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買個手機,放眼望去你會發現幾乎每家主流廠商的產品都長得差不多,除了Logo之外沒有太多區別。曲面屏加挖孔前置攝像頭以及“拉滿”的硬件配置,幾乎成為今年所有主流智能旗艦機的共同選擇。
系統UI以及部分細微的功能差別,成為用戶購買手機時在價格之外唯一需要考量的地方。因為整體設計上各家都差不太多,息屏之后將這些手機正面朝上放在一起,相信很多人都無法分清是些什么型號。
而在同質化日趨嚴重的背景下,也有個別智能手機企業在嘗試一些大膽的設計,它們的每一次亮相也都會引起不少關注。
近日據外媒報導,LG旗下的旋轉屏手機LG Wing將在美國市場率先上市,定價約為1000美元。這款手機配備了一個 6.8 英寸的主顯示屏,以及一個通過旋轉熒幕可以露出的 4 英寸副顯示屏。根據LG官方公布的演示視頻,旋轉屏的特性可以讓其實現當年任天堂3DS那樣的雙屏結合操作。
得益于這種“奇怪”的設計,盡管該機尚未上市而且大概率不會在國內上市,卻依然引發了不少國內用戶的討論,更對這種創新式設計給出了不少贊譽。不過,很多人似乎也僅僅只是停留在討論階段,并沒有太大意愿去購買這款旋轉屏。
差異化是小眾手機的唯一生路
其實,近兩年類似LG Wing這樣采用大膽設計思路的智能手機并不少,比如微軟打磨數年、多次跳票的雙屏折疊手機Surface Duo、華碩翻轉攝像頭的ZenFone 7、中興的雙屏手機Axon M以及索尼21:9的4K熒幕手機Xperia 1等等。
無論是LG Wing、Surface Duo、Axon M還是Xperia 1,無一例外的都使用了有別于主流市場風格、極具差異化的設計方案,其中有不少還都是手機業務已淪為邊緣化業務板塊的行業巨頭。
盡管沒有具體數字,但是相關報導顯示類似新機型的研發費用動輒都在數千萬美元這個量級。但是從過往案例來看,這種創舉幾乎很少有回本盈利的結果出現。
小眾手機品牌有這樣的選擇并不奇怪。當智能手機行業進入高度成熟化,特別是很多時候配套供應鏈企業的創新決定了行業走勢的時候,一家企業對于供應鏈的把控能力,直接影響了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雖然羅永浩那句都是“大家都是供應鏈整合商”可能不太正確,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階段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核心。
小眾手機品牌在供應鏈的競爭中是具有天然劣勢的。對此,相關通訊行業專家對懂懂筆記表示:“這個很好理解,手機品牌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的體量、銷量來決定的。
簡單點兒說就是大客戶和小客戶的關系,頭部企業年出貨量上億臺,小眾品牌或者中小企業年出貨量只有百萬級別,供應鏈企業自然會優先供給那些頭部企業。日常供貨之外,一些先進技術的首發權、獨占期等也會優先選擇頭部企業。”
手機行業的現狀確實如此,包括屏下指紋、超級快充以及每年高通的旗艦芯片,在國內市場也都是由華米OV等首發推出。即便是最近中興高調宣傳首發的屏下攝像頭技術,也被小米截了胡。
雖然中興表示會優先量產發布,但就在其正式發布產品的前兩天,小米就對外公布了自己搭載相同技術水平的屏下攝像頭產品。這番舉措其實就是在告訴外界,小米也有這樣的技術,但其尚不認為已經達到大規模量產商用的程度,所以主動選擇延后。
無法在供應鏈技術上拿到優先權,那些小眾品牌自然也就無法在同質化環境下獲得時間上的優勢。而在軟件UI層面,沒有大量用戶基礎去獲取用戶反饋,也就無法和那些擁有動輒數億乃至數十億用戶基礎的頭部企業競爭。
所以對于中小品牌而言,如果跟著市場潮流走,是沒有任何任何機會的。市場同質化嚴重、供應鏈話語權薄弱,這種情況下選擇以設計差異化來尋求突破,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畢竟相較于緩慢跟進市場的主流步驟,然后被淹沒在同質化紅海里,還不如做出一些能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最起碼能夠憑借外觀的差異化吸引一些用戶的關注。
“奇怪”的設計與高昂邊際成本
無論是這次LG的旋轉屏,還是此前各家的雙屏折疊、翻轉鏡頭、前后雙屏等,它們確實足夠“怪異”也在發布之初吸引過大量用戶的關注。但我們發現,很多用戶也僅僅是停留在關注層面,真正下手購買的始終是少數。
