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由電子發燒友網主辦的2021年第八屆中國IoT大會在深圳如期舉行。物聯網的發展是從連接到傳感再到平臺,從軟件再到硬件,從架構、IP到芯片再到終端的大生態的協同運轉。2021年必然是5G和WiFi6等技術應用全面落地的重要一年。本次會議邀請到思必馳、高通、百度、Qorvo、微容科技、芯海科技、康祺科技、芯來科技、銳成芯微、RT-Thread、U-Blox等公司以及專家進行精彩分享、聚道論劍。會議精彩紛呈,也讓眾多來賓享受了一場來自IoT行業的知識盛宴。
會議上,電子發燒友總經理張迎輝做了開幕致辭。張迎輝提到,“中國IoT大會”從2014年開始舉行第一屆,到今年已經是第八屆,全程見證了中國IoT產業在技術和市場發展的歷程,本屆IoT大會的主題是“建生態、共發展”。
電子發燒友總經理張迎輝
他說,去年的主題是“新基建、智物聯”,去年行業中以新基建和智能物聯尋找更好的落地機會,今年則是更好地建生態,謀求更廣泛的產業發展與突破方向。如何建IoT的生態,我想今天的峰會演講一定能告訴大家答案。
他還表示,2021年是疫情經濟發展的第二年,物聯網行業的發展,與電子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同呼吸共命運。疫情經濟雖然對很多行業的打擊很大,例如芯片缺貨。但也造就了很多的產業增值機會,帶動與促進了IOT的剛需爆發,促進了技術進步。
來自思必馳、高通、百度公司的物聯網行業專家,在與會期間分享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最新動向。
思必馳:IoT場景下的智能語音交互技術應用
為了能夠讓設備更智能,更懂得用戶的真實需求,就需要設計一套優秀的交互系統。思必馳IoT產品總經理任毫亮帶來了《IoT場景下的智能語音交互技術應用》的主題分享,暢談智能語音的交互技術如何應在相應場景中。
思必馳IoT產品總經理任毫亮
思必馳公司于2008年成立,是一家專注于語音技術及其方案輸出的語音平臺公司,擁有全鏈路云的技術,目前在研究新一代人機對話時已擁有自己一套的DUI系統。同時,思必馳還擁有人工智能芯片技術,也能為車聯網及其他IoT場景的客戶提供語音相關方案的支持。
任毫亮表示,語音技術分為幾個部分,包括語音的感知、語言的認知、垂直領域的決策以及反饋對應決策的結果。思必馳針對全鏈路的語音技術做了一個人機對話系統,可以針對不同場景做出不同的方案。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技術通常依靠數據采集以及訓練來提升,思必馳基于海量聲學機器文本來提供對話訓練。在前端設備會涉及到語音的算法技術,如降噪、前端的回音消除、本地語音識別等,從終端到云端并且到做決策對應的垂直領域服務,思必馳可以做全鏈路的支持。
專利方面,思必馳擁有700多項知識產權,其中有100余項是發明專利,軟著有200多項,基本專注于語音領域。并且思必馳的DUI已經打通了80余家智能家居平臺,實現了全物智能和互聯互通。
針對家具領域,思必馳可以將這些服務平臺落地到具體的產品類型當中,小到傳感器、開關、燈具,達到空調、電視、冰箱。
針對IoT領域也有針對性的語音應對技術,比如而集中,有單麥、雙麥、三麥、骨傳導等,思必馳技術輸出能夠針對不同的產品類型及芯片的處理能力,如可以提供多種狀態下的降噪方式。
在聲音采集上,可以做到5米以上識音的距離,識別率達到92%,喚醒率可以達到95%以上。同時也可以針對用戶的位置做一些聲源定位,比如偏差在5°左右,在一些音箱、多媒體播放里面可以做到多路的立體聲AEC降噪處理。在聲紋識別上,識別率可以達到95%。
人機對話中也可以識別普通話、方言,甚至可以進行無切換的混合識別。也能夠讓機器人實現連續的語音識別,讓人機交互更加智能。
而在實際的家具場景中經常會碰到多個語音的識別,可能出現同時喚醒多個設備,針對這一場景,思必馳做了一套直面喚醒的解決方案,只有用戶朝向哪一個產品進行呼叫或喚醒的時候哪個產品就會進行響應,朝向相同的情況下依靠距離判斷來做出響應。
在人機對話上,更多的是在現有的一些產品上進行服務的增值,或是讓對應的產品體驗感有更大的提升。通過新型的智能終端結合場景,思必馳會為更多用戶跨渠道服務,還能打通原有的體系,建立更多的數據。
通過數據的挖掘,可以提供更多的用戶服務,思必馳也將通過不同技術的迭代和努力,為未來的產品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
高通:物聯網產業發展,需要上下游聯通共建生態
5G從2021開始,就成為了整個智慧行業的兩大推動引擎之一,特別在疫情的背景下,5G提供了高帶寬低延時的連接,以及AI所賦能的各種設備,促發整個行業對5G與AIoT互相結合的極大熱情。在此背景下,高通公司產品市場總監李駿捷在2021第八屆中國IoT大會峰會上,分享了高通在5G和物聯網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高通公司產品市場總監李駿捷
