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65可以達到桌面級的gpu水平么?
如果桌面級GPU水平是指同代的話,那么手機soc永遠也不可能追上,桌面級的GPU領先手機GPU的原因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功耗面積成本問題。
同代技術,做桌面級主流性能平臺,功耗一般為300W(R7/I7+X60級別顯卡),游戲主機150-200W,入門和旗艦游戲本平臺功耗為100W,主流筆記本為50-60W,超極本為15-25W,旗艦平板為8-15W,旗艦手機為5-8W,主流手機為3-5W。
面積上面,GPU頂多占到soc15%的面積(845核心面積80多平方毫米,GPU占11平方毫米),平板可以20%(A10X的總面積大約100平方毫米,GPU占25-30平方毫米),筆記本按照主流i5+GTX1050來看,是30-40%,桌面能50%以上,游戲主機普遍是70-80%。
成本方面,也大概接近面積占比,比方說5500的蘋果手機,A13售價大約600(參考驍龍855的售價85美元左右),而5500的電腦主機,一般配2000左右的顯卡,CPU和GPU在手機總物料方面成本占比很低。手機它太難了,既要做好通訊工具,又要和PC爭,又要和相機爭,還要保證續航,同代科技下肯定沒成本優勢。單片soc上面GPU、CPU、基帶、ISP(相機)、AI都是占面積的大戶,還有WiFi、藍牙等等都占用面積和成本,PC上面你可以不要基帶、ISP、AI、WiFi、藍牙這些。
手機soc正因為功耗面積成本存在差異,導致不同平臺出現性能的差異,摩爾定律不變的情況下,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旗艦手機GPU大約能打7年前的甜點游戲卡(旗艦打旗艦差距拉到9年左右)。比如13年的A7和06年的HD3670,18年的A12X(平板)和12年HD7790,其實性能是接近的,2000年PC處理器突破1GHz,09年初手機CPU也突破了1GHz(旗艦對旗艦)。
堆料也能增強,但是功耗不放寬的情況下堆料不劃算,提升一倍性能成本能飆三五倍,提升五六倍價格就上天了,用戶也不會買單。
所以,19年的865在正常情況下打12年的中端卡不成問題,打17年的A10X也有戲,打15年的超極本也行,打同代桌面游戲平臺,想都不要想,同代中端顯卡就是10個超到冒煙的865合體,自己打多倍自己,當然打不過。同工藝同技術的8W MX150打不贏120W的GTX1060,更別提250W的1080Ti,成本功耗面積都更低的Adreno650(除去soc中其他部分成本)更別想挑戰桌面端中端獨顯,因為它本質就是塞進soc并且更進一步降頻的MX110/130級別A卡(8cx和A12X是MX150級別)。高通GPU的技術源自AMD。
所以結論是,手機GPU和PC的顯卡幾乎沒有技術差距,性能表現差距是面積功耗成本不同導致的。
-
gpu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777瀏覽量
129360 -
平板電腦
+關注
關注
4文章
2023瀏覽量
78074 -
高通驍龍
+關注
關注
7文章
1228瀏覽量
434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高通推出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高通推出專為三星定制的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高通推出全新至尊版驍龍汽車平臺
高通推出第三代驍龍7s移動平臺
高通全新推出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驍龍8至尊版發布,自研第二代Oryon CPU登陸手機
![<b class='flag-5'>驍</b><b class='flag-5'>龍</b>8至尊版發布,自研第二代Oryon CPU登陸手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22/wKgZomcaH9GAWkVfAAdIv7sLaj0283.png)
性能提升45%!高通推出驍龍8 Elite,首款采用Oryon 核心的移動SoC
![性能提升45%!<b class='flag-5'>高</b>通推出<b class='flag-5'>驍</b><b class='flag-5'>龍</b>8 Elite,首款采用Oryon 核心的移動SoC](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F8/wKgZomcXfiCAO25wAAFhnoWEwtU089.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