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鹽全縣實現生產總值539.65億元,增長6.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63733元和37801元,分別增長7.7%和8.5%……”這是全面反映海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努力與成效的“成績單”。
近年來,海鹽堅持“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企業、增動能、保平安,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為迎接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的“大考”鼓足了底氣。
求新求變驅動產業提升
在海鹽經濟開發區核心地段、海鹽5G通訊產業園里安費諾永億、安費諾嘉力訊、威萊克、日久光電等企業的車間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生產。據了解,5G通訊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10億元,重點打造以5G通訊模組與元器件、終端低壓電器等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園區,產品主要用于5G基站建設、人工智能、物聯網、中國電信產業、高端手機制造商等,預計達產后年產值超240億元,稅收超10億元,是海鹽產業邁向未來的關鍵一步。
曾經,海鹽的工業家底十分薄弱,相較于周邊的兄弟縣(市、區),傳統產業優勢不明顯,新興產業“著墨”不多。為拉小差距,迎頭趕上,實現超越,2010年,海鹽提出建設“415”工程的口號,即在全面提升緊固件、紡織服裝、造紙及紙制品、食品藥品等四大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培育發展臨港工業、核電關聯產業、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業、電子電器業等五大新支柱產業。
2019年,海鹽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發展契機,發揮浙江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區位優勢,瞄準數字經濟發展,強化創新驅動,主動承接滬杭高科技成果、產業項目“溢出效應”,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對“415”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構建以健康產業、高強度緊固件、時尚輕紡、綠色紙業四大優勢產業為基礎,以高端裝備制造(核電關聯)、新能源及環保、電子信息(數字經濟)、智能家居及建筑工業化和新材料五大新興產業為引領,以與之相適應的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撐的新“415”產業體系發展格局。
“415”產業體系明確了海鹽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技術產業“兩條腿走路”的產業發展思路,在此基礎上,海鹽各級黨委、政府通過聚力項目引推、兩退兩進、數字經濟、精準服務,聚焦企業培育,緊盯爭先創優等針對性舉措重點扶持工業發展,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形成了以核電小鎮、長三角智慧新型顯示城、5G通訊產業園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產業集聚區,和以中國集成吊頂源發產業基地等為代表的傳統優勢產業集聚區,新興技術產業引領、傳統優勢產業支撐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初顯。
2019年,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13.1億元、135.8億元、62.6億元,分別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6.2%、48.6%、22.4%。“工業是海鹽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也是海鹽邁向全面小康的堅實保障,正因此,海鹽不斷自我加壓,以高質量、創新發展理念引領工業持續向前發展。”海鹽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重點扶持工業發展,海鹽縣還積極開展“退二進三”,著力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近年來,海鹽以科技信息業、商貿服務業、核電關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健康文旅業、金融服務業六大行業為發展重點,開展企業培大育強、重大項目招引、平臺集聚提檔、促進消費升級等行動,持續擴大全縣第三產業規模,涌現出杭州灣融創文旅城等龍頭項目。十八大以來,海鹽縣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6.96:58.99:34.05轉變為2019年的3.19:60.22:36.59,第三產業成為經濟發展重要驅動。
“日趨合理的產業結構極大地增強了海鹽經濟社會的發展后勁,為海鹽把握長三角一體化、杭州灣‘大灣區’等發展契機提供堅實保障。”海鹽縣委書記陳玲芳表示,海鹽要準確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通蘇嘉甬高鐵建設、杭州灣大灣區平臺整合提升等機遇,堅持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綜合實力,突出項目支撐力,強化創新驅動力,厚植企業成長力,才能乘勢而上、贏得主動。
執政為民推進鄉村振興
“7組何培芳新建房屋竣工啦!”來到于城鎮何家村的“幸福公社”門口,每個人都會被一塊名為“幸福喜報”的小黑板所吸引,上面分享滿了何家村村民們的幸福事,從房屋竣工,到親人結婚,再到農獲豐收,一塊小黑板洋溢出濃濃的“幸福感”。“這份幸福源于村里的‘黨群中心戶聯戶’工作機制。”何家村黨總支書記董云升說。