據李駿捷介紹,高通將物聯網領域分為8大塊,包括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家庭和企業級智能安全、智能顯示屏和音箱、農業智能化、公共能源、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數字化零售與物流。
與大眾的印象有所不同,高通不止有智能手機上的業務,其實無論是元宇宙還是物聯網,高通都已經有多年的深耕。
據了解,高通將物聯網分為三個重點,在內部被稱為CSS。李駿捷對此解釋道:第一個C代表連接,因為之前在互聯網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而物聯網解決是物與物以及人與物之間的連接,所以連接是最基礎的一塊。
第二個S是指計算,計算可以被理解為AI,通過計算我們才能夠讓設備變得更智能,而不只是簡單的數字采集,它會自我判斷,不管在本地還是云端也好,總體而言不管它分布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計算,我們認為它就是一個智慧或者智能的體驗。
在解決連接與計算之后,安全是最核心的基石。不僅僅是數據的安全,更包括的是整個在傳輸過程中和處理過程中的安全。因為無論是人和企業,都會存在數據隱私問題,而對這個問題的擔憂必然會阻礙整個產業的發展。
李駿捷認為,連接、計算、安全,組成了整個產業的三角形,只有這樣三角形存在,整個產業才會得到比較穩定的發展。
對于終端設備中,連接、安全、計算同樣是其三個核心環節。連接一直以來是高通的傳統強項業務,從2G到5G,再到未來的6G高通公司都在里面做出了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探索。而計算方面,高通從最小的計算單元,包括CPU、DPU、再到矩陣擴展單元,高通在不斷演進對計算能力和計算邊界的擴展。在安全方面,高通具備硬件的安全執行環境,能全方位給客戶提供一個安全的保障。
最后,李駿捷表示,整個物聯網是一個生態,高通作為平臺提供商,提供了產品組合,我們叫CSS,提供了連接、計算、安全的一整套方案,甚至可以提供8年左右的生命周期的維護。“從行業的上游到下游聯通整個生態圈,只有所有人能夠聚合在一起,然后才能夠真正一起推動產業的發展。”
百度:飛槳端與邊緣 AI服務平臺
百度AI產品研發部經理汪學軍在本次大會上帶來了他們的飛槳平臺,介紹了基于飛槳的AI應用。飛槳是中國第一個自主化深度學習框架,目前已經覆蓋2600所高校以及百萬開發者。從數據服務平臺,到模型訓練平臺,再到端與邊緣服務,最后邊緣端硬件部署完成后開始運行,每一個落地環節飛槳都能完美覆蓋并滿足應用者需求。
飛槳數據服務平臺EasyDate負責收集數據,再對數據進行標注,并對數據進行質檢與清洗實現數據閉環。有了EasyDate的支持,可以大大縮減前期數據處理工作量。據汪總介紹,飛槳可以為使用者節省80%的時間與90%成本。
百度 AI產品研發部經理汪學軍
在完成數據收集后,模擬訓練平臺通過EasyDL與BML對數據進行建模,可以自動對數據進行零代碼高精度模型構建。多種建模途徑和預置的模型開發極大地降低了建模難度。形成數據模型后,飛槳通過EasyEdge繼續對模型進行優化,對模塊進行自動組合壓縮讓其適應端側和邊緣側的計算能力。
EasyEdge除了對模型進行自動組合壓縮,還能對端云進行協同管理,實施邊緣控制。平臺還能自動對模型進行評測。EasyEdge具備的轉換功能可以在飛槳PaddlePaddle、TensorFlow、coffee等七種深度學習框架之間相互轉換,最大限度發揮每一個算法工程師自己獨有的技術站的優勢,快速地編寫相關AI模型。
而在模型壓縮上,正如大家所知,每一個算力對應的成本一般都是一個比較固定的值,運行一個模型它需要的算力越低,對應的成本就會越低。模型壓縮能夠讓使用者用最小的成本實現它的相關功能。
前期的工作完成后,剩下的就是端邊的硬件部署。在硬件部署上百度帶來了度目與Edgeboard兩個系列。
度目包含了AI相機,安全生產分析盒以及AI BOX。Edgeboard則包含了學習套件,計算板卡與邊緣計算盒。百度通過全自研的智能硬件,將模型的生產、下發、運行和最終的場景形成一個方案閉環。度目系列作為一個標準化產品系列,使用者只需要注入不同模型就能實現軟件產品的功能定義。
而Edgeboard更像是開放式生態的硬件平臺,只提供硬件與最原始的AI能力,使用者只需要集成自己的系統與整機。兩個系列的合作與互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從軟件到硬件,百度飛槳將持續為AI應用賦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