在電動汽車發展早期,磷酸鐵鋰電池一直是市場主角,隨后補貼政策帶動了三元鋰電池市占率的提升,隨著補貼退坡和技術的提升,磷酸鐵鋰電池再次成為市場的主角,市占率一舉超過了三元鋰電池,在這個過程中,市場涌現了德方納米等一批市值翻倍的標的。
現在大家一致認為,鈉離子電池的變革會帶來比磷酸鐵鋰電池更大的投資機會。
機遇挑戰并存
要尋找投資機會就必須看清楚產品的本質,看清楚其機遇和挑戰,實際上,任何一項新技術都具有兩面性,當年的磷酸鐵鋰電池路線充滿了機遇和挑戰,但比亞迪押寶成功了。雖然鈉離子電池不是新技術,但的確是新產業,同樣是機遇和挑戰并存。
相比鋰電池,目前鈉離子電池在低溫性能、安全性、充電速度以及成本等四個方面優勢明顯,但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明顯不如鋰電池。從產品屬性的終局來說,鈉離子電池比鋰電池更有機會,因為其沒有致命的缺點。
我們先來看看鈉離子電池的機遇,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電池低溫性能好,鋰電池低溫狀態的充放電性能衰退問題一直備受詬病,特別是磷酸鐵鋰電池,低溫性能更差,并且長時間的低溫運行會對鋰電池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相對來說,鈉離子電池受溫度的影響較小,冬季里程衰減不明顯,這對用戶來說,具有極高的吸引力。
二是電池安全性好,在老李看來,安全性是一款電池能長期推廣的基礎,關于鋰電池的安全性老李在此不做過多討論,大家有目共睹。相比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內阻更高,因此,電池在短路時不容易出現熱失控。
一些專家在電話會表示,在其經歷的安全項目測試中,從未發現過起火現象,這里面雖然有夸張成分,但也能從側面說明其安全性。
三是充電速度快,老李認為這個優勢不明顯,因為無論是鋰電池還是鈉離子電池,必須配備相應的快充基礎設施,在當前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鈉離子電池本身的技術優勢并不會給用戶帶來紅利。
四是成本優勢,國內的鈉資源儲量遠多于鋰,且開采成本低,在老李看來,這不僅是成本優勢,更是戰略優勢。
鈉離子電池的這些優勢表明,其在產品屬性的終極目標上是具有絕對優勢的,這也是眾多企業一直布局鈉離子電池的原因。但從短期應用的層面看,鈉離子電池大規模上車還存在兩大攔路虎,一個是循環壽命短,一個是能量密度低。
在老李看來,循環壽命短可以通過降本的方式解決,而鈉離子電池的降本也只是時間和規模的問題。能量密度低帶來的問題是,在相同續航情況下,鈉離子電池比鋰電池更大更重,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池也存在能量密度低的問題,但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鐵鋰電池還要低,目前很多企業通過鈉離子電池和鋰電池混裝的方式來解決能量密度問題。
看到這里,很多朋友會說,老李講的這些太技術了,站在當前來看,這些確實前瞻,但再過五年,這些會成為電動車用戶的常識。
在電動汽車發展早期,大多數用戶分不清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今天,大家已經能清楚地知道,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性能好,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性能好,也許再過十年,大家對動力電池會像當年的發動機一樣,如數家珍,而鈉離子電池可能會是其中之一。
鈉離子電池的未來
鈉離子電池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它還需要走很多路才能實現真正的商業化,很多朋友認為,動力電池市場未來的終局是鈉離子電池和鋰電池并存,鈉離子電池和鋰電池的混裝應用或許會成為行業的趨勢。
我們回顧鋰電池的數十年,一直都是漸進式發展,鈉離子電池也會是同樣的發展歷程,前段時間,老李參加某電池行業會議,有專家圍繞鈉離子電池的應用場景提出了一些觀點:
按照鈉離子電池的技術和成本屬性,鈉離子電池最先實現落地的應用場景是二輪車和儲能,其次是A00級或者A0級電動車,當其突破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的技術難點,且鋰價高位的情況下,會逐步應用到高級別的新能源汽車上。
目前,鈉離子電池已經在前兩個場景實現了產業化,一個是兩輪車,一個是儲能。
兩輪車對循環壽命和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所以鈉離子電池適合這個場景,今年8月,在華陽集團鈉離子電池二輪車商業化應用發布上,合作方新日電動車的全球首批商業化鈉離子電池電動二輪車亮相,實現了鈉離子電池產品規?;a應用。
儲能領域尤其是中小型儲能領域對電池的需求與兩輪車相似,很多朋友認為,鈉離子電池會在用戶側儲能、數據中心和基站儲能等中小型儲能領域率先滲透,而大儲能的應用會略晚一些。
近期越來越多信息表明,短續航的新能源汽車大概率會成為鈉離子電池的下一個應用場景。
寧德時代早在2021年就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及鋰鈉混搭電池包,并計劃推進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實現產業化,按照寧德時代的說法,鈉離子電池應用于續航400公里以下的乘用車,近期的諸多消息表明,鈉離子電池上車只是時間問題。
可以想象,隨著鈉離子電池上車,產業將迎來鈉離子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的并存,技術的進步、價格的波動、產品的升級都將對電池行業帶來結構性變化。
看到這里,老李想到了十多年來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市占率的此消彼長,想到了兩大產業鏈龍頭企業市值的起起伏伏,隨著鈉離子電池上車,新的機會正向我們走來。
審核編輯:劉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