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臺積電目前最先進的是7nm+Euv工藝制程,也是目前全球最領先的芯片制造技術,新款的麒麟990 5G芯片就是源自臺積電的技術,指甲蓋大小的芯片里面內置超100億個晶體管,華為首次將5G Modem集成到SoC上,也是全球首款集成5G Soc,技術上的確實現了巨大突破,也是國產芯片里程碑式的意義。而過去三十年時間里面,中國科技不斷發展壯大,可始終無法在芯片領域真正超越美國,核心技術還是被美企壟斷,好在我們正在努力縮小差距,這些年也是誕生了很多出色的芯片公司,這時候中科院傳來“好消息”,實現技術突破,國芯未來可期!
縱觀目前全球芯片市場占比來看,PC電腦幾乎是被AMD和intel壟斷了,系統方面也是極度依賴微軟和谷歌,可從去年中興事件開始,國產科技巨頭已經開始大力發展自主芯片產業,在AI芯片、電視機、手機芯片領域實現了巨大突破,尤其是華為海思芯片的正式崛起,也是逐漸打破美國技術壟斷,這半年來中國也是開始大力扶持芯片企業,國產芯片進入全新階段,更是出現了阿里含光800等頂級AI芯片,華為也是開始大力推進鴻蒙系統開發,國產芯片系統進入全新階段,未來有望打破美國壟斷地位!
而繼華為之后,中科院突然宣布,2nm芯片技術“破冰”,國芯未來可期!大家都知道,芯片集成度越高意味著制造難度越大,臺積電擁有最先進的光刻機,可以實現7nm代工,而前段時間傳出中芯國際正在采購荷蘭光刻機,可目前技術方面還是被西方國家壟斷,先進的芯片制程技術還是被intel、臺積電和三星壟斷,好在中國不斷突破,中科院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已經實現了世界上首個具有自對準柵極的疊層垂直納米環柵晶體管,研究成果已經在權威雜志《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發表,并且獲得多項中、美發明專利授權!
對準柵極的疊層垂直納米環柵晶體管到底是什么,對于芯片到底有什么推進意義呢?太專業的術語這里就不展開講了,主要還是用于提升芯片性能和可制造性的技術,在這之前,Intel首發22nm FinFET工藝,后來全區開始有了22/16/14nmFinFET鰭式晶體管,如今已經進入最低3nm,三星對外宣布用3nm節點改用GAA環繞柵極晶體管,而中科院的這項研究成果意義很大,這種新型垂直納米環柵晶體管被視為2nm及以下工藝的主要技術候選,可能對國產芯片制造有巨大推動作用,國產芯片技術“破冰”,這絕對是中科院傳來“好消息”,國產芯片不斷實現技術突破,國芯未來可期,網上消息,華為麒麟1020將可能是一款5nm芯片,性能方面將有大幅提升!
(責任編輯:fqj)
-
芯片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1瀏覽量
17606 -
中科院
+關注
關注
1文章
64瀏覽量
118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