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家長期備受矚目的科技企業正式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這家企業便是柔宇科技。
近年來,市場和投資圈都已經對其有一定的了解,而對于柔宇是否能上市,認為,本次柔宇科技將大概率順利完成上市工作。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柔宇科技主營的柔性顯示面板業務,符合國家一芯一屏、國產替代和雙循環戰略,是政府大力支持的新興戰略產業,也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所以與科創板的定位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另一方面,柔宇在柔性顯示面板有自主核心競爭力,具有強大市場潛力,而這些也是投資者最看重的。
近些年,我國雖然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但讓人稍感遺憾的是,這些企業大多都是海外模式的跟隨者,主要憑借中國的勞動力紅利與市場紅利,通過模仿式創新發展而來,但較少有技術上真正從0到1的創造者,這是因為成為創造者的路程是艱難和孤獨的,社會對于這種企業的容忍度較低,創業者對這種領域也多存在著較大的畏難情緒。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表示過類似的觀點,他談到,中國經濟作為后發經濟,從制造上看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看到了造”,而非“想到了造”,而發達國家很多是“想到了造”,他認為,柔宇科技在柔性顯示領域便是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是為數不多“想到了造”的企業代表。
2012年柔宇科技成立,,柔性顯示當時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行業里各個產業鏈幾乎是一片空白,學術界和工業界對這個方向的研究和關注也都很少,材料、工藝、器件、電路設計等很多層面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一些傳統顯示領域的專家認為,柔性顯示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產業化。
憑借“看到了就要造”的堅定信念,劉自鴻在帶領團隊經歷了無數次試驗后,最終突破了技術瓶頸,成功研發出了用于全柔性屏量產的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 這項技術是基于非硅材料的一種全柔性屏新技術,區別于三星將用于傳統“剛性”或者固定曲面柔性屏的多晶硅(LTPS)技術,來生產制造全柔性屏,其采用不同材料體系和不同制程工藝,整體生產流程大為簡化,設備投資成本大幅降低,良率顯著提高,產品彎折可靠性極強。同時,更低溫的工藝環境讓材料選擇更加廣泛、可控性高、技術發展潛力大。
在技術成熟之后,柔宇科技開始進入成長的快速道。2014年8月,柔宇科技率先發布全球最薄的0.01毫米、卷曲半徑為1毫米的全柔性屏,屏幕厚度遠低于OLED硬屏,引領了國際柔性電子產業新浪潮;2018年6月,總投資約110億元的柔宇科技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成功點亮投產;2018年10月31日,劉自鴻在北京發布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折疊屏手機——柔派(FlexPai),領先三星、華為和蘋果三大手機巨頭;2020年3月,柔宇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問世,新一代蟬翼屏不但支持0-180°任意角度彎折駐停,還攻克了“折痕、膜層斷裂、顯示失效”三大技術難題,并且實現了穩定量產,讓業界都對這家公司另眼相看。
除了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柔宇全柔性屏還在其他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幾乎包含日常能夠想象到的任何“介質”,例如它已成為路易威登箱包上的“未來帆布”,讓箱包的外觀可以隨心隨境而變;也已成為瀘州老窖的新瓶身,讓酒文化有了新的闡釋方式;還成為了FIBA裁判身上的智能“柔衣”,讓全球頂級賽事的工作人員成為立體生動的信息出口,創造了廣告的新形態。
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已與500余家企業合作,將柔性電子應用于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運動時尚、教育辦公和文娛傳媒六大領域。例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Vertu、空中客車、路易威登、瀘州老窖、東方演藝集團與格力電器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都是柔宇科技的客戶。所以,不同于很多新技術沒有很好的應用場景,不能解決用戶痛點,柔性顯示是能夠為用戶創造巨大價值的技術,這讓其無論在C端的折疊屏手機領域還是B端的行業應用領域,都擁有巨大的商業化前景。
正是得益于這種巨大的商業化潛力,讓柔宇科技一直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就在2020年,柔宇科技以60億美元估值躋身《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前12名企業,同時摘得《中國企業家》2020年度”中國科創企業百強榜”榜單桂冠。
而就柔性顯示技術的優勢而言,柔性顯示技術的市場以及柔宇科技背后的市場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掘出來。
根據國金證券研究所給出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搭載全柔性屏的折疊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1420萬臺,而到2023年,折疊手機滲透率更是有望超過2%,出貨超過2500萬臺。而柔宇科技作為這個未來大趨勢中極具競爭力的玩家,將成為主要的推動者和受益者。這是為什么柔宇科技在創投市場長期受到機構投資者追捧的根源,也是認為,柔宇科技本次大概率上市成功以及敢于定下144億元巨額融資目標的底氣所在。
在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有接近400家左右的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但不同于這些公司,認為,如果柔宇科技能在科創板順利上市,則擁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
這是因為在過去的商業環境下,很難想象中國會有柔宇科技這樣的創造型企業出現。柔宇科技成功如果實現上市,將不僅激勵類似更多像劉自鴻這樣的創業者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時敢于迎難而上,另外也激勵中國各個地方的執政者能扭轉思維模式,不只是短視的聚焦在企業為本地政府帶來的就業、稅收與GDP等短期利益,而是能以更前瞻的戰略眼光與更寬廣的胸懷格局,對類似柔宇科技這樣創新難度大、風險高,需要長期研發投入與持續積累的初創企業給予更多的包容和支持,幫助他們實現從0到1的成長。
只有這樣,在未來中國才會出現越來越多像柔宇科技這樣“想到了造”,而非“看到了造”的企業,隨著這樣的創業企業增多,那么中國也將在高科技領域真正構建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再受制于人。
責任編輯:tzh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65瀏覽量
181415 -
面板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686瀏覽量
54101 -
顯示技術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077瀏覽量
733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國領先的電化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提供商海博思創成功登陸科創板
剛剛,柔宇裁定破產
科創板開市五周年|芯海科技榮獲“年度最具創新力科創板上市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