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IY的領域中,固態硬盤(SSD)這一個門類長久以來都是被國外巨頭所壟斷把持,而隨著國內長江存儲以及合肥長鑫等NAND以及DRAM芯片制造廠家的逐步追趕,一批具有中國血統的固態銀盤產品也逐漸面相于消費者。
今天我們拿到了一塊來自深圳嘉合勁威公司旗下品牌——光威的弈Pro NVMe 512GB SSD。
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進行一番評測,看看這有著中國血統的SSD表現如何。
外觀篇:
這一款光威弈 Pro NVMe的外包裝采用了大面積中國紅配色,并且在包裝的正面印著一個龍頭的弈系列logo,并且還有長江存儲Xtacking架構的貼紙,證明了這一塊SSD使用了長江存儲(YMTC)旗下的Xtacking架構3D NAND顆粒。
在外包裝就給用戶指明了這塊SSD用的就是國產顆粒。
拆開包裝,我們可以看到包裝里有SSD本體以及一本說明書、一把小螺絲刀以及一顆M.2螺絲。
這對于很多用戶來說是比較友好的,特別是配備了螺絲刀與M.2的螺絲,這種小細節對于用戶來說,免去了自己尋找螺絲刀于螺絲的麻煩,裝機更加便捷。
進入到SSD的本體,光威弈Pro NVMe SSD的正面貼紙采用了與外包裝一致的中國紅設計,并且同樣印上了白色的以系列龍頭logo,整體顯得美觀大氣。
而背面貼紙則是印有SN碼以及產品型號、容量等內容。而光威弈Pro NVMe SSD的貼紙中還集成了石墨烯進行導熱,能夠有效散發熱量,更好的保障SSD的性能發揮。
在光威弈 Pro NVMe SSD上采用了雙面的顆粒放置設計,對于一些筆記本用戶來說可能兼容性會不如一些采用單面顆粒放置設計的SSD,這一點是一個不足之處。
內容篇:
這一塊光威弈Pro NVMe SSD是512GB的版本,采用了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的Xtacking架構64層TLC 3D NAND閃存。
長江存儲的Xtacking架構64層TLC 3D NAND閃存相比較于傳統的3D NAND閃存架構,其可以在不同的晶圓上制造數據IO外圍電路與儲存單元,在最后通過Xtacking將兩片分別加工好的晶圓合二為一,完成制造。
相比較于傳統的3D NAND晶圓,長江存儲的Xtacking架構能夠有效降低生產周期,能完成在相同單位時間內的更大規模生產。
這一塊光威弈Pro NVMe SSD采用了憶芯科技的STAR1000P NVMe主控,據查閱憶芯科技官網官網資料顯示,這一塊主控支持NVMe 1.3協議,是憶芯科技自研的一款SSD主控。
而這一塊SSD上,還采用了合肥長鑫的DRAM顆粒作為緩存,可以看出SSD的主控、儲存顆粒、DRAM顆粒都是采用了國產內容,具有純正的中國血統。
測試篇:
我們為了在測試這一塊光威弈Pro NVMe SSD不構成瓶頸,造成數據的異常,組建了一套高性能的測試平臺,具體配置如下:
我們選擇了目前最頂級的消費級CPU之一的i9-10900K配合高端的RTX3070顯卡,在性能上不構筑出現瓶頸的情況,而主板選擇了一塊Z490,支持兩條PCIE 3.0X4 的M.2 SSD插槽,能夠方便的進行SSD測試。
而為了伺候好這CPU與顯卡這兩個功耗大戶,我們選擇了鑫谷昆侖1080作為電源供應,這一款鑫谷昆侖1080支持到最高1080W的額定輸出,達到了80PLUS的白金牌認證,采用了全模組的設計,方便用戶進行理線走線。
并且采用了全日系電容方案設計,提供了10年的質保服務,帶這一個測試平臺是妥妥的有保障。
由于i9-10900K的功耗也不算低,所以我們選擇了鑫谷的冰封360 RGB一體水冷,這一款水冷支持最高280W的熱功耗,壓制這一顆i9-10900K是沒問題的,并且支持RGB的色彩調節,有多種色彩可以由用戶選擇。
而為了測試準確,我們選擇了主從盤分開的方式進行測試,主盤采用了影馳的HOF Pro M.2 1TB版本,這一塊SSD支持PCIE4.0的協議速度。
但是在現階段PCIE 4.0尚未普及的當下,安置在PCIE 3.0設備上也是沒有問題的,并且可以在PCIE 4.0設備普及后直接遷移無需再度購買。
本次我們使用了影馳的HOF Pro M.2 1TB版本作為我們的系統盤,測試臺介紹到此結束,讓我們進行測試正題。
首先我們在將光威弈Pro NVMe SSD裝入測試臺后,在Windows系統內進行簡單的創建,在創建完成后,我們可以看到在選題內實際使用容量為477GB,屬于正常的消耗水平。
通過Crystal Disk Info我們也可以查看到這一個光威弈Pro NVMe SSD的具體參數,而這是在本次測試結束后截取的硬盤信息,故寫入量于讀取量都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我們將在空盤時采用AS SSD Benchmark、Crystal Disk Mark、HD Tune Pro進行測試。
現在我們進行第一個項目AS SSD Benchmark的測試,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來自德國的SSD專用測試軟件,可以測試連續讀寫、4K對齊、4KB隨機讀寫和響應時間的表現,并給出一個綜合評分。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款軟件的總分會由于各個平臺的性能差異導致偏差,并不是純粹給出SSD分數。