據了解,2016年,何家村探索實行“黨群中心戶聯戶”機制,把黨群聯戶工作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相結合,在全村566戶農戶中設立80個黨群中心戶,形成了“村—網格—中心戶—群眾”的網格劃分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骨干力量聯系、服務、帶動群眾的作用,實現了“小事不出中心戶,難事不出責任區,大事不出何家村”的治理效果,使鄉村環境變美、鄉風文明、經濟繁榮。
除了黨建引領,海鹽還積極探索發展產業為鄉村賦能。
毗鄰國家4A級景區南北湖風景區的紫金山村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環境優勢,近年來,紫金山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圍繞旅游大發展的主題,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南北湖?五味村“紫金坐望”主題特色的鄉村旅游,著力打造了商玉客棧、影視基地、向日葵花海、百畝桃園等集特色民宿、休閑觀光、娛樂體驗為一體的旅游產品及相關旅游配套服務設施,鄉村旅游發展氛圍日益濃厚。
旅游業的發展讓村民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村里重點打造的商玉客棧的前身是從村民手中流轉的10棟閑置農房,每棟房子可為村民提供1.8到3萬元不等的年租金收入,此外,村民們還通過開辦農家樂、販賣土特產等形式,吃上了旅游飯。2019年,紫金山村接待游客88201人,旅游直接營業性收入780萬元。“如何通過產業賦能,為村民致富增收拓寬渠道,進而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一直是各級黨委政府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海鹽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海鹽縣西北部,文化底蘊深厚、水鄉風情濃郁、民風村俗淳樸的沈蕩鎮則通過骨干企業帶動百姓致富的方式實現產業賦能。坐落于沈蕩鎮的浙江萬好食品有限公司是集研發、種植、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農業龍頭企業。近年來,公司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家庭農場”的產業化經營新模式,與農戶及合作社構成緊密型和互利型利益聯結體,帶動農戶3.2萬余戶、培育自有家庭農場和加盟家庭農場38家的種植規模。
產業富民是一方面,服務便民同樣重要。對于通元鎮雪水港村,土灶不僅是自古傳承下來的炊具,還是承載鄉土情懷的重要載體,孕育出了當地獨具特色的灶頭畫文化。為留住一份鄉愁,同時消除柴禾焚燒的安全隱患,國網海鹽縣供電公司與雪水港村共同挑起改革重擔,通過技術革新,推廣“土灶”改“電灶”,在不改變土灶原貌的基礎上,在土灶底部安裝電磁灶,將以柴加熱的方式改為電磁加熱,推動清潔能源入村入戶。
“真不錯,操作簡單,火力旺,終于不用燒柴了!”完成改造后,村民周六寶算了一筆賬,燒一頓飯大約需要6斤柴,而使用電灶后燒一頓飯大約花費電費0.4元,6斤柴賣給生物制廠家可賺得1.2元,完全補貼了電費花銷,還凈賺0.8元。
精神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支點,農村要發展,不僅需要產業來支撐,更需要精神文明建設來指引方向。素有“毓秀豐山”之稱的豐山村位于海鹽縣秦山街道西部,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鄉風文明大行動”的相關部署,加快提升全村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豐山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開展了以“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鄉風文明大行動”,從體制機制、宣傳教育、典型引領、活動滋養等方面入手,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使鄉村環境面貌更加整潔、村風民俗更加文明、道德素質更加提高、生活方式更加健康。
“這些暖心的鄉村發展故事無一例外都體現了海鹽事無巨細地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執政理念,這就是海鹽鄉村振興的幸福‘密碼’。”陳玲芳說,遵循著這種理念,近年來,海鹽縣不斷強化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打造阡陌桑田產業升級版,塑造“農味、原味、戲味、詩味、禪味”五味鄉村,探索產權改革、普惠金融、改革集成等多項農村改革工作,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9年,海鹽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8.01億元,比上年增長2.0%。
“鄉村振興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咬定目標,苦干實干。海鹽堅持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特質發展,旨在讓農業加快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加快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加快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陳玲芳表示。
優化服務增進民生福祉
位于海鹽縣城東片區的夢湖公園是當地市民游客散步、游玩、拍照的網紅打卡地,前不久,夢湖公園還榮獲浙江省“優秀園林工程”獎金獎。夢湖公園占地320畝,園內200多種綠植相映成趣,兒童樂園充滿歡聲笑語,一到夜晚,各式霓虹燈隨音樂變換色彩映照在6萬平方米的人工湖上,波光瀲滟。
但在三年前,夢湖公園所在的古蕩河流域城東片區還是海鹽“臟亂差”的代表,得益于海鹽城區建設相關工作的堅實推進,城東片區的實現了從“臟亂差”到“凈潔佳”的轉身,并“綻放”出夢湖公園。
