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昔日彩電業的老大,四川長虹這些年非常鬧心。在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的大時代,它似乎迷失了方向,業績持續低迷。2015年,長虹曾一度巨虧19.74億,讓人大跌眼鏡。雖然2016年業績迅速回升,但根據最新公布的2017年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扣非后的凈利潤為虧損7576萬元,全年能否盈利令人堪憂。為何昔日家電巨頭一步步走進業績泥潭難以自拔?作為一名長虹電視曾經的的老用戶,觀察君給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因果。

昔日家電大佬的淪落之路

以軍工起家的長虹自1994年上市后,曾經歷過一段發展的黃金時期,躋身家電巨頭行列,與青島海爾一度并駕齊驅。但如今,它與后者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前面已提到,2017年第三季度四川長虹扣非后虧損7576萬元,而青島海爾同期扣非后卻盈利49.65億元。長虹如今的市值180億,海爾早已突破千億,天壤之別。而同樣是主營電視機生產的海信電器,其第三季度扣非后也仍盈利4.85億元,市值213億元,也是吊打長虹。

四川長虹淪落之路:“ 爛賬+豪賭” 失去十幾年,押寶AI

曾經,大家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為何如今差距如此之大?

長虹的落魄,有兩個標志性的事件:一是其與美國公司APEX的巨額爛賬,讓長虹大傷元氣;一是戰略失策,巨資投入等離子電視項目,被市場拋棄。

與APEX的糾葛,發生在長虹鼎盛時期。2001年年初,產能過剩的長虹開始實施“大市場大外貿”戰略,并選定美國為主銷市場,APEX公司為合作對象,以賒銷的方式在美國開展貿易。

但是,在長虹為APEX提供產品后,其應收賬款急劇增加。2001年初,長虹的應收賬款為18.2億元,到年末,這一數字增加到28.8億元,增幅達58.2%。到了2003年底,長虹的應收賬款已高達49.8億元,其中APEX所欠款為44.5億元。2004年年年末,長虹公告稱“美國進口商APEX公司由于涉及專利費,美國對中國彩電反傾銷及經營不善等因素出現了較大虧損,支付公司欠款存在著較大困難,”向外界曝光了這一驚人的壞賬金額。

據長虹2004年年年報顯示,這筆壞賬導致長虹在當年虧損36.81億元。也就是在那一年,倪潤峰卸任長虹董事長,現董事長趙勇接任。如果說,前面的巨虧要怪APEX這個“豬隊友”,那后面的戰略失策,長虹管理層就責無旁貸了。

當時,彩電行業正面臨著由顯像管(CRT)向等離子,液晶電視升級的三岔路口。

2006年,趙勇在四川省“工業強省會議”上正式宣布,確定長虹投資方向為等離子屏。同年,長虹豪擲***美元,將韓國歐麗安等離子公司收入囊中,隨后投資7.2億元,成立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等離子面板。

但是,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市場最終選擇了液晶屏。

截至2013年底,長虹對虹歐的投資達到17.2億元,結果卻是年年虧損。到了2014年長虹終于忍無可忍,公告宣稱6420萬元出售虹歐公司61.48%股權。至此,長虹的這場豪賭以徹底失敗告終。而到了此時,在等離子項目上,長虹已投資了40多億元。

可見,長虹的衰落不僅是因為前面遇到了“豬隊友”,更因為后面有個“老眼昏花”的管理層,命苦啊!

盲目多元化,人工智能難撐未來業績

等離子項目以失敗告終后,眼看著長虹要在電視機市場復興已基本無望,而隨著進入2014年,網絡化,智能化的浪潮開始席卷家電行業,各大家電企業集中轉型智能化海爾,美的,格力三大巨頭也都先后拋出其智能化戰略,并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化生態;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小米,蘇寧等互聯網巨頭,零售巨頭,也都加入了戰場。

對于四川長虹來說,這又是一次復興的機會,但能否“彎道超車”,現在看并不樂觀。根本原因在于,失去電視機市場霸權之后,長虹長期以來缺乏自己的核心產品,多元化發展過于盲目。

其實,長虹早就開啟了多元化之路,比如電池,空調,甚至在2005年還進如了手機,IT產品行業。2008年之后,更是殺入了火熱的房地產業。2017年進入年,長虹的多元化之路還在繼續。據2017年年半年報顯示,長虹公司推出智慧家庭應用解決方案,在智能控制,安全,大媒體,能源,健康等五個業務方向取得突破,實現規?;鲜袖N售。

能源?健康?長虹在這兩個領域很有實力嗎?以觀察君拙見,如此全面***網對現在的長虹真的不合適。

四川長虹淪落之路:“ 爛賬+豪賭” 失去十幾年,押寶AI

2017年年半年報主營業務 - 按產品分類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