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2月30日消息 根據天儀研究院今日消息,我國首顆商業 SAR 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海絲一號”成功獲取 SAR 圖像。這顆衛星于 12 月 22 日中午 12 時 37 分,搭載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并于 12 月 25 日 23:59:32 首次獲得成像。圖像信息豐富,涵蓋城市、山脈、田地、河流、湖泊等典型地貌,表明海絲一號衛星 SAR 載荷工作正常。“海思一號”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制。這顆衛星重量僅為 185kg,可實現 SAR 圖像直接在星上進行處理,衛星業務壽命可達 5 年。
天儀研究院表示,此次公布圖像為 3 米條帶模式成像,與歐空局 Sentinel-1 和加拿大 RADARSAT-2 等現有 C 波段 SAR 衛星圖像相比,海絲一號衛星 SAR 圖像在地物特性獲取等方面基本上與其相當。后續將繼續進行在軌測試,并逐步公布更加高清的 1 米聚束模式圖像,同時驗證各模式成像性能指標。
SAR(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具有較好的穿透性,使圖像的獲取過程基本不受天氣的影響,并且能夠穿透地表一定厚度的植被、沙土、積雪等,獲得表層以下的圖像。同時,星載 SAR 作為一種主動微波傳感器,采用電磁波獲取圖像信息,與光學衛星圖像相比基本不受光照條件、晝夜時間的影響,能夠實現對同一區域較為穩定的周期性拍攝服務。
SAR 遙感在國土資源普查與地形測繪,海洋環境監測與船舶識別,農產品估產與農業資源調查,地質災害、水旱災害監測與防災減災,城市高層建筑,電力設施,交通設施,保險與期貨,應急響應,包括城市安全、能源安全、交通安全、礦山安全等安全評估等方面具有廣泛應用場景,尤其對于復雜氣象條件下的應急遙感監測應用方面具有其獨特優勢。
據IT之家了解,天儀研究院是中國領先的商業航天公司,專注于研制面向商業市場的航天系統與載荷,通過微小衛星為國內外的科學家、科研院所和商業公司提供短周期、低成本、一站式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服務。天儀是第一家自研基于二維有源相控陣天線的高分辨、輕小型 SAR 遙感衛星的商業航天公司,這種天線綜合效能相比拋物面天線或平板天線可以提高 3-5 倍。
責任編輯:PSY
-
SAR
+關注
關注
3文章
419瀏覽量
46090 -
中國
+關注
關注
3文章
142瀏覽量
33505 -
雷達衛星
+關注
關注
0文章
6瀏覽量
62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