我們可以看到,順序讀取在3000MB/s左右,順序寫入在2000MB/s左右,是不錯的水平。并且其4K的讀寫都是不錯的水平。
第二個項目是Crystal Disk Mark,Crystal Disk Mark能夠檢測硬盤的隨機讀取/寫入速度,連續讀取/寫入速度;測試隨機512KB,2KB,4KB讀取/寫入速度。這也是個主流大廠標稱速度時的經典測試軟件。
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項目的測試中,光威弈Pro NVMe SSD,也是有著不錯的成績,其順序讀寫與隨機讀寫都是一個不錯的水平。
第三個項目是HD Tune Pro,通過的HD Tune Pro的文件基準測試,我們可以得知這一款光威弈Pro NVMe SSD的SLC Cache緩存大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容量的大小不同,所以會導致SSD的SLC Cache緩存大小有所不同,所以本測試數據僅對于光威弈Pro NVMe SSD 512 GB版本。
我們在HD Tune Pro中的文件基準測試生成了100GB的文件,開始進行基準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在寫入中,如果光威弈Pro NVMe SSD的SLC Cache緩存沒被消耗,則是在2000MB/s的水平,SLC Cache緩存大致在25GB左右,在SLC Cache緩存消耗后,寫入速度為500MB/s左右。
而在讀取中,面對100GB的文件,光威弈Pro NVMe SSD均保持在了接近3000MB/s的水平。
而我們也進行了實際驗證,我們準備了一個接近33 GB的壓縮測試包對其進行讀取于寫入,發現與HD Tune Pro的結果幾乎一致,其寫入的SLC Cache緩存確實在25 GB左右。
而普通對于普通用戶來說,SSD不可能一致處于空盤的狀態,所以我們為了模擬用戶的日常使用,也增添了一些在SSD占用后的測試。
我們先是將這塊光威弈Pro NVMe SSD塞入了近100GB的文件,此時占用在20%左右,接著我們繼續開始測試。
可以看出,在占用20%后,分數有所下降,但是任然是一個不錯的水準。
接著我們直接進行到接近80%占用的測試,接近80%的高占用會對SSD的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如果主控固件等內容沒有有效調教的話,對于用戶的日常體驗會是大打折扣的。
我們可以看到整體上于接近20%的占用情況測試對比,差距不大,但是Crystal Disk Mark項目中的4K性能有一定的損失,但也是屬于正常的水準。
總結篇:
這一款光威弈Pro NVMe SSD在測試中都表現出了非常不錯的水準,并且采用了中國芯方案,是一個不錯的亮點。
而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也很樂意看到這種產品的出現。整體來說是不錯的水平。
在購買建議上,想要體驗中國方案水平如何的消費者可以進行嘗試,但是對于筆記本用戶來說,由于采用了雙面顆粒方案,兼容性可能不佳,需要更加注意。
通過這一款產品,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出產的儲存顆粒、SSD主控、DRAM顆粒等等都已逐漸成熟,而未來或許會有更多中國方案的產品推出,也讓我們一起期待。
責任編輯:PSY
-
硬盤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21瀏覽量
57525 -
SSD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893瀏覽量
117921 -
國芯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瀏覽量
118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美光科技推出業界首款PCIe 5.0 60TB數據中心SSD
美光發布全新數據中心SSD
美光推出數據中心SSD產品美光9550 NVMe SSD新品
美光推出全新數據中心 SSD,性能業界領先
西安紫光國芯發布多款全新SSD
西安紫光國芯推出全新SSD產品系列
西安紫光國芯正式推出全新SSD產品,打造存儲新生態
高性能NVMe主機控制器,Xilinx FPGA PCIe 3
高性能NVMe主機控制器,Xilinx FPGA NVMe Host Accelerator IP
Xilinx FPGA高性能NVMe SSD主機控制器,NVMe Host Controller IP
美光3500 NVMe SSD重塑游戲與計算新紀元
得瑞領新企業級SSD產品通過申威3231處理器環境適配測試
![得瑞領新企業級<b class='flag-5'>SSD</b>產品通過申<b class='flag-5'>威</b>3231處理器環境適配測試](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BD/wKgZomX3tAOAWLRIAAHVwwLo_m035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