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城市不僅要有空間景觀上的包容,還應該讓人體會到時序的成長。
我們在跟人聊天時,經常會說到自己家鄉的變化。如果所在的城市有明顯的成長,往往會成為引以為傲的一件事。就像人一樣,城市也需要在各方面不斷成長和成熟。而在今天,一座城市的成長已經不僅僅是基礎設施、交通網絡、人文空間的發展,還有一個重要的成長空間,那就是城市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發展。
在2008年前后,智慧城市概念與產業開始興起,城市的信息收集留存與城市IT建設引發了第一輪智慧城市熱潮;到2014年左右,智慧城市開始陸續進入國家與地方的發展政策,主要建設思路開始由城市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而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明確寫入十四五規劃,智慧城市工程已經下沉到了縣、鄉一級。經歷了十數年的發展,智慧城市的下一階段應該如何發展?智慧城市真正走向成熟,從“少年”變為“成年”的標志是什么?
10月14日,2021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于上海召開。期間,產學各界討論了關于未來新型智慧城市的種種發展思路與建設方案。我們曾經多次探討過的城市智能體,也在這次大會中展示了一年以來的發展成果與創新經驗。
比如說,華為企業BG全球政府業務部總裁岳坤在《推進治理現代化,建設高質量城市》的主題演講中,對目前階段的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三點倡議:首先,夯實一網通辦,推動一網統管;第二,做好城市智能體,把建設重點從數據匯聚往流程優化轉移;第三,把城運中心做實,持續做好建設運營一體化工作。
這些倡議的背后,洞察了哪些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需求與新挑戰?城市智能體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之間的產業邏輯關系又是怎樣的?
讓我們從智慧城市建設的階段性、成長性中,了解一下城市智能體與三大倡議的內核:一場關于智慧城市的“成年禮”正在到來。
變革:期待“成年禮”的智慧城市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指出了“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對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表述與理解。如今,智慧城市建設已經覆蓋了中國所有地市級單位,基本每個城市都有若干智慧城市工程正在推進當中。即使是近幾年非常火熱的“一網通辦”,在今天也已經在全國超過260個城市實現了落地。
在持續討論智慧城市建設時,我們必須看到兩件事:一是中國智慧城市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后續發展應該站在建設成果上持續推進,避免推倒重來與資源浪費;二是中國處在智慧城市的高速率建設期,項目上馬快,技術應用快。這種情況下要著重考慮頂層設計與使用邏輯的建設。避免造成系統林立,項目眾多,卻難以在實踐中獲取價值。
智慧城市建設已經來到深水區。就像孩子終究要長大一樣,我們不能用教育小學生的方式培養大學生,也不能讓大學生依舊學習小學課本。既要繼承以往建設基礎,又要適時調整發展方向,才是智慧城市建設走向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
那么今天有哪些智慧城市建設必須走向成熟的實例呢?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一下。
1、智慧城市從建設到進階: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志,就是要將自身能力持續放大。在智慧城市領域,很多積累已經非常可觀,但還要持續向前發展。比如上文所述大量城市已經開通了“一網通辦”。這項能力是面向民眾的服務開放,在政府管理一側,也應該有類似的數據打通、業務協同能力,這就是從一網通辦走向一網通管的進階方案。
2、從數據匯集到數據致用:年少時學校會要求我們記憶知識,而成年之后更重要的是應用知識。智慧城市也是如此,單純以數據匯集為目標的智慧城市項目鱗次櫛比,但這種“記錄+分析”的智慧城市只能是“后見之明”。是否能讓智慧城市基于海量數據主動行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與治理效率,是目前智慧城市走向成熟的重要標桿。
3、建設務實落地的智慧城市項目:今天,智慧城市項目層出不窮,各個部門、各個單位都有智慧化、數字化的建設方案。但這類項目也經常存在“因指標而上馬”“三個月后變為參觀項目”等挑戰,如何從源頭上保證智慧城市項目能夠持續、務實地得到應用,是今天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2020年,華為發布了城市智能體參考架構。其核心變革在于將“城市知道”變為“城市做到”,推動城市的大腦、軀干、四肢協同工作,主動承擔。一年過去,城市智能體的變革價值不斷顯現,成為很多城市深度耕耘數字化的全新動力。
動力:深入城市機理的城市智能體
在討論AI落地產業時,我們會強調算法模型必須與業務機理相統一。其實智慧城市發展也是一樣,初級階段的數據收集與信息化或許還好。一旦智慧城市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須與城市本身的治理、運營、事件處理能力深度結合,如此才能釋放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真正價值。
城市智能體的基礎邏輯,就是希望搭建多重ICT技術協同發展,與城市機理深度融合的智慧城市參考架構。自2020年宣布與深圳共建鵬城智能體之后,華為與城市共筑“城市智能體”的理念、架構和落地途徑不斷更新。一年來,上海,蘇州,福州,成都,長春,南昌等50多座城市加入了“城市智能體”行列,共同聚焦于打造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新型智慧城市。
