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地方對集成電路發展的規律認識不夠,盲目上項目……(發改委)將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針對近期地方芯片項目爛尾現象表態稱。
過去幾年,伴隨著中國兩大通信設備廠商中興、華為接連遭遇美國禁運,中國“缺芯”之痛引發熱議。芯片投資大、周期長、價值導向上正確,迅速成為地方政府人見人愛、遍地開花的項目。孟瑋介紹,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集成電路發展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7562億元,同比增長15.8%。
孟瑋稱,國內投資集成電路產業的熱情不斷高漲,一些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投身集成電路行業,個別地方盲目上項目情況下,低水平重復建設風險顯現,甚至有個別項目建設停滯、廠房空置,造成資源浪費。
針對當前半導體行業出現的亂象,孟瑋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強化頂層設計,狠抓產業規劃布局,努力維護產業發展秩序。針對當前行業出現的亂象,下一步重點做好4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規劃布局。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發展原則,加強對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建設的服務和指導,有序引導和規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秩序,做好規劃布局。引導行業加強自律,避免惡性競爭。
二是完善政策體系。加快落實國發〔2020〕8號文,也就是關于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抓緊出臺配套措施,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三是建立防范機制。建立“早梳理、早發現、早反饋、早處置”的長效工作機制,強化風險提示,加強與銀行機構、投資基金等方面的溝通協調,降低集成電路重大項目投資風險。
四是壓實各方責任。堅持企業和金融機構自主決策、自擔責任,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附文
全民造芯后,就是跑路
1.
千億弘芯項目爆雷,創始人準備跑路!
糟了! 天雷滾滾的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開始跑路了! 9月22日,芯榜接到知情人爆料:弘芯團隊正從武漢撤退,前往廣州再大干一場。
知情人長達十幾頁的圖文爆料宣告了這個號稱投資1280億、騙得武漢政府團團轉的明星芯片項目徹底涼了。
與此同時,剛剛有了一點氣候的中國芯片事業,再次遭到重挫。
后果可能無法估量!
我相信很多人對武漢弘芯并不了解:
這是一家什么公司?
它為什么能騙得政府團團轉?
它使了什么手段?
……
今天,媒體不敢說的,我來扒個底朝天!
2.“武漢弘芯”考
要扒武漢弘芯的來龍去脈,就必須選扒出它的母公司。
時間回到2017年。
當年11月2日,一個叫曹山的男人和李雪艷的女人成立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8億。
這兩個人身份極度神秘低調,以至于網上幾乎找不到他們的照片,根據爆料者資料顯示,曹山本尊是這樣的:
當然,18億注冊資本是隨便填的,就連辦公室,他們也是租了一個50平米的商住兩用房。
然而想不到的是,光量藍圖僅僅成立13天就開枝散葉了。
不知什么高人引薦,11月15日,它與武漢市背景的東西湖區工發投聯合成立了武漢弘芯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
弘芯注冊資本20億,武漢政府注資兩億,占股10%,其余90%歸屬光量藍圖。
那么光量藍圖出資多少呢?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一毛錢都沒出。
因為公司章程規定,母公司出資時間是兩年后的2019年12月。
就這樣,一無技術、二無團隊、三無商業背景的芯片項目正式落戶武漢。
有了兩億打底,弘芯甚至沒等到批地就馬不停蹄破土動工了,因為它必須一邊施工一邊籌錢。
一方面,承包商和供應商的款可以先欠著;另一方面,有了政府信譽背書,它從銀行與機構那里貸到了一筆又一筆巨款。
有了錢,它反過來又擴大建設,大手筆挖人,以數倍工資從臺積電挖來很多員工。
弘芯半導體很快就成為了明星項目,2018年,它被納入武漢市重點項目,2019年,升格為湖北省重點。
2020年初,武漢市發改委發布《2020 年市級重大在建項目計劃》紅頭文件,弘芯總投資達到了驚人的1280億人民幣,遙遙領先其他制造業項目。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孔尚任《桃花扇》里的評語對弘芯來說恰如其分。
2019年底,弘芯資金鏈斷裂爆雷了。
首先,武漢法院查封武漢弘芯價值7530萬元的土地使用權,這意味著弘芯卷入了巨額債務問題。
其次,武漢政府發布公告,明確指出:弘芯半導體項目“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
最后,為了應對資金困難,弘芯將價值5.8億元的ASML光刻機抵押出去換取貸款。
到2020年9月,記者走訪弘芯工地,弘芯的廠房和辦公樓都已經停止了施工。
種種事實顯示,弘芯半導體變成了一個爛尾工程,投資1280億的國家級項目淪為一個笑話。
3.深不可測的套路
有個流傳很廣的段子,我一直當笑話看:
一個人想吃火鍋,他給甲打電話,順路帶點羊肉過來,然后告訴乙捎點蔬菜和丸子豆腐,最后告訴丙拎幾瓶啤酒上來,就差酒了。
放下電話,他微微一笑去燒水了……
沒想到這個空手套白狼的段子在今天竟然成為了魔幻般的現實。
那么,弘芯做局的人是怎么玩的?
