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不要搞電動汽車?
答案是肯定的,這是人類自已拯救自己的重要環節,但關鍵是怎么搞,什么條件下推廣?眾所周知(無論正方反方),公正地說,目前研發的電動汽車還遠談不上實用,僅能算是試驗品, 科研成果(可知曉山東已有不小數量土法“電動機+鉛蓄電池+QQ外殼”的山塞電動汽車在縣級區域 內大行其道,可見電動汽車入門門檻之低)展示品!而更多的意義是被少數上市公司當作用來抄作股票價格的“故事”工具。公正地說,在核心技術沒有“真正”解決之前,把試驗品提前推向消費者,拿消費者當試驗工具,是不道德的!
2. 電動汽車真的會成為中國汽車產業超越世界的捷徑?
我是中國極少數真正掌握發動機核心研發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遠不同于科研院校的博士教授的理論研究,我不喜歡空談,而是用真正夠水平的產品說話,我主持開發的產品產值達數百億,示例不多說,不想炫耀),對汽車和汽車的核心——動力有遠非常人的理解,目前中國比汽車難搞的發動機,新產品實質上幾乎全盤靠花巨資對外咨詢,多魚而少漁。 因此,有些人(團體)偏面地看到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似乎路上只有傳統動力的汽車在跑,就 有人(但也不乏別有用心的人)認為在傳統發動機方面沒法追上老外了,而“頂著綠色環保光環”的電動汽車,是可以抄近路,趕到世界前沿去的。(哈,多好,世界領先!)
其實,這種想法挺“那個的”?!?a target="_blank">電機+電池+外殼”山東農民就能批量制造,難道汽車技術水平遠遠領先的發達國家搞不了?真是的,這些人有沒有看到國外真正的強混動力汽車已經大規模生產和銷售?明不明白“強混動力組=傳統動力+畜電池(及電池管理)+高比功電機+充電系統”?難道老外笨到不知道把強混中傳統動力去掉就是一個完整的純電動力系統(當然還要小改一些)?難道老外傻到不知道強混系統的控制策略遠比純電系統復雜,而舍簡取繁?醒醒吧,正直些,做人要厚道!
?
3.電動汽車怎么搞?什么時候推廣?(暨電動汽車“環保”、“省錢”一說)
正方思想上論及,反方技術上說到,我不重復,關鍵是什么時候推廣?可能有人會說“電動機組”技術解決后就行,其實不盡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電從哪來?用何而來?孤立地看,電動汽車在終端用戶使用中,無論充電還是行駛,的的確確幾乎無污染(沒有污物排出 ,不等于沒有電磁幅射),但是如果加上電從哪來,問題就不哪么簡單了。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先簡單列出傳統動力和純電動二種系統的能量轉換方式和排放產生方式。
【傳統燃油動力】:
燃油燃燒→熱能(直接)轉機械能(產生排污,但已被嚴格控制)→驅動車輛運行(排污散布在城市)
【純電動動力】:
1)燃料(煤碳、燃油)由電廠燃燒(俗稱火電)→產生熱、加熱蒸汽、推動渦輪帶動發電機(不 比汽車發動機高的燃燒轉換效率,單位能量下幾倍于汽車發動機的排污,雖然是排污在荒郊野外,但 還是國內,更是在地球上!)→遠距離變送電到達城市(存在效率損失)→由充電囂器轉低壓(存 在效率損失)→充入電池(電轉化學能,存在較大效率損失)→通過電—機轉換(化學能轉電能 再轉機械能,存在較大效率損失)→驅動車輛運行
2)水能(大壩)巨額投資+犧牲生態環境→水力作功推動水渦輪帶動發電機→遠距離變送電到達 城市(存在效率損失)→由充電囂器轉低壓(存在效率損失)→充入電池(電轉化學能,存在較大 效率損失)→通過電——機轉換(化學能轉電能再轉機械能,存在較大效率損失)→驅動車輛運行
