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路器防跳回路的設計千差萬別。如何把控制回路和防跳回路很好地結合起來,是工程技術人員最關心的問題。本文根據多年的現場經驗和應用實踐, 對目前比較流行的防跳回路接線和原理給予介紹, 并就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斷路器合閘閉鎖電磁鐵回路
閉鎖電磁鐵的作用是不得電時不得合閘,是一個卡住了合閘按鈕的機構,只有得電的合閘按鈕才能按下去。主要防止人員誤碰合閘回路造成事故或小車不到位合閘造成事故,其閉鎖回路還可以與隔離開關、負荷開關等組成電氣聯鎖鎖。閉鎖電磁鐵是與外部回路配合防止誤合斷路器的(當然也可以用在隔離、負荷開關上)。在斷路器合閘回路中串接了閉鎖的常開輔助點,只有閉鎖得電,合閘回路才會通。閉鎖電磁鐵的頂桿安裝在合閘軸旁,未吸起時,頂桿將鎖住合閘機構,使斷路器不能手動合閘。所以說閉鎖未得電時,既能防止電動也能防止手動合閘。
斷路器合閘閉鎖防跳回路
斷路器防跳回路的作用
防止因控制開關或自動裝置的合閘接點未能及時返回(例如操作人員未松開手柄, 自動裝置的合閘接點粘連) 而正好合閘在故障線路和設備上, 造成斷路器連續合切現象。
對于電流啟動、電壓保持式的電氣防跳回路還有一項重要功能, 就是防止因跳閘回路的斷路器輔助接點調整不當(變位過慢) , 造成保護出口接點先斷弧而燒毀的現象。這種現象對于微機保護裝置來說是不可容忍的, 而這一點卻常被人們忽視。
防跳回路的典型接線
常用防跳回路有串聯式防跳回路、并聯式防跳回路、彈簧儲能式防跳回路、跳閘線圈輔助接點式防跳回路等。國產斷路器多采用串聯式防跳回路
斷路器多采用并聯式防跳回路。其中串聯式防跳回路最合理, 應用也最廣泛, 它除具有防跳功能外, 還具有防止保護出口接點斷弧而燒毀的優點, 這也是應用微機保護裝置不可缺少的技術條件。其他防跳回路只具有防止斷路器跳躍的功能, 跳閘線圈輔助接點式防跳回路在執行防跳功能時, 跳閘線圈長期帶電有可能燒毀。
串聯式防跳回路
所謂串聯式防跳, 即防跳繼電器TBJ 由電流啟動, 該線圈串聯在斷路器的跳閘回路中。電壓保持線圈與斷路器的合閘線圈并聯。當合閘到故障線路或設備上, 則繼電保護動作, 保護出口接點TJ 閉合,此時防跳繼電器TBJ 的電流線圈啟動, 同時斷路器跳閘, TBJ 的常閉接點斷開合閘回路, 另一對常開接點接通電壓線圈并保持。若此時SK (5—8) 或HJ 接點不能返回而繼續發出合閘命令, 由于合閘回路已被斷開, 斷路器不能合閘, 從而達到防跳目的。另外,當TBJ 啟動后, 其并聯于保護出口的常開接點閉合并自保, 直到“逼迫”斷路器常開輔助接點變位為止,有效地防止了保護出口接點斷弧。串聯式防跳回路,如圖1 所示。
并聯式防跳回路
所謂并聯式防跳, 即防跳繼電器KO 的電壓線圈并聯在斷路器的合閘回路上(如圖2 所示)。例如一個持久的合閘命令存在時, 合閘整流橋輸出經Y3, S2, S3, S1, KO (2—1) 接通。斷路器合閘后, 并聯在合閘回路的輔助接點S3′閉合, 啟動防跳繼電器KO , KO 接點即由2—1 位置切換到4—1 位置, 斷開合閘回路并保持。若此時線路或設備故障, 繼電保護動作跳閘。但由于合閘回路已可靠斷開, 從而防止了開關跳躍。
彈簧儲能式防跳回路
如圖3, 當一個持久合閘命令到來時, 合閘電流經SK 或HJ 通過S3, K1, K1, S2, S1, YA 1 接通開關合閘。合閘后彈簧機構開始儲能, 并聯在合閘回路的彈簧儲能輔助開關S3 常閉點接通防跳繼電器K1, K1 的常開點自保, 常閉點斷開合閘回路。若此時線路或設備故障, 繼電保護動作跳閘, 由于合閘回路已可靠斷開, 有效地防止了開關跳躍。
