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中芯國際披露,公司于2月1日與阿斯麥(ASML)上海簽訂了經修訂和重述的阿斯麥批量采購協議,將采購協議的期限延長一年至2021年12月31日。根據批量采購協議,公司已就購買用于生產晶圓的阿斯麥產品(即光刻機)與阿斯麥集團簽訂購買單,訂單金額12億美元。
對此,ASML發布公告澄清。公告提到,中芯國際已根據香港上市規則披露了與ASML的批量購買協議(VPA)。這與DUV光刻技術的現有協議相關,該協議已于2018年1月1日簽訂,最初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12月31日,并于2021年2月1日延長至2021年12月底。
VPA下的采購訂單總額在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2日期間過去的12個月中完成,總計12億美元。VPA對于ASML而言不是重要事件。我們了解,根據香港上市規則,VPA構成中芯國際的可披露事件。
中芯國際延長ASML采購合約,背后有兩個重要含義:一是,美國出口管制并未因拜登政府上臺而松綁,反而在既有行政部門邏輯之下,對涉及國家安全的半導體相關先進技術領域維持一貫嚴謹步調,其余半導體廠在法規遵循上也更應該謹慎應對。二是,美國制裁中芯因涉及國家安全考量,不會因為其他短期事件影響基本原則。
中芯國際雖然制程工藝遠落后于臺積電和三星,但畢竟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需要 7nm 或者 5nm 這樣的先進制程。根據中芯國際 2020 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 14/28nm 工藝占比僅為 5%,產能更多的是 40/45nm 和 55/65nm 工藝,占比接近 50%;此外還有 0.15/0.18μm 制程,占比約 32%。這些制程在非消費電子領域仍有廣泛應用,比如車規級汽車芯片恰恰需要成熟的工藝,制程集中在 40—180nm 之間,是中芯國際的優勢。
此外,DUV 光刻機支撐著中芯國際傳統產線的建造和擴產,例如公司在今年最被看好的 8 英寸芯片產能,就來自傳統產線。中芯國際計劃,2021 年成熟 8 英寸產線擴產不少于 4.5 萬片。總體來說,目前全球芯片產能緊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即便緊急擴展,產能真正釋放也要等到 2022 年以后。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內容參考自中芯國際、經濟日報、IT之家,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25瀏覽量
65551 -
DUV
+關注
關注
1文章
56瀏覽量
37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瀾起科技與英特爾簽署億元采購協議
瀾起科技與英特爾簽署采購協議
中芯國際第三季度營收超20億美元
中微愛芯亮相深圳國際電子元器件及物料采購展
超預期!中芯國際營收增長21%、華虹半導體接近滿產
中芯國際Q2財報亮點紛呈,業績增長強勁
中芯國際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中芯國際季度營收首次超越聯電與格芯,躍升至純晶圓代工行業第二
中芯國際暴跌60%!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A2/wKgaomXYDiWABag2AAD3WUt1ilw72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