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頻段范圍
1、低頻段(30~150Hz);
2、中低頻段(30~150Hz);
3、中低頻(150~500Hz);
4、中高頻段(500~5000Hz);
5、高頻段(5000~20000Hz)。
音頻各頻段對音響的影響
(1)小于80Hz
頻率低于80Hz主要是重放音樂中以低頻為主的打擊樂器,如大鼓、定音鼓,還有鋼琴、大提琴、大號等少數存在極低頻率的樂器。極低頻20Hz為人耳聽覺下限,低頻中的25Hz、31.5Hz、40Hz、50Hz和63Hz是許多音箱的重放下限。
(2)80~160Hz
80~160Hz頻段的聲音主要表現音樂的厚實感,音響在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話,會感到音樂厚實、有底氣。這部分表現得好的話,在80Hz以下缺乏時,甚至不會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現不好,音樂會有沉悶感,甚至是有氣無力。
(3)300~500Hz
300~500Hz頻段的聲音主要是表現人聲的,這個頻段上可以表現人聲的厚度和力度,好則人聲明亮、清晰,否則單薄、混濁。
(4)800Hz
800Hz注意不要過多,這段過多會感到音響的頻響變窄,高音缺乏層次,低頻豐滿度不夠。
(5)1000Hz
1000Hz是音響器材測試的標準參考頻率。
(6)1200Hz
1200Hz可以適當多一點,但不超過3dB,可以提高聲音的明亮度,過多會使得聲音發硬。
(7)2~4kHz
2~4kHz對聲音的亮度影響很大,這一頻段聲音一般不宜衰減。這段對音樂的層次影響較大,適當提升可以提高聲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4kHz不能有過多的提升,否則女聲的齒音會過重。
(8)8~12kHz
8~12kHz是音樂的高音區,對音響的高頻表現感覺最為敏感。適當提升(5dB以下)對音響的層次和色彩有較大幫助,會讓人感到高音豐富。但是,太多的提升會增加背景噪聲(音源的噪聲會被明顯地表現出來),同時也會讓人感到聲音發尖、發毛。如果這一頻段缺乏,則聲音的感染力和活力不夠。
(9)大于14kHz
14kHz以上為音樂的泛音區,如果缺乏的話則聲音的感染力和高貴感欠缺。
(10)20kHz
20kHz為人耳聽覺上限。
-
音頻
+關注
關注
29文章
3009瀏覽量
82946 -
音響
+關注
關注
59文章
544瀏覽量
5738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單片機實現音頻頻譜顯示的快速算法研究
單片機實現音頻頻譜顯示的快速算法研究
單片機實現音頻頻譜顯示的快速算法研究

外置式音頻頻譜顯示器,Audio Spectrum Monitor
外置式音頻頻譜顯示器電路圖
外置式音頻頻譜顯示器電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