這種只夸不買的尷尬情況背后,是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不再像當年功能機時代那么的寬容。雖然用戶希望看到更多設計新穎且具有明顯差異化的產品,但對于開發者、供應鏈而言,這些設計都是不友好的,而它們才是決定最終產品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功能機時代,各家的操作系統都相對簡單,用戶在系統UI層面的要求也遠沒有今天這么高。因此,企業可以在外觀設計上大膽嘗試,畢竟在系統軟件層面沒有形成優勢的話,就只能靠質量、外形設計這些外在要素去競爭。
但今時不同往日,軟件層面早就是各家企業最核心的競爭所在。特別是在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誰家的系統優化更好、使用更便利、功能更多,誰就能吸引更多用戶。這也是很長時間以來MIUI始終是小米核心競爭力的原因。
而對于旋轉屏、雙屏折疊這些高度差異化設計的手機產品而言,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軟件適配。這不僅僅需要企業自己內部的努力,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們也要配合相關產品進行軟件適配才行。不過,想讓開發者配合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通常情況下,開發者肯定是會優先適配那些銷量高、用戶活躍度高的機型。而這些小眾、高度差異化設計的產品,最終產品銷量可能都不會很高,幾十萬臺的銷量是很難打動開發者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iPhone劉海屏出來之后,絕大多數軟件都需要重新適配,但因為iPhone龐大的用戶基數,開發者們基本都是在第一時間就選擇了跟進。
但反觀那些小眾的安卓設備,且不說手機就拿平板來說,為什么這兩年很多企業都放棄了安卓平板?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銷量和用戶數量太少,開發者不愿意去研究平板適配專門的應用,很多應用都是手機應用的直接移植,這使得用戶體驗非常糟糕。
回歸到旋轉屏、折疊雙屏這些“特殊”的機型上,尷尬也同樣如此,很多軟件根本無法很好適配,這也使得其在用戶體驗上沒有辦法得到更好提升。一旦無法保證軟件層面最基本的用戶體驗,用戶自然不會選擇它們。
軟件之外,另一個困境來自于成本的考量。任何行業都存在規模效應,產量和需求越越高單件成本就會越低,而這些高度差異化的小眾產品本身銷量很低,所以其量產本身的邊際成本就會很高。
同時,由于其特殊的設計會導致很多零部件需要專門定制,而這些專門定制的零部件成本是要遠遠高于那些供應鏈的公模、標品的。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小眾品牌如魅族在每次發布會上,都會特意提到因為黃章的堅持會專門花高價定制了哪些部件。
這些尷尬的情況,導致了很多看上去極具設計新意的產品,最終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虧損。相關的案例,我們同樣可以參考魅族史上最失敗的機型Pro 7。
顯然,正式因為這些桎梏才使得很多手機企業壓根不愿意進行創新的嘗試,特別是那些本身資金就不是很充裕的中小企業。
當然,場中仍不乏“吃螃蟹者”,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在不斷進行這種高成本創新嘗試的企業,無論是LG、微軟還是中興、華碩、索尼,都在智能手機之外有著自己的支柱型產業。這些企業本身也有足夠的資本,來支持智能手機業務進行這方面嘗試。
可惜的是,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這些嘗試的成功幾率是非常低的,一個真正成功的差異化設計是需要憑借一款產品引領整個行業接下來的整體發展趨勢,就像當年的初代iPhone引領了電容觸屏及多點觸控技術,或是小米MIX引發了全面屏浪潮一樣。
但即便是小米在MIX誕生之初,也曾因為CDD等問題與谷歌進行過非常艱難的談判,最終歷盡周折才讓谷歌改變了新版本安卓CDD的兩處要求。這不僅為小米MIX機型帶來了便利,也為日后更多生產高長寬比機型的友商提前鋪好了路。
所以,一個真正成功差異化設計的背后,不僅僅是要拿出旋轉屏、折疊屏這些“奇怪”的設計,更需要從硬件到軟件層面的全方面創新。之后再加上一點點的運氣,企業才能讓消費者甚至友商都認可自己的創新,并選擇跟進。
結束語
