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已經描述了一種實現無人駕駛或無人駕駛汽車的方法,就是制造一個可以驅動傳統的人類驅動的機器人的機器人(請參閱此處的討論)。
因此,與其說將駕駛能力直接構建到汽車中,不如說,機器人將能夠進入一輛普通的日常汽車并駕駛該汽車,類似于使人類能夠進入汽車并完成該任務。駕駛。這種探索性活動在一些研究實驗室中正在進行,但是通常離實踐很長。
在短期內,通往真正自動駕駛汽車的唯一可行途徑將涉及將自動駕駛技術注入車輛本身。
但是,僅僅因為某些事情不是立即或短期內無法實現的,并不意味著就不應追求它。那些具有較長時間范圍的人可以很容易地預見一個未來,它將擁有用于駕駛汽車,卡車,公共汽車和公共汽車等的機器人。
為實現這種基于AI的突破而努力工作是完全可以的,而且確實值得稱贊。
在此時此刻,不難弄清毛巾,并假定所有自動駕駛汽車都將由內置機械組成。甚至有人勸說駕駛機器人是傻瓜的事,或者說到實現駕駛機器人時,世界將完全是自動駕駛汽車。我不同意這種評估,并且在我之前對該主題的討論中提出了反對意見。
對于那些追求駕駛機器人的研究人員,請保持高貴的工作,不要被您的英勇追求所嚇倒。
正如他們所說,繼續努力。
您可能想知道為什么擁有可以駕駛汽車的機器人會更有利。換句話說,汽車是通過內置功能自行駕駛還是由機器人進入車輛并進行駕駛似乎都沒有什么不同。
在我先前的報道中,我發現了擁有可以驅動傳統的人類驅動汽車的機器人的幾個主要優點,包括以下顯著優點:
·任何傳統汽車都可以立即成為所謂的自動駕駛汽車,盡管它是由機器人驅動的,但至少不需要人類駕駛員,而只需讓駕駛機器人進入車輛并執行全部操作即可。駕駛行為。
·大概可以輕松地將駕駛機器人從一輛傳統汽車切換到另一輛傳統汽車。這意味著任何汽車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立即成為自動駕駛汽車(即非人類驅動的汽車)。
·容易看到汽車的駕駛員。對于即將推出的自動駕駛汽車來說,不利之處并不那么明顯,即具有內置的駕駛功能,駕駛員座位上沒有駕駛員。令人擔憂的是,當其他汽車中的駕駛員試圖注視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員時,他們將不會對駕駛行為有任何暗示,同樣,行人也將缺乏這種暗示。自動駕駛汽車可能需要各種附加組件才能克服這種困擾(請參閱此處的鏈接分析)。
·擁有自動駕駛汽車的成本用于駕駛機器人,而不是汽車本身。簡而言之,對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的關注是,它們可能過于昂貴和負擔不起,可能成為只有富人才能負擔得起的東西(請參閱我在此鏈接處的解釋)。駕駛機器人將駕駛一輛日常用車,這意味著無論機器人是在駕駛它還是人在駕駛它,汽車本身的價格仍然相同。
·駕駛機器人可以更容易地共享和廣泛使用。真正的具有內置功能的自動駕駛汽車只是一輛汽車。駕駛機器人可以駕駛任何傳統的汽車。這樣,駕駛機器人具有更大的效用,加上駕駛機器人的成本可以以比單一自動駕駛汽車更通用的方式分布在眾多用戶或所有者中。
·駕駛機器人可能會提供其他用途。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只有一個目的,表面上它是駕駛汽車,這就是它所做的一切(盡管,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行為!)。駕駛機器人可能能夠執行其他任務,例如能夠離開汽車并將運送包裹運送到房屋的門上。注意,這本身不是必需的,而只是可以識別為可能設計的潛在附加用途。
與使用或制造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相比,使用駕駛機器人還有許多弊端,在此我不會描述這些缺點。我敦促您閱讀我之前關于該主題的文章,以查看不利之處或弊端的明確清單。我未在此處列出缺點的唯一原因僅僅是由于它會消耗大量墨水空間,而是希望將重點放在驅動機器人這一主題上的一些其他元素上。
同時,請務必知道駕駛機器人有很多弊端,并且我相信您知道駕駛機器人并不僅是玫瑰,還可能包含刺。
另一個快速點。不要陷入傳統的思維陷阱,即這兩種方法必須相互排斥。這是錯誤的二分法。我們可以擁有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其中所有AI內膽都直接內置在車輛中,我們也可以擁有自動駕駛機器人。
責任編輯:lq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803瀏覽量
209138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98瀏覽量
121231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67瀏覽量
1673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特斯拉招募軟件工程師強化無人駕駛與機器人遠程操作
低速無人駕駛清掃機器人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UWB模塊如何助力無人駕駛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為低速無人駕駛清掃車注入無限動力
特斯拉推出無人駕駛Model Y
現代汽車擬開發無人駕駛消防機器人
文遠知行獲加州無人駕駛汽車載人測試許可
馬斯克稱:通用因技術未成熟放棄無人駕駛
5G賦能車聯網,無人駕駛引領未來出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