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時分服務系統,曾為國防和科研作出過重要貢獻。由一臺中央大型計算機來連接幾十個終端,為它們提供分時數據處理的能力,同時,又能使各終端共享存貯在分時系統中可貴的信息資源。在這以后,并行處理系統也變得時髦起來。并行處理的概念早已有之,五十年代的并行電子計算機中的中央處理單元就是由許多同時工作的邏輯元件組成的。
隨著微型機和微處理機的迅速發展,并行處理的概念就被運用于大型計算機系統。這樣的系統由幾臺或幾十臺處理機構成,它們或被組織成“流水線”,或被組織成某種陣列,或只被一條共用數據通道聯接成各自獨立的單元。它們在一組指令或多組指令下實現多數據流的處理,或是完成系統軟件給它們規定的不同的處理,或是完成相同的處理,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它們都在同時運行著。
發展分布式計算機系統是七十年代初的一個重要標志。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誕生,元件和單機的價格日益低廉。相比而言用于計算機網絡的數據通信的費用反而超過了數據處理的費用。這一矛盾的轉變帶來了信息處理和信息存儲概念的變革,使得計算機和數據庫從集中走向了分散。從七十年代未以來,分布計算機系統和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逐漸時髦起來。分布式結構提高了計算機系統的處理能力,擴大了系統資源的利用和共享,降低了數據通信的費用,同時縮短了實時控制的響應時間。
現在比較實用的分布式計算機系統有同等結構和分級結構兩種。與其相應的分布式數據庫系統則稱為分區式數據庫系統和復制式數據庫系統。前一種結構沒有中央計算機,分布在各地的處理機和數據庫既能獨立運行,又能與其他地區的處理機和數據庫保持橫向聯系。后一系統有一中央計算機和數據庫,在它周圍有一系列的外圍處理機和數據庫,每一分級平面還可以有次分級。
在這種系統中,各地區的計算機不能直接與其它地區的計算機聯系,而必須通過中央計算機來聯系。同等或水平系統結構特別適合于預訂票的服務系統。就拿質訂機票的情況來說,如果選擇在飛機班次最多的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建立同等結構的分布式計算機網,在這三地各設一臺處理機和一個數據庫,那么這三地旗客就可以在當地預訂某日某班次的飛機票,他們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以及所訂的機票的日期、班次和座位都存儲在當地的數據庫中,無需另設一中央處理機和總數據庫來統一處理和存儲三個城市的預訂機票的情況。
由某城市預訂另一城市的機票的情況畢竟是少數,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便可用網內通信的方法與另一城市取得聯系,由那里的處理機和數據庫處理和存儲外地預訂機票的信息。這樣做既能充分滿足旅客的要求,又能避免象集中處理和存儲系統所造成網絡通信費用的損失。當然,這種系統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一場災難(如一場大火)就可以把某城市的數據庫毀滅凈盡,而別的地方并沒有這個數據庫的“復本”,數以千計的旅客對預訂機票處所寄托的希望即會化為泡影,預訂機票計算機信息業務的信譽必受到很大的影響。
總之,這種損失遠遠不及銀行喪失顧客存款的根據那樣大。由于這種原因,銀行所采用的分布式計算機網絡就不會使用水平結構,而是使用等級或垂直結構,各地銀行的處理機處理當地的業務,將用戶帳目存儲在自己的數據庫中,同時又將這個帳目用通信報告給中央計算機。
(責任編輯:fqj)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65瀏覽量
88853 -
分布式
+關注
關注
1文章
935瀏覽量
746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