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消息報道,迎廣在CES 2020上推出了Diey 10代簽名版機箱,吊燈型設計,搭載了80個玻璃片,附著在機械臂上,可以進行機械控制開合,每個玻璃片上都有RGB燈。
這款機箱可以支持最高 E-ATX主板,支持多顯卡安裝,自帶兩個電源,分別是1200 w和320 w,搭載3AIO液冷散熱器,配有800毫米長水冷管。
機箱搭載了一個內置的投影儀,支持Alexa語言控制和谷歌家庭,官方稱能通過面部檢測、語音和手勢控制進行自然交互。
責任編輯:gt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機箱
+關注
關注
2文章
193瀏覽量
21555 -
散熱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78瀏覽量
38300 -
投影儀
+關注
關注
4文章
890瀏覽量
438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通訊散熱器CNC加工:精密制造驅動5G時代散熱革命
在5G基站、數據中心等高密度通訊設備中,散熱效率直接決定了硬件的穩定性與使用壽命。隨著通訊設備功率密度提升,傳統散熱器加工方式已難以滿足復雜結構與高性能需求,而CNC(數控加工)技術憑借其高精度、高
超頻必備!樹莓派 CM5 主動散熱器評測!
Tom'sHardware評測總結一款低成本且易于安裝的散熱器,為CM5帶來了被動式和主動式散熱器,理應獲得最佳冷卻性能。優點出色的超頻性能易于安裝低成本靜音風扇缺點標準速度下,其散熱

汽車散熱器構造對汽車散熱效果產生的影響
散熱器的結構概要,就是它的基本組成元件和工作原理。在車輛的制冷系統中,散熱器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將引擎所產生的熱全部釋放出去,保證引擎在一個合適的工作溫度范圍內。散熱器由水箱、芯片

汽車散熱器支架焊接技術分析與應用
汽車散熱器作為車輛冷卻系統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而散熱器支架則是連接散熱器與車體的重要結構件,其設計和制造質量對于保證散熱器穩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NTC溫度傳感器如何護航新能源汽車散熱器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其性能和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汽車熱管理系統主要散熱元件,散熱器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NTC溫度傳感器保護著汽車散熱器正常工作,讓其能在安全溫度范圍內運行

TAS5630B器件頂部散熱焊盤和散熱器之間加導熱絕緣墊,散熱器需要接地嗎?
這顆芯片測試時反復壞,不是READY信號變低就是SD信號變低,或者這兩個同時變低,只有OTW正常,對比別人使用情況,有一下疑問:
1.器件頂部散熱焊盤和散熱器之間加導熱絕緣墊,散熱器需要接地
發表于 09-30 07:18
手機散熱器拆解
隨著智能手機性能的不斷提升,其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也日益增加,如何有效散熱成為用戶關注的焦點。為此,市場上涌現出各種手機散熱器,旨在幫助手機在高性能運行時保持適宜的工作溫度。在散熱器使用一段時間后
發表于 09-25 15:46
英偉達升級驅動液冷散熱:2025年滲透率或超20%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最新市場洞察,NVIDIA即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的Blackwell新平臺,預計將顯著推動液冷散熱技術在服務器領域的滲透率增長,從2024年的約
如何選擇合適的風冷散熱器?
CPU散熱器是用作輔助CPU散熱的一個配件,為CPU創造一個良好的散熱環境,如果CPU散熱器選擇的不好,CPU就會為了自我保護不被燒壞,自動降低頻率來減少發熱,這會導致CPU性能下降,

IGBT散熱器的材料選擇
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是一種功率電子器件,廣泛應用于電機驅動、電源轉換、太陽能逆變器等領域。在這些應用中,IGBT需要承受高電壓、大電流和高頻率的工作環境,因此其散熱問題尤為重要。散熱器
IGBT散熱器的進水出水口的區分方法
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是一種功率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于電力電子領域,如變頻器、電源、電動汽車等。IGBT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需要通過散熱器進行散熱。散熱器的設計和使用對
散熱器到處都是,到處都是!為什么不在每個發熱組件的頂部放置一個散熱器呢?
組件的頂部放置一個散熱器呢?仿真可以說明答案。借助SimcenterFlotherm等3D熱仿真和分析工具,產品設計人員可以對產品或產品的一部分進行建模,然后觀察

工商業儲能熱管理,液冷板設計規范
1、液冷板在電池系統中,適用于充滿間接接觸液冷工質的金屬散熱器稱為液冷。液冷板一般由鋁合金磨具擠出或者沖壓成型的金屬板或者金屬管,經過焊接成
發表于 06-12 11:49
?0次下載
一文詳解散熱器
散熱器是用來傳導、釋放熱量的一系列裝置的統稱。根據其應用領域和用途,散熱器主要分為采暖散熱器和計算機散熱器兩大類。采暖散熱器又可根據材質和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