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全自動駕駛(完全無人參與)將我們從 A 地送到 B 地還需數年,通往實現該場景的路上還有各種復雜的技術待解決,需要千億級資金(美元)的投入。
即便如此,無人駕駛車輛制造的賽道上卻是熱鬧非常。互聯網巨頭和汽車廠商最為積極,由谷歌的 Waymo 領頭,蘋果、百度、華為、小馬智行、特斯拉、寶馬、奧迪、沃爾沃、Uber、豐田、Roadstar 等眾多企業前仆后繼地涌入。
科技賽道終究是殘酷的,在 2017 年才拿下 1.28 億美元 A 輪融資的中國明星無人駕駛公司 Roadstar 成立不到兩年的公司,經歷了迅速的輝煌后,正式進入投資清算,創始人各奔東西;吳恩達的自動駕駛公司;Oryx Vision 和 QuanEnergy 在此賽道上也經受了重大傷亡……
困難面前,有企業迎難而上;有企業不撞南墻不回頭,堅持一條道走到黑;也有企業選擇扭轉方向,比如 Five(前身為 FiveAI)。
FiveAI 創始人兼 CEO Stan Boland 接受采訪時表示:“一年多前,我們認為我們可能會建造整個全自動駕駛汽車系統,并將其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推向市場,但我們逐漸意識到其復雜性。經過了 2019 年,我們意識到,專注于(自動駕駛的)關鍵部分而非整車才是正確的做法。”
放棄自動駕駛整車賽道,轉做技術供應商
這家備受矚目的公司 FiveAI,以自動駕駛系統在真正實現自動駕駛時達到的級別——L5 命名,是英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初創企業,于 2015 年在英國布里斯托成立,公司集結了來自劍橋大學、布萊頓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牛津大學等名校的計算機、數學、物理、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方面的博士、專家。該公司制造了帶有數十個傳感器的車輛,并通過測試成功建立了大量車輛技術寶庫。
在 2016 年和 2017 年分別獲得 2700 萬美元和 3500 萬美元的融資后,FiveAI 把這筆資金投入到兩套自動駕駛的服務項目中,一項是建立自動駕駛系統,另一項則是基于 AI 平臺,將自動駕駛技術落實到出租車載客的商業應用中。
但如今,力爭推出 L5 級別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 Five 扭轉了用力的方向,放棄設計他們自己的全自動駕駛汽車和運營自建無人駕駛車隊計劃,取而代之的是,為其他自動駕駛企業提供關鍵性的技術服務。他們計劃從授權公司已經開發出來的自動駕駛技術,如輔助測試和測量車輛駕駛系統準確性的軟件給無人駕駛車企或更廣的周邊產業著手。
作為重要戰略調整的重要支持,今天 Five 宣布融資了 4100 萬美元。這筆 B 輪融資獲得 Trustbridge Partners(摯信資本)、保險巨頭 Direct Line Group,以及之前的投資者 Lakestar、Amadeus Capital Partners、Kindred Capital 和 Content Capital 的支持。
Trustbridge Partners 的 David Lin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選擇投資品類領先的公司,這些公司無論在哪里都能帶來變革性的變化。作為歐洲領先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Five 在清楚了解科學挑戰和新穎的解決方案方面走得最遠,這些解決方案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Five 成功地應用了歐洲杰出的科學和工程基礎,創建了一支具有提供安全自動駕駛的能量和雄心的世界級團隊。我們很高興能加入他們的行列,實現下一階段的增長。”
Five 在自動駕駛領域積累頗豐,卻難逃現實挑戰
2017 年對未來的商業計劃探討之時,Stan Boland 就表示要歷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立自動駕駛系統包括環境感知、地圖構建、導航等汽車機動系統;
第二階段:搭建調度系統,完善用戶體驗,并將該產品和服務第一次投放市場;
第三階段:在市場上大舉擴張。
FiveAI 也一直是由政府支持的大型試點項目 StreetWise 的主要合作伙伴,目的在于推動倫敦道路的自動駕駛測試,日后能增加自動駕駛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以緩解交通擁堵、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計劃第一批自主移動車輛最早于 2019 年啟動上路。
該項目的最新階段是沿著穿越倫敦南部的一條 19 公里長的路線提供司機輔助乘車服務,2018 年首次對外宣布后,2019 年 10 月才開始實施。
如今 Boland 表示,Five 可能會繼續從事目前的研究項目,但公司的主要商業目標最終將不再是為自己制造汽車,而是致力于研發能出售給其他汽車制造商或相關產業的技術。
事實證明,發現自動駕駛市場的潛力有多容易,到達理想的過程就有多挑戰。FiveAI 創始人兼 CEO Stan Boland 說:“過去幾年里,整個行業都意識到,將自動駕駛推向市場的挑戰是多么廣泛和深刻。這如同一張大拼圖,需要將無數小拼圖拼湊好。已經有其他公司在尋找自己的利基市場,改做交付系統所需的技術供應商。”
Boland 認為,要實現自動駕駛 L5 級,我們需要大概數千億美元的投資。但據數據庫公司 Crunchbase 的數據,到目前為止,自動駕駛初創企業總共只籌集了 150 億美元。這雖也不是一筆小數目,但遠未達到所需的金額,這也是為什么只有極少數有大型汽車巨頭支持的企業才能在自動駕駛領域成功的原因之一。
本地化解決方案優勢加持,Five 未來可多方向轉型
那么,Five 未來具體會往何處走?
Boland 說:“我們可以為十幾個不同的領域提供技術。自動駕駛行業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是如何確保公司正在使用的深度學習軟件在可能從未見過的情況下正確識別對象、人員、天氣和其他物理因素。而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從感知傳播到規劃的錯誤類型。現在我們可以利用測試和測量技術讓測試系統的工作人員充滿信心。”
比如,Five 的新投資者之一——Direct Line(也是 StreetWise 項目的參與者),可以使用 Five 開發的測試和測量技術來確定不同車輛的保險套餐的風險和定價。
Direct Line Group 汽車保險總經理 Gus Park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技術未來將在汽車領域發揮巨大作用。我們一直與 Five 在 StreetWise 項目上密切合作,齊心協力面對將安全的自動駕駛推向市場所需解決的嚴峻挑戰。保險公司將需要建立衡量和承保新類型風險的能力。我們會與 Five 公司世界級的科學家、數學家和工程師團隊繼續合作,以獲得建立安全、可保險的解決方案所需的洞察力,讓汽車革命盡早到來。”在這輪融資中,Park 也會加入 Five 董事會。
在 L5 等級的全自動駕駛上路之前,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與此同時,投資者愿意繼續押注。Five 在這場賽道中不再是競爭者,而成了同伴,提供自動駕駛所需的技術,伴自動駕駛成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