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作為一項通用型技術,將全面構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實現與經濟社會各行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經濟邁上新臺階,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4G成功拉動了信息消費的大爆發,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5G將進一步影響經濟領域,改變各行各業的生產方式,提升傳統領域生產效能。5G將重塑傳統產業發展模式,實現業務改造或重構。
隨著5G商用進程的深化,5G技術將推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視頻、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關聯領域裂變式發展,為工業、能源、醫療、教育等各垂直行業賦能。當前5G正處于導入期,未來發展路徑逐漸清晰,各方需抓住5G應用發展關鍵機遇期,推動5G融合應用加快發展,建設5G應用產業大生態,共同塑造5G時代新篇章。
我國5G融合應用已實現從0到1的突破
5G商用一年以來,我國5G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網絡建設加速推進,用戶數持續增長,融合應用已實現從0到1的突破。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范圍內已累計開通5G基站約69萬個,為融合應用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運營商、設備商、垂直企業等各方積極探索5G融合應用的創新發展。我國5G應用實踐的廣度、深度和技術創新性正在不斷提升,融合應用探索熱情高漲,“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參賽單位及項目逐年增多,2020年大賽共征集了4289個項目,5G在各行業的探索均已取得階段性突破,參賽項目已有31%的實現落地。
在個人消費市場,5G用戶穩步增長,截至2020年9月底,5G用戶數達1.6億。運營商推出了5G+4K高清視頻、5G+VR/AR、5G 云盤、5G云手機、5G 新消息、5G云游戲等特色業務。在媒體播報領域,2019年春晚、國慶閱兵、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等進行了5G+4K/8K直播試驗,2020年5月圍繞“兩會”進行了“5G+8K+衛星”的直播試驗,一系列圍繞重大活動賽事的5G+4K/8K直播試驗推動了5G直播應用落地進程。在智慧文旅方面,國家級遺址公園——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數智體驗館借助5G網絡實現的360°實景VR影像構造了一幅50米的數字長卷。5G也被應用于擴大商業綜合體等新型文旅市場的信息消費,5G與AR/VR、導航定位等新技術相結合可以推動信息消費,采用線上、線下聯動,以線上消費、線下接受服務的新形式精準對接,實現商業場景重構、消費體驗升級、線下消費復蘇。四川寬窄巷子、合肥萬象城等多地實現了5G+智慧文旅等信息消費的探索,通過AR探寶、AR紅包、AR景觀、AR智享、VR店鋪、VR直播,客流增加的同時也提升了商戶營業額。
在垂直行業市場,5G行業應用百花齊放,正在從試點示范逐漸步入應用落地階段,多個重點行業加快突破。在智慧醫療領域,5G遠程醫療架起了基層醫院和上級醫院間的橋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功應用華西(5G)智慧醫聯公衛應急協同平臺,通過遠程會診、遠程CT等應用提高了醫療診斷效率,阻隔了新冠病毒二次傳染,有效保障醫護人員健康,消毒無人機/車等應用,有效降低了醫院、大型超市等人群聚集點的消毒工作人力需求,比以往人工消毒的效率提高了10倍,節省50%以上的人力成本,還降低了洗消人員的感染概率。在礦山領域,5G應用于遠程操控、視頻監控等場景,提升生產效率,推動礦山生產安全、綠色化發展。如焦煤集團5G無人礦山項目在露天礦山開展運輸車無人駕駛、器械遠程無人操作等應用,人員減少50%,人員傷亡降低為0,直接受益4800萬/年,解決事故率高、招工難、運輸效率低等行業痛點;山西陽煤集團利用5G網絡實現井上井下高清音視頻通話、生產數據及環境全面清晰實時獲取、設備遠程智能控制等應用。