城市建設決定城市的品質,與生活在其中的人息息相關,是一項“大民生”事業。為“做大做強縣城、加快縣城開發”,2017年,海鹽啟動實施了中心城區城中村改造暨城市開發建設三年行動,2018年攻堅城市有機更新,2019年建設美麗縣城,有效提升了城市質量。以“大抓交通、抓大交通”為目標,2018年、2019年海鹽連續兩年開展交通建設攻堅戰,實施通道互聯、道路暢通、美麗交通三大工程。
此外,海鹽還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了縣城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市主干道改造提升,加強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成濱海大道(北段)、武袁公路、夢湖公園等一批民生項目。海鹽城市內涵不斷充實,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質量不斷提升,城市特色不斷彰顯。2019年,以全省第一的考核得分,摘得浙江省文明縣這一“金字招牌”。
海鹽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明創建既承載了城市發展需要,又遵循了群眾的意愿。海鹽始終堅持以民生視角、群眾需求為導向,把創建為民的理念一以貫之,實現了千年古韻與現代文明的碰撞,生發了更強的人文關懷和更暖的民生溫度,擦亮了民生底色,涵養了小康亮色。
若說城市建設是“大民生”,那么與之對應,公共服務則是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連接更為緊密的“小民生”。近年來,海鹽以公共服務供給的精準化推進公共服務改革,有效地保障和改善了當地的民生。
教育方面,海鹽以“保障之輪”“改革之輪”“融合之輪”“特色之輪”“四輪”齊開的姿態,驅動義務教育駛上優質均衡的發展大道。2013年,海鹽首批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認定;2015年,首批通過浙江省“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縣”認定;2017年,成功創建浙江省示范性學習型城市;2018年,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省級督導評估;2019年,通過首批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督導評估認定。
醫療健康方面,海鹽以“構建民本衛生,打造健康海鹽”為目標,堅持以“為人民健康服務”為方向,組建兩大縣域醫共體,持續推動“雙下沉、兩提升”工作,海鹽縣人民醫院與浙二醫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同時不斷鞏固提升分級診療成效,全面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醫療衛生領域延伸,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健康海鹽”建設,2019年健康浙江考核海鹽列全省第一。
社會保障方面,海鹽著力構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傷有所助、育有所補”的共享普惠型社會保險體系,全縣戶籍人員參保率達96.14%,以保障民生和服務民生為宗旨,落實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托底政策,按時足額發放各項補助資金;同時海鹽聚焦民生關切、涉企服務等重點領域,推進24件群眾“一件事”、17件企業“一件事”協同高效辦理,大大方便群眾辦事。
不僅如此,海鹽還從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入手,深化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企業商事制度改革,創新推出企業開辦首套印章政府買單政策,提升群眾和企業獲得感。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立健全“一窗受理”“一證通辦”平臺,民生事項“一證通辦”實現率達到99.57%。平安建設方面,海鹽創新建立“平安海鹽指數”定期發布機制,開展電信詐騙、交通安全、安全生產等突出問題整治和信訪積案清零計劃。
責任編輯:pj
-
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756瀏覽量
93032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23瀏覽量
566704 -
數字經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63瀏覽量
183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技術創新引領,廣道數字探索數字經濟發展新路徑
開源技術推動教育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宇通無人機反制車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低空經濟發展?
思爾芯亮相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大會,展示數字EDA前沿技術
廣電計量聯合主辦低空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共繪低空經濟發展新藍圖
《AI+新質生產力賦能數字經濟發展專題研討會順利舉辦,共啟數字經濟新篇章》

廈門市數字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公布
算力中心: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神州數碼與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簽署MOU
軟通動力與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政府攜手開啟數字經濟發展新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