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 在第二屆京津冀智能制造裝備協同發展大會上,天津首款人形機器人 “天兵一號” 驚艷亮相。這款機器人在腰部與脖子部位創新性地引入并聯機構,其中腰部承載能力達 200 公斤,手臂承載能力為 5 公斤。通過特定應用場景的訓練,“天兵一號” 具備了一定的智能決策能力,相較于一般工業機器人,展現出更高的智慧與靈活性,可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電子、新能源等行業。
?
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劉松濤表示:“我們開發這款人形機器人的定位是工業級,后續將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開展學習訓練,計劃于今年 7 月底至 8 月中旬推廣至更多終端用戶現場。相比傳統工業機器人,它將更加智能、靈活。”?
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 1 月 28 日,是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并聯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公司以 “阿童木機器人” 為核心品牌,構建了覆蓋并聯機器人全系列產品的技術體系,在并聯 Delta 機器人、高速 SCARA 機器人、自主控制器、視覺系統等智能制造技術領域持續研發創新,已發展成為行業領先的高速機器人專家。憑借源自天津大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多年的技術優勢,公司始終致力于為食品、制藥、日化、3C、PCB、光伏、鋰電等細分行業客戶,提供高速機器人產品及自動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實現降本增效。
?
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工程師郭浩介紹:“我們打造這款人形機器人的初衷,是希望它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目前生產車間中雖有移動機器人和固定軌跡的抓放機器人,但當生產線上物品掉落地面時,仍需人工拾取。我們設想制造出一款能拾起掉落物、能在雨天替代人工接觸電線、還能靈活繞到物體背面處理線纜的機器人。”?
“天兵一號” 的亮相,是天津機器人產業實力的有力彰顯。作為重要的制造業城市,天津憑借突出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制造業基礎,機器人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目前,天津擁有機器人及相關企業超 200 家,整體產業規模突破 250 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值占比超 70%,位居全國前列。2024 年,天津生產工業機器人 9278 套,同比增長 13%;生產服務機器人 618236 套,同比增長 32.7%。
?
目前,天津已構建起覆蓋核心零部件(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的完整產業鏈。上游企業如博能(減速器)、麒麟(操作系統)、飛騰(芯片)等,為全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提供關鍵支持;中游本體制造企業在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領域均有布局;下游系統集成企業中,超 60% 專注于高端裝備智能集成,服務于汽車、3C、半導體等行業。
?
天津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天津機器人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生產的新一代高動態、高可靠、大負載點焊機器人,成功應用于吉利汽車制造基地,打破了國產機器人難以進入汽車整車廠的局面;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 600 噸重載 AGV(自動導引運輸車)產品,更是打破了國際紀錄。“下一步,我們將出臺機器人產業專項行動計劃,持續開展精準招商,拓展應用場景,在汽車零部件、新能源、電子信息、海洋裝備等重點領域發布‘機器人 +’需求清單。依托我市機器人產業鏈創新聯合體,整合產業鏈與創新鏈資源,協同攻關,打造典型應用場景案例集,助力企業拓展應用場景。”?
天津在機器人領域的持續深耕,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具身智能協同發展平臺的建立和區域協作的不斷深化,天津有望成為全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創新高地。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6文章
672瀏覽量
174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開源鴻蒙助力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
具身智能照進現實,物理 AI 解人形機器人量產困局

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
伺服電動缸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洞察:人形機器人傳感器產業鏈概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