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前兩天發布的銳龍5000系列升級了7nm Zen3架構,這一次不僅多核性能有優勢,單核性能也大幅提升,畢竟IPC就漲了19%。
與上代銳龍3000系列相比,銳龍5000系列這次產品線有了精簡,目前只有四款,分別如下:
銳龍9 5950X:雙CCD、16核心32線程、8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基礎頻率3.4GHz,最高加速頻率從4.7GHz來到了4.9GHz,熱設計功耗維持105W,售價799美元。
銳龍9 5900X:雙CCD、12核心24線程、6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自然也變了),基準頻率從3.8GHz調低至3.7GHz,但是最高加速頻率從4.6GHz提高到4.8GHz,熱設計功耗保持105W,如果對比銳龍9 3900XT的話則是基準頻率降低100MHz、加速頻率提高100MHz,售價549美元。
銳龍7 5800X:單CCD、8核心16線程,4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基準頻率3.8GHz,最高加速4.7GHz,相比于銳龍7 3800XT前者降低100MHz、后者不變,熱設計功耗為105W,售價449美元。
銳龍5 5600X:單CCD、6核心12線程,3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基準頻率3.7GHz,最高加速4.6GHz,相比于銳龍5 3600XT前者降低100MHz、后者提高100MHz,熱設計功耗為65W,售價299美元。
對于銳龍5000處理器的性能,AMD之前在官方PPT中已經公布了不少對比,不過主要是銳龍9 5950X/5900X這兩款高端型號的性能。
CPU Monkey網站日前匯總了所有四款銳龍5000處理器的性能,當然主要是CINBENCH R20的測試,包括多核、單核,如下所示:
在標志性的R20單核測試中,銳龍9 5950X拿到了641分,銳龍9 5900X為629分,銳龍7 5800X也有618分,銳龍5 5600X依然有604分,全面超過600分。
這個性能不僅超過目前的酷睿i9-19000K,甚至也要比全新CPU內核的Tiger Lake處理器高不少,后者最高也就是598分,差距在6%左右。
至于多核性能,因為銳龍9 5950X最多也只有16核,所以多核跑分上比起64核、32核、28核等HEDT平臺處理器是不占優勢的。
如果只看主流桌面平臺,那么銳龍9 5950X的多核依然有8168分,超過了一些18核、24核甚至32核處理器,畢竟EPYC系列處理器頻率太低了。
總之,銳龍5000發布之后,AMD這次不僅在多核上繼續有優勢,最讓人刮目相看的還是單核性能,新一代單核王者沒跑了。
編輯:hfy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500瀏覽量
134645 -
緩存
+關注
關注
1文章
241瀏覽量
26758 -
ryzen3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2436 -
銳龍5000
+關注
關注
0文章
22瀏覽量
380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