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qū)首次通過紅外觸發(fā)相機實時監(jiān)測系統成功實時回傳野生大熊貓影像,四天后同一點位再次記錄到野生大熊貓。
據悉,這是全國首次結合超短波傳輸和“貓臉”識別技術,實現荒野監(jiān)測實況無線傳輸野生大熊貓視頻。
4月19日17時32分,一只成年野生大熊貓進入臥龍牛頭山海拔約3200米左右區(qū)域時,一臺紅外觸發(fā)相機記錄下它在竹林中漫步的身影,與此同時在6公里外山下的臥龍管理局“數字臥龍”大廳,接收到系統提示拍到野生大熊貓的信號,工作人員通過遠程視頻下載,在大屏上清晰地看到傳回的實況影像。4月23日17時09分,同一點位記錄下另一只野生大熊貓離去的背影。
“這是我們剛建的紅外觸發(fā)相機實時監(jiān)測系統,還處于測試調試階段,在牛頭山區(qū)域架設了20余臺超短波傳輸紅外相機,安裝的第三天便監(jiān)測到野生大熊貓影像,此前在另一地點布設的20臺相機已經陸續(xù)傳回川金絲猴、豪豬、斑鳩、毛冠鹿等影像。”臥龍管理局副局長、科研保護負責人何廷美介紹,傳統的紅外觸發(fā)相機,需要人工定期到林區(qū)提取存儲數據,監(jiān)測數據嚴重滯后,而這項新技術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能實時掌握動物活動情況,實時了解紅外觸發(fā)相機狀態(tài),保障各點位的有效監(jiān)測,還有覆蓋面廣、監(jiān)測點位多、太陽能供電等優(yōu)點。
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臥龍管理局黨委書記段兆剛說:“這次我們是通過‘貓臉’人工智能識別系統發(fā)來的手機短信報告,第一時間得知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貓臉’人工智能識別系統在對大量臥龍大熊貓歷史圖片的學習后,能通過動物面部識別篩選出大熊貓。我們現在正訓練它學習識別其他物種,經過大量的機器訓練積累,慢慢提高它對物種識別的靈敏度和準確性,今后可以實現對臥龍所有野生動物進行識別,甚至可以通過局部畫面識別物種,并對數據識別篩選分類入庫,統計出一個區(qū)域內一段時間野生動物的活動情況,這樣減少了后期花費大量時間人工進行整理,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據悉,2020年大熊貓國家公園在臥龍片區(qū)實施保護利用設施項目建設,開展“空天地一體化” 綜合監(jiān)測網絡體系建設試點,并依托“大熊貓國家公園數字臥龍平臺”新建的紅外觸發(fā)相機實時監(jiān)測系統,通過建設無線通信基站發(fā)送超短波、微波,融合互聯網技術即時獲取紅外相機拍攝的野生動物圖片與視頻,并利用AI算法對圖片進行識別,通過大數據自動處理歸類入庫。未來將會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資源,推動高質量的保護監(jiān)測運行,高效率地處理監(jiān)測大數據,進一步提升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
責任編輯:lq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13 -
超短波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7267 -
識別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5瀏覽量
19749
原文標題:紅外觸發(fā)相機+“貓臉”識別,實時監(jiān)測野生大熊貓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
VirtualLab Fusion應用:對超短脈沖的色散效應的研究
車載衛(wèi)星應急通信系統
對超短脈沖的色散效應的研究
超短阿秒脈沖產生領域新突破
![<b class='flag-5'>超短</b>阿秒脈沖產生領域新突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1/B9/wKgZO2dXrHOAbPIVAABGoT5mq3w090.png)
超短脈沖激光輔助碳化硅晶圓切片
![<b class='flag-5'>超短</b>脈沖激光輔助碳化硅晶圓切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C7/wKgaoWdD21qAaQfkAAAdPXmIVvg804.png)
海譜納米首次實現基于MEMS技術的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的量產
![海譜納米<b class='flag-5'>首次</b>實現基于MEMS<b class='flag-5'>技術</b>的<b class='flag-5'>短波</b>紅外高光譜相機的量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C/8F/wKgaomc2wd6AEKGtAAAMS8DLlF4289.jpg)
超短波電臺U/V信道模塊的研究與實現
光纜怎么接光貓
視覺階梯發(fā)展:傳感器材料對短波紅外成像技術的影響
![視覺階梯發(fā)展:傳感器材料對<b class='flag-5'>短波</b>紅外成像<b class='flag-5'>技術</b>的影響](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04/wKgZomcYjY-AEmSiAAHgAIIU9fE100.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