從2007年初代iPhone的發布引領業界進入智能手機時代至今,真正算得上改變行業格局的創新式設計,恐怕只有iPhone的Home鍵以及小米MIX的全面屏。
但對LG、微軟、中興等手機業務邊緣化的大廠而言,5G時代的到來讓它們難以割舍智能手機業務,而想要繼續留在牌桌上并且取得突破,僅僅依靠跟隨是沒有意義的——只有不斷地通過這些創新舉措去試錯,才有一絲機讓自己成為下一個iPhone。
盡管這個過程要耗費巨大成本,但它們只有堅持。而作為消費者,盡管它們很難獲得革命性的成功,我們也幾乎不會去購買這些產品,但我們依然樂于見到這些擁有不同設計的產品不斷出現。因為只有它們始終存在,才讓這個沉悶的市場能夠保持那么一絲新意。
責編AJX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1瀏覽量
181096 -
硬件
+關注
關注
11文章
3392瀏覽量
664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愛立信借助差異化連接提升5G網絡體驗
易飛揚走過2024——避開紅海 專注差異化
運營商如何實現差異化連接
「騰訊IoT Video+微信小程序」覓感貓眼方案助力鎖廠打造差異化產品優勢
![「騰訊IoT Video+微信小程序」覓感貓眼方案助力鎖廠打造<b class='flag-5'>差異化</b>產品優勢](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7/37/poYBAGI6jlOAMj8LAACNjQ-GWgQ468.png)
RT-Thread宣布認可“一生一芯”計劃CBAS新認證體系,獲認證同學自動獲得開源實習生聯合培養工程的實習OFFER
![RT-Thread宣布認可“<b class='flag-5'>一生</b><b class='flag-5'>一</b>芯”計劃CBAS新認證體系,獲認證同學自動獲得開源實習<b class='flag-5'>生</b>聯合培養工程的實習OFFER](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8A/wKgZomX0EhWACv8DAAAUet8ikhs451.png)
矽速科技宣布認可“一生一芯”計劃CBAS新認證體系,獲認證同學自動獲得開源實習生聯合培養工程的實習OF
![矽速科技宣布認可“<b class='flag-5'>一生</b><b class='flag-5'>一</b>芯”計劃CBAS新認證體系,獲認證同學自動獲得開源實習<b class='flag-5'>生</b>聯合培養工程的實習OF](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C/07/wKgaomVDEoCAfNm7AAAZhPpi3mM739.png)
“一生一芯”廈門基地正式啟動
![“<b class='flag-5'>一生</b><b class='flag-5'>一</b>芯”廈門基地正式啟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E7/wKgZomZFcsyAcT-5AAA2A4dQRkQ217.png)
英飛凌 | 用電容式觸摸感應技術實現HMI差異化解決方案
![英飛凌 | 用電容式觸摸感應技術實現HMI<b class='flag-5'>差異化</b>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1/76/wKgZomZ1JIyARNd_AABGxPlOvT4175.png)
江蘇移動攜手華為率先完成全省范圍智能差異化體驗保障商用驗證
鴻蒙ArkUI-X平臺差異化:【運行態差異化(@ohos.deviceInfo)】
![鴻蒙ArkUI-X平臺<b class='flag-5'>差異化</b>:【運行態<b class='flag-5'>差異化</b>(@ohos.deviceInfo)】](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D1/wKgZomYChGOAUaiiAADe1d8SeRY102.jpg)
探索IPE差異化體驗,助力浙江移動網絡價值變現
用電容式觸摸感應技術實現HMI差異化解決方案
![用電容式觸摸感應技術實現HMI<b class='flag-5'>差異化</b>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27/wKgZomYY-2CALg4qAABGxPlOvT472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