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要真正產生價值一定是智能連接,就是所謂的AIoT技術。”在今天舉行的“5G和網絡發展研討會”上,紫光展銳中央研究院副總裁潘振崗表示,5G時代,紫光展銳將用芯片來助力萬物智聯。
潘振崗指出,5G市場的發展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人為主體,業務主要集中在增強移動寬帶(eMBB)視頻類應用;第二個階段,賦能垂直行業,如工業互聯網、智能交通、遠程醫療等;第三個階段,達到真正的萬物智聯。
潘振崗進一步指出,實現5G時代的萬物智聯面臨四方面的挑戰:
首先,應用場景眾多、商業模式差距大。單一的芯片很難滿足所有的需求,而且一些垂直行業的產品導入周期很長,維護的生命周期也很長,對于傳統的針對消費端的廠商而言,是個極大的挑戰。
第二,垂直行業總量很大,但是碎片化嚴重。如果不能找到一些共性的解決方案,只能針對每個行業提供單獨的解決方案,成本方面的挑戰非常巨大。
第三,通信行業與垂直行業的結合,很難找到共同的技術語言。垂直行業需要深度理解通信技術,知道什么樣的能力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通信行業需要深度挖掘垂直行業的需求,定義出針對該行業應用痛點的產品能力。
第四是非技術性壁壘。跨行業操作很復雜,需要用集體的智慧共同促使聯合創新的發生。
對于這一現狀,未來5G行業應用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不停地探索標準、技術規范和應用效果。潘振崗表示:“紫光展銳的兩個品牌,春藤和虎賁能夠支撐不同場景的應用需求。”
潘振崗介紹,紫光展銳首代5G芯片春藤510,在設計之初就預留了大量能力,可以根據5G標準的實際進展進行開發,包括5G智能手機、5G CPE,5G針對工廠環境的模組,以及AR、VR、AVD屏的應用。
“在第一代產品在市場上不停探索應用的時候,技術已經快速迭代,我們內部立即啟動第二代5G相關產品的研發。”紫光展銳近期發布了首款5G SoC虎賁T7520,T7520采用6nm EUV工藝制造,支撐5G全場景的覆蓋。針對一些上行增強、多頻段、全頻段的支撐,虎賁T7520提供業界領先的AI算力支撐。
與十年前預研5G一樣,紫光展銳在2019年已經開始投入6G研發,今年將會進行相關原型技術的展示。“紫光展銳希望能夠成為5G時代數字世界的生態承載者,我們在過去、現在和將來,一直在為建設這樣一個萬物智聯的社會而不斷努力。”潘振崗說。
責任編輯:tzh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3996瀏覽量
274891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711瀏覽量
569733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53瀏覽量
947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廣和通發布5G AI MiFi 解決方案,重新定義AI智聯萬物

廣和通發布5G AI MiFi解決方案
九聯科技推出多款基于開源RISC-V架構的物聯網模組
視美泰受邀出席2025國際開源節暨萬物智聯生態峰會,共繪開源創新藍圖

移遠通信攜手紫光展銳,以“5G+算力”共繪萬物智聯新藍圖

移遠通信攜手紫光展銳,以“5G+算力”共繪萬物智聯新藍圖

拓維信息及開鴻智谷攜手上海海思,全面擁抱OpenHarmony,共筑萬物智聯時代

我國5G發展成就顯著,面臨挑戰與對策
物聯網時代下的5G融合定位,可以實現哪些功能?
泰晶科技:擁抱5G RedCap,輕聯萬物打開全新市場空間

嵌入式設備中的4G/5G模塊管理
新的機遇與挑戰:5G與物聯網的融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