在工業制造領域,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場景促進設計、生產、制造、運維、服務等各環節提質降本增效,5G+機器視覺、AR/VR輔助裝配等業務融合型應用,通過部署5G MEC(邊緣計算基礎設施),將5G技術與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在邊緣側進行融合,解決原來AI技術受限于終端的處理能力及成本等問題,全面提升工業企業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如“南南鋁加工5G智慧工廠”是廣西南寧首個落地的5G智慧工廠項目,南南鋁使用5G機器視覺進行鋁板檢測,表面識別準確率從71%提升至99.98%,且良品率提高6%;海爾在家電制造中使用5G機器視覺替換傳統工控機,降低投資的同時提高算法檢測準確率至99%;寶鋼使用機器視覺進行車間智能巡檢,自主導航監測車間內煙霧、積水等異常。
未來2~3年既是5G融合應用導入期
更是機遇期
5G融合應用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現階段5G應用發展整體仍處于導入期。每一代移動技術商用初期,各方都有對“殺手級”應用的猜測甚至質疑,但真正的現象級應用,從來不是從商用之初就能夠立刻嶄露頭角的。
參考不同時代移動應用的發展,從正式商用開始到應用的規模化一般至少需要2~3年的時間。從消費者市場看,以3G為例,我國2009年開始商用,2010年用戶滲透率達20%,2011年滲透率達30%,微信開始登場,2012年初微信日活用戶上億,此時迎來了3G手機應用的全面爆發。以4G為例,我國2014年開始商用,2015年用戶滲透率達30%,2016年用戶滲透率達60%,短視頻業務開始進入用戶視野,隨著網絡覆蓋的逐步完善,用戶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2018年短視頻業務迎來了規模爆發,抖音2018年3月用戶達7000萬,同年6月達1.5億用戶,4G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從行業市場看,以NB-IoT為例,2017年開始商用,經歷3年多的導入期,2020年NB-IoT終端連接數突破1億,NB-IoT開始進入健康發展階段。5G應用場景比NB-IoT更豐富,產業更多元化,面臨的挑戰更復雜,爆發的時間更長一些,牽引各行業應用更需要較長的成長期。
5G融合應用的成長是各種創新萌芽的過程,更是5G發展的關鍵機遇期,未來5G應用的發展路徑正在逐步清晰。預計5G融合應用將分三批先后落地商用:第一批是直播與監控、智能識別等應用,如5G高清視頻監控、基于機器視覺的5G質量檢測、醫療領域的5G遠程實時會診、4K/8K超高清直播、高清視頻安防監控、移動執法等,其產業簡單且基礎較好,未來1~2年內將成為第一批成熟和快速復制推廣的應用,有望最先實現商業化規模推廣;第二批是實時輔助、浸入沉浸式體驗等應用,隨著5G SA網絡逐步成熟,云管邊端的協同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基于邊云協同的AR輔助裝配、云化機器人、AR/VR探視、VR 模擬駕駛,超高清/VR云游戲渲染,VR沉浸式課堂等5G應用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有望在2~3年內商用落地;第三批是遠程控制類應用,基于5G低時延高可靠的5G特點應用在未來將發揮更大作用,如基于5G-V2X的在無人物流運輸、全路況自動行駛、機—機遠程控制等無人化場景中的應用有望在未來3~5年后商用落地,而泛在物聯類應用將隨著NB-IoT等移動物聯網技術與5G的不斷融合,持續發展和演進。
隨著產業對應用發展路徑有了清晰的認識,結合5G技術和產業的不斷成熟,產業各方將可以從中找到商業機會,建立新的商業模式,目前我們已經看到運營商、行業信息化服務商以及行業應用方,都在立足自身優勢,尋找商業機會,從而建立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模式,產業生態正在逐步建立。因此我們對5G廣泛應用要充滿信心,同時也要保持耐心,更需要在逐漸成長的產業生態中抓住機遇。
聚焦三大方向
實現5G融合應用從1到N的飛躍
目前,我國5G應用已經實現從0到1的突破,但是5G應用完成從1到N的飛躍還需要聚焦三大方向進行重點突破。