跳閘線圈輔助接點式防跳回路
如圖4 所示, 在合閘過程中出現短路故障時, 保護裝置使斷路器跳閘, 由跳閘線圈操動的常開輔助接點TQ 2 閉合, 保持跳閘線圈繼續通電。跳閘線圈的常閉輔助接點TQ 1 斷開, 切斷合閘回路, 如果此時合閘命令繼續存在, 也不會使斷路器再次合閘。合閘命令解除后, 跳閘線圈失電, 接線恢復原來狀態。
3 應用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a1 對于沒有防跳裝置的斷路器應加裝電氣防跳回路, 串聯式防跳回路性能最優, 應優先采用, 可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b1 串聯式防跳繼電器的啟動電流線圈應按靈敏度不小于2 選型, 且安裝時應注意電流線圈與電壓線圈的極性一致。
c1 當保護裝置內部和開關操作機構都有電氣防跳回路時, 推薦采用保護裝置內部的防跳回路, 而將操作機構中的防跳回路甩掉, 這樣使用可靠, 維護方便。
d1 對于彈簧儲能式操作機構, 有人認為其儲能機構本身已具有防跳功能, 似乎不必再加電器防跳回路。但儲能機構并不能防止因合閘接點粘連而造成的開關跳躍, 又沒有防止保護出口接點斷弧燒毀的功能, 所以還是加裝電氣防跳回路為好。
斷路器控制回路和信號回路
組成:斷路器的跳、合閘控制回路、“防跳”閉鎖回路、位置信號指示回路、啟動事故音響回路、預告信號回路、合閘回路及“防跳”閉鎖回路。
控制開關和操作機構
1)控制開關(LW2—Z型轉換開關)
有六種位置,“跳閘后”、“預備合閘”、 “合閘”、“合閘后”、“預備合閘”。
合閘操作:“預備合閘”→“合閘”→“合閘后”。
跳閘操作:“預備跳閘”→“跳閘”→“跳閘后”。
2)操作機構
種類:手動操作機構、電磁操作機構、彈簧操作機構、液壓操作機構、氣壓操作機構等。
斷路器的自動跳、合閘:
1)斷路器的自動跳閘:
不對應接線:斷路器事故跳閘后,控制開關仍在“合閘后”位置,斷路器和控制開關的位置不對應。
(1)斷路器的控制和信號回路包括:控制保護回路、合閘回路、事故信號回路、預告信號回路、隔離開關與斷路器閉鎖回路等。
(2)斷路器的控制和信號回路電源由操動機構的型式和控制電源的種類決定。
斷路器一般采用電隨或彈簧操動機構。彈簧操動機構的控制電像可用直流也可用交流,電磁操動機構的控制電源要用直流。
(3)斷路器的控制和偷號回路接線可采用燈光監視方式或音響監視方式。
(4)斷路器的控制和信號回路的接線要求:
①應能監視電源保護裝置〔熔斷器或低壓斷路器)及跳、合閘回路的完整性(在合閘線圈及合閘接觸器上不允許并接電阻);
②應能指示斷路器合閘與跳閘的位置狀態,自動合閘或跳閘時應有明顯信號;
③有防止斷路器跳躍(簡稱“防跳”)的閉鎖裝置;
④合閘或跳閘完成后應使命令脈沖自動解除;
⑤接線應簡單可靠,便用電纜芯最少。
斷路器分合閘回路輔助觸點接法
在合閘回路中 將斷路器的輔助常閉接點與合閘線圈串聯,當進行斷路器合閘時,啟動合閘線圈進行合閘,合閘完成后,因合閘線圈不能長時間帶電,故輔助常閉觸點斷開。
在分閘回路中 將斷路器的輔助常開點與分閘線圈串聯,當斷路器進行合閘的時候,常開觸點閉合,便于在故障情況下啟動跳閘線圈使斷路器進行分閘操作,當跳閘完成后,常開觸點使跳閘線圈與操作電源斷開。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