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智能手機、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大力推進之下,生物識別技術迅速普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早已不再是公安刑偵部門專門使用的了。人們每天都要用指紋解鎖、刷臉打卡。在進行身份認證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進行交易付款時要提供生物密鑰,在簽訂合同時還是要提供生物密鑰。這一切的發生,無不體現著生物識別產業發展充滿活力。
根據IBG以及調研機構Transparency Marker Research統計數據,2019 年全球生物識別行業規模已經達到了200億美元。隨著人工智能市場的加速發展,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領域逐步擴大,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33億美元,年均的復合增長率為15.7%,正處于快速增長通道。
光學指紋技術是出現最早的指紋識別技術,這種技術一般在公司門禁、打卡系統中使用,這種機器一般可以在采集區域的底部看到紅色或者綠色的光源。電容式指紋識別與第一代光學指紋識別模塊相比,具有體積小、適用性廣等優點,如今越來越多的設備開始采用電容式指紋識別。
從技術上來看,電容式指紋識別相對于光學式指紋識別要更為復雜,主要原理是將壓力感測、電容感測、熱感測等傳感器整合到一起,當手指表面按壓芯片表面時,內部電容傳感器會根據指紋波峰與波谷而產生的電荷差形成指紋圖像,然后將其與手機內部的指紋庫進行匹配,從而完成指紋識別。
除了技術成熟以外,電容式指紋有一個顯著優點,那就是其外置性不受屏幕類型的限制,無論是LCD還是OLED手機屏幕,電容式指紋都能輕易兼容,這就正是手機廠商紛紛采用這一指紋技術的主要因素。
用于智能手機的指紋識別技術目前主要有三種:電容式、光學式、超聲波。在現階段,從指紋識別類型上,絕大部分智能手機大多都在使用電容式指紋識別。一般來說,目前智能手機的指紋識別模組分辨率能達到500dpi,而越高的分辨率對于指紋信息的速度和精準度有所提升。
到底是光學式指紋解鎖好,還是電容式指紋解鎖好?其實,決定兩種解鎖方式最終效果的,要數其內置的傳感器性能如何了。與光學設備多采用人工調整改善圖像質量所不同的是,電容傳感器采用自動控制技術調節指紋圖像像素和指紋局部范圍敏感程度,在不同環境下結合反饋信息生成高質量圖像。
電容指紋傳感器優點為尺寸較小、一般無畸變、圖像質量較好、易集成于各種設備,其發出的電子信號將穿過手指的表面和死性皮膚層,達到手指皮膚的活體層,直接讀取指紋圖案,從而有效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當然,像所有其他技術一樣,通過預先保存在系統中的數據來識別和驗證一個人的指紋,也正成為業內探索的一大新方向。機構、執法部門、醫院和診所、學校和學院、健身房和健身中心都采用指紋解鎖大的空間較廣,也能為個人信息驗證提供一種新方式。
11月7日,上海進博會上,德國半導體科技公司英飛凌展示了集成指紋傳感器的生物識別支付卡系統,非接觸式支付卡在交易過程中一直在持卡人手中,無需輸入密碼或簽名授權,這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熱烈討論。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生物識別更多新潮的應用!
責任編輯:haq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897瀏覽量
766558 -
指紋識別
+關注
關注
43文章
1747瀏覽量
10319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80瀏覽量
24884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超聲波指紋模組靈敏度飛升!低溫納米燒結銀漿立大功
國產電容式MEMS壓力傳感器得到實現

采用CapTIvate?技術的MSP430? MCU的電容式觸控設計流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