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研究人員利用英特爾的神經形態芯片Loihi,開發出了一種人造皮膚,使機器人能夠以比人類感覺神經系統快1000倍的速度檢測觸覺。該系統還可以以比眨眼快10倍的速度識別物體的形狀、質地和硬度。研究人員認為,這項工作可以改善人機交互,使護理機器人和自動化機器人手術等更為可行。
在研究中,NUS研究團隊首先訓練一個裝有人造皮膚的機械手來閱讀盲文,機械手將觸覺數據傳遞給Loihi,由Loihi進行翻譯,準確率超過92%,并且功耗比標準Von Neumann(馮·諾依曼)處理器低20倍。
在這項工作的基礎上,新加坡國立大學團隊通過將視覺和觸覺數據結合到脈沖神經網絡(SNN)中,進一步提高了機器人的感知能力。為此,他們讓一個機器人利用來自人造皮膚和基于事件的相機的感官輸入,對裝有不同量液體的各種不透明容器進行分類。研究人員也使用了相同的觸覺和視覺傳感器,來測試感知系統識別旋轉滑移的能力,這對于穩定抓握至關重要。將觸覺和視覺數據結合在一起,訓練機械手使用人造皮膚和圖像采集設備對容器進行分類,并將數據發送到GPU和Loihi,演示了通過尖峰神經網絡將基于事件的視覺和觸摸相結合,使該系統比單獨使用視覺數據的準確性提高了10%。
研究人員還發現,Loihi處理傳感數據的速度比性能最佳的GPU高21%,而功耗卻降低了45倍。研究人員在近日的《機器人學:科學與系統(Robotics: Science and Systems)》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Harold Soh表示:“我們對這些研究結果感到興奮。這表明神經擬態系統有希望結合多傳感器,解決機器人感知能力難題。這讓我們朝著制造節能而且值得信賴的機器人又邁出了一步,這種機器人能夠在意外情況下迅速、恰當地做出反應。”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27瀏覽量
424594 -
人機交互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209瀏覽量
55431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82瀏覽量
171937
原文標題:研究人員制造出具有觸覺的機器人皮膚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美國政府擬增援英特爾
英特爾推出全新實感深度相機模組D421
英特爾和AWS共同投資定制芯片
英特爾開發300毫米低溫檢測工藝,為量產硅基量子處理器奠定基礎
一種可實現穩定壓力傳感的新型可拉伸電子皮膚
英特爾推出Hala Point全球最大仿神經形態系統,解決AI效率問題
英特爾最大神經形態計算機研制成功
英特爾發布新一代神經擬態系統Hala Point,11.5億神經元,12倍性能提升
![<b class='flag-5'>英特爾</b>發布新<b class='flag-5'>一</b>代<b class='flag-5'>神經</b>擬態系統Hala Point,11.5億<b class='flag-5'>神經</b>元,12倍性能提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F/25/wKgZomYhzC-APhMNAAW8r8-m-4g112.png)
m3芯片相當于英特爾幾代cpu m3芯片相當于英特爾什么顯卡
全植入無線觸覺系統:仿生人造皮膚在傷口愈合與觸覺恢復中的應用
![全植入無線觸覺系統:仿生<b class='flag-5'>人造皮膚</b>在傷口愈合與觸覺恢復中的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D/F0/wKgZomWvW1iAd2XOAAAh7LBVOIQ291.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