一是進一步加強技術產業支撐能力。目前5G端到端網絡切片和邊緣計算等5G賦能行業的關鍵技術尚未實現規模商用,5G端到端切片尚未實現跨網元的動態配置管理以及異廠家全面互聯互通,當前仍處于試驗階段,完整的端到端切片解決方案預計在2021年才能實現商用。基于5G的邊緣計算產品形態及功能尚不成熟,部署和維護成本較高,預計需要一年左右實現規模商用。部分行業和場景所需的上行帶寬普遍大大高于下行帶寬,需要特殊的上下行時隙配比,運營商需要進一步優化頻譜資源,設備廠家也需要不斷探索技術及網絡解決方案。此外,需加快5G模組開發驗證和商業落地,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目前市場上只有數款5G模組,且價格普遍超過1000元,為4G模組3倍以上,拉高了5G使用成本。下一步需要引導芯片、模組廠商聚焦通用型終端開發相應的5G模組并形成產業規模,開發低成本芯片、模組,以規模帶動價格的下降,滿足各行業需求。
二是進一步建設5G融合應用大生態。5G 應用產業鏈生態長而且相對復雜,需要各方共同攜手創新,各環節進一步深度耦合。5G要融入到垂直行業的各個環節,需要通信企業、設備企業和行業用戶不斷加強溝通,目前通信行業仍是推動5G應用融合的主力。通信行業對各行業需求的理解不足,而行業客戶對5G技術了解有限,亟需尋找行業痛點與5G結合的突破口,建立產業對接和合作機制,完善合作方案,激發企業跨行業合作的興趣度。同時,目前也缺乏跨行業創新的平臺和機制,各方大部分主要依托各類5G應用項目進行合作,創新成果難以沉淀,形成可復制的產品和服務。
未來需要進一步發揮各行業領域龍頭企業帶頭作用,深挖行業共性需求,帶動形成可規模復制的5G端到端應用技術解決方案。發揮5G應用產業方陣等行業組織作用,鼓勵成立5G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和開放實驗室,為各類應用提供技術、測試、解決方案、驗證等環境和能力,推動聯盟和行業協會開展廣泛的行業協作和對接,培育一批5G融合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此外,還需要進一步通過建立對接合作平臺等方式,鼓勵產業鏈上下游開展全方位合作,促進供需對接,加強資源匯聚能力,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進一步優化產業和政策環境。首先,應推進5G融合應用發展的頂層設計仍需完善。5G融合應用剛剛起步,亟需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規劃戰略路徑,明確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其次,需推進各行業制定5G融合發展的政策、標準,協調各行業形成配合,推動各在政策、技術、標準、監管等方面的充分對接,破除融合應用發展行業壁壘。最后,要加快建立完善5G行業應用安全相關制度政策,提升安全風險防范能力,推動建立通信行業與各行業安全認證對接機制。
原文標題:5G商用一周年 | 不只是“從0到1”!抓住5G應用發展窗口期,建設產業大生態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通信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5瀏覽量
150803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9瀏覽量
566099
原文標題:5G商用一周年 | 不只是“從0到1”!抓住5G應用發展窗口期,建設產業大生態
文章出處:【微信號:txshj123,微信公眾號:通信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5G數采網關助力工業“智改數轉”,打造5G智能工廠
![<b class='flag-5'>5G</b>數采網關助力工業“智改數轉”,打造<b class='flag-5'>5G</b>智能工廠](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5B/wKgZO2eJyOKAAgvdAAPVgT1WpFg434.png)
5G+藍牙融合定位的優勢及應用場景
RISC-V+AI是大方向,國產芯片進展如何?
FPGA-5G通信算法的基本套路
物聯網時代下的5G融合定位,可以實現哪些功能?
嵌入式設備中的4G/5G模塊管理
裸眼3D新體驗,通感一體新突破,杭州實現5G第一城到5G-A第一城的跨越
![裸眼3D新體驗,通感一體新突破,杭州<b class='flag-5'>實現</b><b class='flag-5'>5G</b>第一城<b class='flag-5'>到</b><b class='flag-5'>5G</b>-A第一城的跨越](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3/7B/pYYBAGJ-B6aAHuNPAAAf8J1Ebk4778.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