分析城市智能體與此前智慧城市相關項目的區別,核心一點在于城市智能體更加注重數據與業務流程有效的互動聯接,而不僅僅停留在數據匯集這個階段。在數據打通、業務系統打通的基礎上,華為通過將新ICT技術帶來的智能化體驗與自身數字化轉型發展經驗相結合,幫助政府將業務流程與規則方案數字化,并且通過大量智能技術的融入,最大化提升管理效率,實現大量流程節點的自動化、智能化驅動。打一個比方,城市智能體更加強調“知行合一”,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學習,它把智慧城市從“小學生階段”的知識記讀,變成了“大學階段”的知識與實踐與探索相結合。
通過解決數據盲目匯集、業務貼合度不高、智能難以滲透的等等問題,城市智能體希望以業務場景切入,以對象、流程和規則的數字化為解決手段,以AI賦能提升流程節點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而實現對老百姓、對公務員對領導的服務。
過去的一年時間,也是城市智能體不斷進化升級的過程,比如華為持續落地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等解決方案,并且發布了一網統管、輔助運營和零信任安全三大明星解決方案。其中,一網統管通過把“高效處理一件事”細分為發現、調度、處置、分析四個中心,實現線上線下高效協同。在上海黃浦區,一網統管通過梳理600多個事項、1700多個情形實現了落地,成果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達成了事件平均處置時間下降了近30%。輔助運營可以理解為“交鑰匙”,方案提供方將教會政府部門使用智能系統;零信任安全則是防止“管理員”不可信,將數據從一人一授權變成一事一授權,極大程度提升了城市智能運營決策系統的安全等級。
可以說,城市智能體的出現與解決方案完善,打通了智能技術與城市業務、城市數據之間的“任督二脈”,讓城市從知道數據變成能夠主動利用、跟蹤、處置數據;讓智慧城市由“后知后覺”變成與城市實時聯動,高效協同。
在城市智能體已經實現的產業層級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眺望智慧城市的未來發展。這也就有了2021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中的“三個倡議”。
探索:塑造一個成熟、務實、有擔當的智慧城市
從城市治理與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中看,建設重點與建設思路一定會不斷更新迭代。以重點項目為突破口,持續推動城市走入新的智能化、數字化階段。比如說,今天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信息列表型的智慧城市項目,城市數據的可感知、可智能分析、多系統打通已經成為了基礎。而面向未來,智慧城市發展需要步履不停,向更高層次的新型智慧城市進化。從城市智能體的發展經驗與技術特征中看,新型智慧城市一定是務實、主動,實現數據、智能與城市真實業務緊密耦合的新態勢。
為了實現這樣的宏觀目標,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尋找到微觀的具體切入點。這就是岳坤提出的三點倡議:
首先,在“一網通辦”建設逐步成熟的情況下,應該以此為基礎推動政務數字化進一步發展。尤其應該集中解決政務治理工作中廣泛存在的跨領域協同挑戰,逐步推動“一網統管”。政府相關決策機構,可以通過數字化系統隨時了解真實情況,快速完成跨部門的數字化業務整合,并記錄反饋效果,這種智慧成熟形態將是下一階段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應用主場景。
其次,今天很多智慧城市建設依舊在推動建設以數據匯集為中心的智慧大腦類項目。但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要求下,新需求已經倒逼城市進行智慧升級,將建設重點從數據匯集遷移到流程優化當中。可以看到,在城市洪澇等災害發生時,數據匯集并不能起到直接作用,但如果有充分的智能應急預案與數字化決策流程,就可以在類似情況下快速完成處置方案部署與事態監控,全面提升城市應急處置效率。類似能力的實現,要求城市做好城市智能體,以流程、組織、業務運營驅動數據有效聯接,實現事前防范。這是相對來說更務實、更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另外,為了解決智慧城市“面子工程”“參觀工程”的問題,需要明確智慧城市系統的指揮權與應用權。這就要求城市建設完善城市運行中心,并且做好建設運營一體化工作。城運中心就是智慧城市的應用者和指揮者,有權力和責任通過一網統管平臺統籌城市各方面工作,完成實時業務互動。只有這樣,城市智慧化的權責、供需都能有明確指向,所有建設能力都將獲得應用與檢驗。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智慧城市將從學習、感知的“少年階段”,走向務實、成熟,有擔當的“成年階段”。智慧城市將不再僅僅是城市的錦上添花,而是城市治理能力與治理效率的核心組成部分。
從另一個角度看,城市智能體的一系列技術優勢與產業成長,正在幫助全球各個城市打造“智以務實、數以致用”的智慧城市。城市智能化的探索遠未停歇,如今正是智慧城市發展的美好年紀。所謂風華正茂,或許就是能夠學以致用,勇于擔當。
責任編輯:haq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23瀏覽量
566738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81瀏覽量
979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數字孿生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具體應用
智慧園區系統開發對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促進
探討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智能照明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