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手持藏寶圖去尋找埋藏在沙漠中的黃金珠寶,是童話故事中常常出現的情節。如今人們通過在手機里安裝地圖軟件,就能迅速的到達目的地,不用在陌生的地方繞彎彎、彎彎繞。看似普通的地圖軟件,實則包含著滿滿的科技元素。
看似平靜的地圖市場,如今已經掀起了層層漣漪。在地圖行業的競賽里,蘋果、高德、谷歌、百度早在前幾年就把其當成一個流量入口的產品,后來出現了路徑分野。高德從出行開始與滴滴爭鋒,繼而展開對生活服務的探索;谷歌積極拓展「explore」服務,延長客戶在APP的停留時間,而蘋果地圖還在起點和終點上摸索鉆研。
除了提供基本的地圖服務外,一些企業也已經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引入地圖服務體系中。2019年12月10日,百度地圖生態大會在京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圖”生態全景首次公布。會上,百度地圖聯合九大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智能交通聯合實驗室,并發布了行業地圖開發者發展趨勢報告,這被許多業內人士視為人工智能地圖“開疆拓土”的一大里程碑。
基于百度大腦、百度智能云等硬核AI技術和地圖十余年的產品數據實力,百度地圖打造了中國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面向全球開發者輸出導航、路況、軌跡服務、智能定位、路線規劃、地圖影像服務、位置搜索服務、智能小程序八大應用能力,助力于讓人們出行變得更順暢,城市管理更加智慧。
其實,入局人工智能地圖賽道的各方競爭,其競爭焦點除了大眾化的核心功能導航外,還包括個性化的語音定制、AR導覽、AI導游、VR全景虛擬游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出行、外出旅游等問題將得到妥善解決。而隨著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在交通出行方面應用程度的不斷深化,城市智慧交通網絡體系將加快建立起來,路路通暢、人車一體的智慧出行方式也將得以實現。
對于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手機里下載的地圖App似乎只是一個導航工具,但實際上它背后掌握的大量出行數據,以及AI能力,已經能對小長假出行人流量車流量預測、城市遷出和遷入人口變化趨勢等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與此同時,全國高精度的基礎骨架路網,并輔以軌跡大數據挖掘、用戶上報分析能力,實時更新道路通行性信息,對于司機選擇適宜的行車路線、交管部門實時管控高峰時段的行車狀況大有助益。
多元化的服務類型,正使得人工智能地圖在多個細分生活化場景“熠熠閃光”。人工智能地圖在附近美食推薦、走失兒童尋找、公共停車位查找等各細分領域正發揮著巨大作用。人們手機中的地圖軟件,由于搭載了人工智能技術和服務,也變得更加“聰明”和實用,并贏得了許多旅游愛好者的喜愛。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人工智能地圖將成為人們實現智慧出行的好伴侶。而隨AR、VR、5G、AI等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人工智能地圖所顯示的地理定位、街景面貌等信息將會更加準確和全面。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涌現出更多集智慧導航、智慧語音播報等內容于一體的路線指引和規劃新產品。
從人才需求這個角度來看,地圖賽道內對跨學科領域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多。深挖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人才,將在地圖共享平臺搭建、智慧出行系統優化、AI 旅游知識傳播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因此,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快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勢在必行。
感謝這個時代一切偉大的發明,讓我們有機會體會到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而現在小小的人工智能地圖產業,其中卻包含著巨大的能量。也許在今后幾年內,我們能看到“小地圖”發展為“大產業”,讓人們前行的更加堅定、更有力量。
(責任編輯:fqj)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2013瀏覽量
270878 -
智能地圖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64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