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經過六年的努力,由中國科大交叉合作團隊與中國地震局合作研發的人工智能地震監測系統——“智能地動”監測系統在位于四川、云南兩省的中國地震實驗場已經成功試運行。
中國科大交叉合作團隊與中國地震局合作推出的人工智能地震實時監測系統。紅色三角符號代表云南省境內地震臺,藍色三角符號代表四川省境內地震臺,圓圈是該系統自動報出的地震位置。 受訪對象供圖
當地震發生的時候,地震波信號傳到地震臺網,地震專業人員采用理論算法處理地震數據,得出地震震中、震級、發震時刻、深度、破裂機制等參數,迅速做出公眾通報,為防震減災提供重要的科學信息。目前,自動算法與專業人員人工計算結果相結合的方式,仍是許多國家監測地震的主要手段。然而,這一方式對24小時人工持續值班監測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國地震局基于446個地震評估結果,對比顯示無人操作的“智能地動”監測系統與專業人員人工計算處理結果的準確性非常接近,同時,“智能地動”監測系統僅需要1—2秒時間報出所有地震震源參數,而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USGS)自動速報系統需要3—5分鐘計算時間后報出地震信息。
快速報出地震預警信息對于及時通知公眾立即采取防護措施、迅速終止核電站等重要設施的運行、減緩高鐵速度、確定救援方案等具有重要意義。無人操作的人工智能地震實時監測系統的出現,極大地緩解了24小時人工監測地震的壓力,特別是能夠及時處理密集的地震臺網大數據,幫助減少了誤報、漏報現象。
據中國科大張捷教授介紹,這套人工智能地震監測系統已投入運行一年, 已成功地測試了多個國家的地震數據,目前,系統的研發團隊正在與日本、土耳其、墨西哥等地震頻發的國家地震監測機構探討交流合作推廣計劃。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791瀏覽量
240579 -
地震監測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瀏覽量
119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臺南半導體工廠受嘉義地震影響
臺積電兩工廠受地震影響,預計1至2萬片晶圓報廢
![臺積電兩工廠受<b class='flag-5'>地震</b>影響,預計<b class='flag-5'>1</b><b class='flag-5'>至</b><b class='flag-5'>2</b>萬片晶圓報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3/4A/wKgaomT4StyAQ7UEAAAMrhv65Kk076.png)
臺積電確認地震后各廠區營運正常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報名開啟!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將啟幕,國內外大咖齊聚話AI
5G智能物聯網課程之Aidlux下人工智能開發(SC171開發套件V2)
江蘇省地震局與華為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臺灣有哪些半導體和面板企業及其此次地震的影響?
![臺灣有哪些半導體和面板企業及其此次<b class='flag-5'>地震</b>的影響?](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DF/wKgZomYNBi2AeMNMAACu0lvI21I16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