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未來十年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人機協同是弱人工智能向強人工智能演進的技術必然。 11 月 23 日,第七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中國·烏鎮拉開序幕。人工智能獨角獸云從科技在會上亮相了全球首款人機協同操作系統 CWOS(Cloudwalk Operating System),同時該系統入選 “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2020 年度世界互聯網領先成果主要包含: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 “神龍:新一代軟硬一體化虛擬技術架構”;高通技術公司 “高通驍龍 X55 5G 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賦能中國首批 5G 物聯網終端和應用落地”;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的億級神經元 “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卡巴斯基及子公司 APROTECH“‘設計即安全’的工業網關 - IKS1000GP”;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智能體:智能升級技術參考架構”;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 “面向服務的未來網絡試驗環境與技術創新” 等。
作為 2020 世界互聯網 15 項領先科技成果之一的 “云從人機協同操作系統”,是運行在通用操作系統或云操作系統之上,提供人機協同相關算力、算法和數據管理能力和應用接口的底層軟件系統,專為人與計算機之間進行自然交互、協作完成復雜業務而構建。 成立于 2015 年的云從科技,堅持自主研發,圍繞感知、認知、決策的技術閉環,掌握了自主可控的全鏈人工智能技術。
人機協同是 AI 演進的技術必然
當下,人工智能產業有 “泡沫論” 和迷茫期之說,但無論是當年對互聯網的信仰,還是今天對 AI 的信仰,大家都沒有一絲絲改變。 隨著 AI 發展的奇點 AlphaGo 的出現,人和機器的對話、交互一直在演進。 那么,機器會思考嗎?在面對人類是否接近通用人工智能 (AGI) 水平這個問題時,不止有一種聲音。 早在 2014 年 12 月,霍金在接受 BBC 采訪時稱,全面發展的人工智能可能會成為人類的終結者;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也有過 “發展人工智能就像是召喚魔鬼” 的言論;2020 年 7 月,李彥宏在第三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AI 的發展分為技術智能化階段、經濟智能化階段以及社會智能化階段三個階段。目前正處于從經濟智能化的前半段向后半段過渡的時期,人工智能已經證明或者初步證明了其對所在行業的顛覆和重構潛能。
2020 年 11 月,在第五屆企業創新生態圈大會上,云從科技創始人周曦與波士頓動力創始人馬克 · 雷波特(Marc Raibert)進行“云端”對話時表示:AI 與人的結合才能滿足用戶需求,因為人能在超復雜環境、超小樣本情況下做出創造性決定,而機器學習要在大數據上有過成千上萬次的試錯才能接近精準。
比如 2008 年金融危機后,為避免再次發生世界性危機,全球最頂級的金融人才開始修訂《巴塞爾協議》。但如果交給 GPT-3,起碼要經歷千百次金融危機,它才能學會。 對此,云從科技形成了自己的行業認知,將 AI 產業的發展趨勢分為三個浪潮: 一是單點技術的爆發,計算機視覺尤其是人臉識別技術,催生了 AI 的初步應用,市場進入啟蒙階段。 但 AI 公司缺少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能力的市場需求,帶來了 AI 的第二浪:形成行業價值閉環,實現真正的 AI 賦能全業務鏈條。 隨著 AI 與更多行業深入融合,用戶體驗的革命性提升是人工智能產業的第三浪。人工智能將以人機協同的方式嵌入到所有的業務流程中,連接線上線下各類數據,進行智能流量的再分配,實現領先一代的人類與智能的交互體驗。 要想實現人工智能三重浪潮的不斷迭代,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入口,打通所有的數據、行業應用及 AIoT 設備。正如 PC 時代的 Windows 系統,移動時代的 Android、iOS 系統,幫助用戶方便掌握應用最新的技術,云從的人機協同系統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決 AI 技術應用的問題。
圖 | 云從科技 CWOS
如今,各人工智能獨角獸以不同的算法優勢在多個行業割據一方。以平臺戰略賦能百業的商湯,聚焦物流的曠視,發布芯片提出智能密度觀點的依圖,而發布人機協同戰略的云從,則強勢發力金融、銀行、零售等領域。
云從人機協同操作系統的落地
無論技術如何發展,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創造。
人工智能可以簡單地理解為 “像人類一樣聰明的人造機器”。從人工智能發展進度來看,人機協同也是在 AI 徹底替代人類工作之前必然要經歷的階段。 人工智能的終極目標是讓機器模擬人類的感知,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與決策。先不說最終能否實現這個目標,即便能實現,以現在的科技而言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 AI 發展到現在這個節點,完全可以讓很多的生產工具成為認知型工具,幫助企業高效運營。 相比于理性而冰冷的計算機,人類在處理抽象化、非邏輯性的問題上似乎有著不可逾越的優勢,我們在大量重復、海量計算和海量記憶上遜于計算機,而通過人機協同,將這些問題交給計算機,就能很好地彌補我們的短板。
在設計理念上,云從人機協同理念包含 “人機交互、人機融合和人機共創” 三個依次演進的層次。 在信息孤島、流程桎梏、人力瓶頸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之下,人機協同的模型架構也在不斷重塑。CWOS 目前將研發方向劃分到七個技術板塊:基礎平臺、開發者平臺等操作系統;算法工廠、AI 數據湖等 AI 操作系統;KaaS、人機自然交互、智能業務流等人機協同操作系統。
圖 | 云從科技 CWOS 的七個技術板塊
具體到落地應用方面,云從打造的智慧海關解決方案,以人機協同操作系統為技術底座,充分運用利用物聯網、增強顯示(AR)、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新技術,以可視化鏈條監管為基礎,整合口岸監管和延續監管的現實場景與現場作業系統的業務流、數據流、信息流。
圖 | 云從科技智慧海關 再者,云從科技智慧圖書館方案基于人機協同操作系統搭建人臉大數據與業務管理系統讀者庫分析平臺,可實現重點關注人員進館后自動向管理員推送該人員的身份屬性及借閱記錄、圖書館員無感識別讀者身份及借閱信息提醒等功能。
圖 | 云從科技智慧圖書館方案架構 利用算法軟件的零成本復制性,通過開放 AI 大規模輸出,云從人機協同技術復制行業專家的能力,實現模型化、自動化,解決行業專家稀缺的問題,打通感知數據與行業數據,同時解決了人工智能與人交互的困難,使得行業決策者可以快速掌握行業全景。 人機協同的本質是提高工作效率,確切的說是提高人力工作效率。從這個角度而言,打造人人可用、簡單易用的人機協同系統是協同廠商的經營關鍵所在。 從技術視角看,CWOS 為算法科學家、研發工程師、業務專家、IT 專家提供了在 AI 創新應用層面的共同語言;從客戶視角看,CWOS 可以規模化快速復制的領域最佳實踐和專家經驗,能為組織和業務帶來數量級規模的效率提升;從用戶視角看,CWOS 云、邊、端一體的架構結合場景化的 AI 能力和自然的人機交互,可以實現用戶的極致體驗。 不可否認,融合 AI 的各種智能增強工具與人類協同工作逐步成為主流。技術與智能機器將重塑現有工作方式,將可自動化的工作交由機器完成,讓人類能夠更好地著手于創新性工作,從而使得企業不斷優化資源配置。
未來,云從科技通過融合機器和人類的優點,創造出人機協同的“超人社會”,將會照進現實。
原文標題:云從科技全球首款 “人機協同操作系統” 亮相第七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DeepTech深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7瀏覽量
103872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4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07
原文標題:云從科技全球首款 “人機協同操作系統” 亮相第七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