首先,畫大餅
為了打動政府,弘芯一出生就喊出了幾近浮夸的口號:
建成14納米邏輯工藝生產線; 建成7納米以下邏輯工藝生產線; 建成晶圓級先進封裝生產線。
行外的人可能不太明白這些數據的含義,簡單說來就是弘芯要在短時間內打破美國芯片封鎖技術,成下一個臺積電英特爾。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個假大空的口號呼之欲出:“真正自主可控”“填補國內空白”……
這對于一家剛起步的芯片公司來說,未免太過不切實際。我們對比華為,芯片搞了這么多年,現在仍然被美國卡住了脖子。
然而牛皮吹破天沒關系,對招商引資的人管用就行了。
其次,請大咖
2017年,蔣尚義空降武漢弘芯擔任CEO。
各位可能不知道蔣尚義何許人也,說出來驚得大家眼珠子都掉下來。
蔣尚義以前是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左膀右臂,擔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在圈內素有“蔣爸”之稱。
2013年退休后,他又在臺積電做了兩年董事長顧問,然后來到了中芯國際。
弘芯以超過兩倍的薪水將這個芯片教父級人物挖到旗下,可謂是做足了聲勢。
最后,買機器
除了引進行業專家,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還斥巨資購買裝備。
2019年12月,弘芯宣布沖破美國封鎖,斥資數千萬美元買了一臺ASML光刻機。
為了迎接這臺光刻機,弘芯還專門搞了一個進場儀式,背景板上赫然寫著“弘芯報國、圓夢中華”八個大字,讓人熱血沸騰。
回過頭我們看,弘芯閃轉騰挪之間迅速配齊了目標、人才、設備三大芯片剛需,就等著地方政府入局了。
4.可怕的游戲正在復制全國
目前,我國每年進口半導體超過3000億美元,連續多年占據中國進口規模之最。
在中美大國博弈的風頭上,芯片國產化被放到最迫切的位置。
在這種局面下,投機商蠢蠢欲動,借芯片之名狂割國家韭菜。
2017年,成都引進格芯半導體,計劃投資90億美元建設一條12寸晶圓代工線。
然而格芯從政府那里拿錢拿地后不干正事,專門從國外搞一些淘汰的二手設備。
2020年5月,格芯連發3份通知,宣布公司因經營情況徹底停工,數百億投資付諸東流。
2015年11月,德科碼半導體落戶南京,宣布總投資額達30億美元,最后實際投資46億人民幣。
在圈了南京政商兩界一筆又一筆投資后,2020年7月10日,德科碼正式提交破產申請。
2016年1月,貴州引進華芯通,同樣是高舉高打4年后宣布關門。
還有號稱投資400億元、國內首個專注于柔性半導體的陜西坤同半導體,項目爆雷后查出母公司北京坤同一分錢沒出,成為又一個“0元大股東”。
……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新增半導體企業超過10000家,2020年前8個月,國內又增加了7000多家芯片公司。
截至去年5月,中國已建成、在建和正在規劃中的半導體產業園區數量達67個。其中,2018以后開工或規劃建設的園區數量達37家,百億級別投資規模的園區占比達到37%。今年上半年,已有21個省份落地半導體項目超140個。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不少地方政府在這一輪半導體產業發展大潮中成為了項目的天使投資人,而項目一旦爛尾或破產,政府將用納稅人的錢埋單。 高科技本就高風險,倒閉虧錢不奇怪,作為國家,根本不應該參與其中,如果要扶持,通過稅收減免等手段就足夠了,現在政府赤膊上陣,真的是想造出芯片賺一票大的? 如果政府可以搞定,那么根本就不需要風險投資了,沒有專業的事前評估,事中監督,退出機制,政府投資高科技只能是肉包子打狗... 然而,這一個個失敗的項目真的僅僅是投資失敗嗎? 而更要命的是,吃了包子的換個地方繼續: 弘芯母公司、北京光量藍圖創始人曹山搖身一變,又去了山東濟南成立了逸芯珠海半導體。
責任編輯:l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7文章
51336瀏覽量
428065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6文章
11643瀏覽量
363585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7829瀏覽量
223605
原文標題:發改委表態地方造芯“爛尾”:造成重大損失將通報問責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身家或超黃仁勛
DeepSeek創始人的60條思考
![DeepSeek<b class='flag-5'>創始人</b>的60條思考](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D6/poYBAGJqO-mASPG4AAAes7JY618194.jpg)
DeepMind創始人預計年內有AI設計藥物進入臨床試驗
新思科技創始人榮獲2024年羅伯特-諾伊斯獎
新思科技創始人Aart de Geus博士獲半導體行業最高榮譽羅伯特-諾伊斯獎
Character.AI創始人加入谷歌,被買斷的股票估值25億美元
ASML創始人逝世...
ASML創始人離世!
亞馬遜創始人重回世界首富
OpenAI聯合創始人Ilya Sutskever宣布離職
FTX創始人被判25年監禁,律師團隊將上訴
一加創始人內部講話曝光 劉作虎稱AI手機不是噱頭
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計劃籌集千億美元成立AI芯片公司
OPPO創始人陳明永:OPPO成立AI中心,加速資源向AI的集中
![OPPO<b class='flag-5'>創始人</b>陳明永:OPPO成立AI中心,加速資源向AI的集中](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0/06/wKgZomXRaT-ALGB9ACORHExfPg8508.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