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將CEO位置交給庫克后,2011年庫克正式接替喬布斯,接管蘋果已近十年了。在庫克接管之后,蘋果的發展也確實非常的穩定,現在已經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而在近日,Apple官網卻顯示,iMac Pro打上了「數量有限,售完為止」標簽,意味著這款產品將不再生產。
最近Apple的產品接二連三的宣布停產,令人想不到的是,HomePod也打上了相同的標簽。外媒TechCrunch已向Apple求證,Apple表示,他們將專注于HomePod mini,HomePod停產后,Apple將繼續為該產品提供軟件支持。
目前在Apple官網中,HomePod已經顯示為「暫無供應」。
2017年6月5日,Apple在WWDC大會上推出了HomePod,發布至今已有4年。
值得一提的是,HomePod原本計劃2017年12月上市,后來延期至2018年2月9日,中國地區更是晚了1年才發售。
當時,第一時間拿到HomePod的媒體和用戶,對于這款產品的評價還是挺高的,例如Mashable表示,HomePod的音頻效果很出色;CNET認為,HonmePod在音質方面可以輕松打敗亞馬遜Echo和Sonons Play:3;Engadget稱HomePod音頻表現令人“難以置信”。
按道理,既然HomePod在當時的評價如此之高,銷量應該會很好。可是,事實并非如此。據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統計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為920萬臺,而HomePod的銷量僅為60萬臺,僅占全球智能音箱市場的6%,遠低于競爭對手亞馬遜和谷歌。
很顯然,這個成績并未達到Apple預期目標。據報道,第一季度過后,Apple下調了HomePod的銷售預期,并且消減了供應商Inventec的訂單。當時,外媒The Verge表示,對于一款剛發布的新品,不能只看第一個季度的銷量。
但事實證明,HomePod是一款“叫好不叫座”的產品,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4已經是HomePod至今為止最好的一次表現了。
根據Apple每個季度的報告,你會發現一個造成HomePod銷量不佳的關鍵原因,那就是價格。
高昂的售價,使得HomePod銷量平平。作為對比,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售價99.99美元(約664元),Google Home定價129美元(約840元) ,而HomePod國行發售價為2799元。
當然,過高的定價只是原因之一。不像其他廠商優先功能,Apple一開始就將音質作為HomePod的核心賣點。
HomePod內置7個高音單元,6個麥克風陣列,支持立體聲配對,并采用直達聲和環繞聲波束成形信號處理技術。從硬件規格和支持的各種聲音技術可以看出,音質是HomePod的重點。
按照Apple官方的說法,當你使用HomePod播放音樂時,內置的麥克風陣列就會檢測周圍物體表面聲音的反射,這樣一來,它便知道自己被放置在了哪里(客廳、書架、臥室),然后通過A8芯片進行計算,最終營造更寬廣的聲場和空間感。
不可否認的是,在智能音箱領域,Apple把音質做到了行業領先的水平,但是卻忽略了功能。
首先是過于封閉,在流媒體的選擇上,HomePod只支持自家Apple Music,如果用戶想要串流其他音樂,就需要有一部iPhone,通過AirPlay進行播放。果粉還好,要是Android用戶,可以直接選擇放棄這款產品了,因為他們必須要花費額外的資金去購買一部iPhone。
其次是Siri不夠智能,比如用戶不能通過HomePod控制iPhone撥打電話;HomePod連接上iCloud和Apple ID后,卻無法讀取iPhone上的日常安排、第三方App也不支持。
最后是Homekit品類較少,而且價格比市面上的智能家居產品要貴許多,實際體驗不如其他競品。
綜上所述,音質是HomePod唯一的優勢,其他方面做得確實很一般。因此,HomePod銷量不佳,最終面臨停產也在情理之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盡管HomePod發布至今已有4年,但是其硬件并不落后,所以這款產品并不是因為達到了生命周期才停產。
責任編輯:lq6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98瀏覽量
204742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524瀏覽量
202908 -
iMac
+關注
關注
0文章
85瀏覽量
201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自制 AirTag,支持安卓/鴻蒙/PC/Home Assistant,無需擁有 iPhone
蘋果Vision Pro頭顯或已停產
巴西公司Gradiente訴蘋果商標
融入字節豆包AI,“I系搭子” FIIL首款實用型 AI耳機GS Links即將上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