3)光能、風能(能量來源不花錢,設備初投資不小,城市不宜建廠)→轉換和遠距變送→充電+ 電——機轉換→驅動車輛運行
4)核能(巨額投資)相對有限燃料投入→轉換和遠距變送→充電+電——機轉換→驅動車輛運行
簡單一對照,讀者馬上就明白只有用后三種發的電才是基本環保和節約的,但是現實問題是, 在目前中國這三項占全國發電總量才只有可憐的幾個百分點!而第一種是絕對主力! 如此一比,我想大家應該明白電動汽車的“綠色環保”在當今中國電力產生以火電為主的結構條 件下,既不綠色也不環保。
請注意:世界環保大會是規定各國以排放總量交納費用!地球是以人類自己產生的總排放污染來允許人類在地球上的居住時間!現在在中國發電方式構成沒有質的變化前,就大力推行電動汽車,難道不是掩耳盜鈴?!(況且技術難點還沒解決)
眾所周知目前電動汽車省的是能量成本,但如果把高的多的購置費、昂貴而實際短壽命的畜電池(比燃油發動機貴且不耐用的多)、和用戶感受獲利折算一并計算,實際上電動汽車基本不再省錢,而是費錢費神,使用(電)費是省不回車輛購置差價和經常要更換的電池費,況且有些務虛的購置費中商家總會盡最大可能利用所謂的新技術、省錢概念榨取買家口袋中的錢財,請問有誰看見變頻空調 、變頻冰箱真正為幾家人省過多少錢?除了上面的就事論事之外,或許絕大多數人不太可能想像到“能省錢”的電動汽車竟會引發或明或隱性的通貨膨脹,從您和全國人民口袋里掏走遠高于“能省下”的錢。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經初步測算,假設電動汽車在路上的保有量達到10%,對城市電網產生的壓力是城市居民供電能力要翻倍,夜晚是用電“谷時”的狀況可能會被改寫,說白了,城市和全國多數的發電和變送電設備要幾近目前狀態再重建一次,這是一個超巨額的投資!!誰出錢買單?可能有人會說國家呀,哈哈,太那個了!請記往和想明白,國家出的錢哪一分不是我們勞動人民用血汗來納的稅?!而且按目前發供電行業的超壟斷狀況,哪一次發供電成本上漲不都要漲電價?而這超巨額的投資傻子都會說電費漲價,更何況這些貪婪奸詐的電老虎,如此充足的理由不大大長長的漲一回,可能嗎?(當然石化也不會示弱,只是被世界油價和人民雪亮的眼晴盯著,只能小漲),且不說1/3、1/4會變大許多,1/1.5也許吧,更大的是家庭總支出會因為電費翻倍(應該會的,不漲都不合理)引發的通貨膨脹而大大地、翻倍地漲一回,這更不是電動汽車能“省” 得出來的費用!!一有風吹草動物價就大漲,想必各位看官從“豆你玩”、“蒜你狠”已經身有感觸了吧,那只是小小的熱錢翻個小泡,發電超巨額投資一定羊毛出在羊身上。上述狀況會有一個過程,而后結果是一樣的,不信咱們走著瞧。
呼吁
(有點與題目不搭調)建議有關部門(工*部、環*局、發*委等),本著為民上班“路”苦排擾解難著想,重新規劃民眾出行的有效模式,公交只是區域出行方案,不可忽缺,亦不可能成為大眾直達目的地的集體方案,從便捷個體出行、城市交通、環保等因素出發,顧及GDP的增長,針對我國人口眾多的特點,打破一些行業分類標準,大力發展安全三輪(或小四輪)的雙乘員輕微型交通工具(眼下1000億砸在現在的電動汽車上,我一個小老百姓心在滴血。當然由此產生的諸多千百萬元富翁肯定心花四放),動力使用0.5~2kW的電驅動,3~8KW的四沖程燃油動力(燃氣在安全和能量密度好象有些問題的),當然如果燃料電池和氫動力能小型化實用化(10年內不知是不是夢)就更好,目的是在實現1~2人出行條件下真正低成本、低排放(小排量四沖程機相比同樣搭載二人的轎車發動機排污僅1/4~1/7左右)、有效,我堅信長官們在排除企業影響的前題下會認真考慮的。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