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第三季度半導體上市公司的業績又爆發了。從目前部分公司的業績預告來看,紫光國微、圣邦股份、韋爾股份、納思達、風華高科、華天科技、北方華創等公司第三季度的凈利都實現兩到三位數的增長。
紫光國微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3億元-1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5%-125%。其中,第三季度預計凈利潤5.5億元-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5%-125%。紫光國微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70%;第二季度實現5.5億元,同比增長160%。第三季度料將環比增長,且同比增速相當。
圣邦股份發布的最新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前三季實現凈利潤4.24億元~4.60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05.03%-122.35%。公司2021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上升的主要原因為公司積極拓展業務,產品銷量增加,相應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所致。
韋爾股份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2.52-36.52億元,同比增長88.32%-111.48%;扣非歸母凈利潤約為28.16-32.16億元,同比增長77.52%-102.74%。
不過,有一個現象值得重視,部分業績高增長公司的凈利增速開始放緩。例如富滿電子預告顯示,公司預計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79億元到1.99億元。取中位數1.89億元計算,相比2021第二季度2.55億元的凈利潤,環比下滑26%,遠低于市場預期。
卓勝微今年以來的盈利增速也是逐步放緩。今年第一季度,卓勝微實現凈利潤4.92億元,同比增長224.34%;第二季度實現凈利潤5.221億元,同比增長159.47%。第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4.85億元-5.21億元,同比增長33%-43%。相比前兩個季度,卓勝微第三季度凈利增速大幅放緩狀態。
通常來說,下半年是消費電子旺季,上游廠商的出貨量多,業績表現好。但是反而,如今出現了旺季不旺的情況。這的確值得行業警惕。受益于缺貨漲價、需求爆發等因素,芯片廠商高速增長的業績,是否還能夠持續?要打上一個問號。
上游漲價可能漲不動了
9-10月份以來又一批漲價函開始生效,ST、英飛凌、安森美、士蘭微、紫光展銳等廠商分別上調了產品價格。但是近期開始的限電,無論是對上游晶圓制造還是下游終端生產都帶來了影響。
例如日月光昆山封測廠的緊急限電停產,蘇州及昆山要求當地所有廠商停電停產,對一批封測廠、PCB廠造成影響。上游由于限電可能交不出更多的產能,下游也由于限電生產不了更多的成品。需求沒那么緊張的時候,供應的議價能力會變弱。
另一方面,受漲價和缺貨影響,各廠增加了備貨庫存,反而對芯片的需求不會像剛開始那樣集中爆發。
據電子發燒友網向供應鏈了解,最近的市場行情中,無論是驅動IC還是MCU,價格都出現了松動的跡象。查閱相關芯片的電商報價并沒有出現大幅漲價。漲價漲不動,甚至降價或許是目前一些上游芯片廠商正在面臨的問題。
中游缺方案
我們知道,芯片原廠都圍繞著一批方案公司,方案公司能夠幫助芯片原廠將芯片方案更快的落地。現在受到芯片缺貨的影響,很多公司的新方案做不出來,或者忙著國產替代,有的甚至做方案不如賣芯片賺錢快,缺乏開發新方案的動力。
因此,芯片缺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更多創新方案的推出,將傳導并影響下半年的景氣度。
下游需求減少
智能手機的砍單首當其沖,因缺芯蘋果削減了1000萬部iPhone 13的訂單。原本蘋果計劃生產9000萬部iPhone 13。但由于博通和德州儀器無法供應足夠的芯片,最終的產量將不會到達預期。這些芯片主要是博通AFEM-8215前端模塊、博通BCM59365無線充電接口器,以及德州儀器的顯示屏電源管理 IC、閃光燈 LED 驅動器以及陣列驅動、中繼器。
如果說連蘋果都拿不到足夠的產能,那么其他廠商更加可想而知。
在汽車領域,受缺芯影響,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產量減少約60-130萬輛;2021全年度汽車產量將呈總體下降趨勢,預計減產約450萬輛。根據OICA的數據,2019年全球汽車產量為9217.6萬輛,2020年產量僅為7762.2萬輛,同比下降15.8%。
缺芯伴隨著漲價,下游廠商對于成本的承壓能力正在走向極限。
后續將如何?
產能擴張已經不可逆轉,尤其是成熟制程的擴產。最近臺積電宣布了2022年將在日本建設首座芯片工廠,主要生產22nm和28nm制程芯片,預計將于2024年投產。同時,臺積電還表示不排除在全球各地建晶圓廠,建廠與否取決于客戶的需求。此前臺積電已確定在美國建廠,對在歐洲建廠的問題臺積電目前表示沒有強烈的建廠需求。可以看到,臺積電也在針對成熟制程進行擴產。
反觀國內晶圓廠的擴產也主要是以成熟制程并拓展先進封裝。無論怎樣,產能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得到解決。也就是說,上游的芯片供應將趨于平穩。
那么,芯片廠商的業績增速放緩,誰又能說不是一種日漸回歸理性的信號呢。
而我們的終端企業承受著原材料漲價、成品價格不漲的壓力,可能會出現做多虧多,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就在日前廣交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東佛山、廣州考察。他指出,穩物價是宏觀調控重要目標,繼續采取措施防止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向供應鏈下游傳導,保證民用電價格穩定;研究實施階段性減稅,緩解下游中小微企業成本壓力。
實際上前段時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汽車芯片渠道價格亂象出手整頓,都已經明確顯示出了避免下游企業受到成本壓力的目的。
不可否認,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對半導體產業、電子行業都具有巨大的成長拉動效應。但前提是產業鏈上下游回歸到一個合理、平穩的供應鏈體系上面,進而刺激需求良性增長,這樣新興產業才能走得健康走得遠。而不是像過去這么長一段時間以來那樣,陷入無休止的芯片漲缺的“恐慌”之中。責任編輯:ha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71瀏覽量
440463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80瀏覽量
237428
原文標題:芯片漲價接近尾聲了?Q3芯片公司業績大爆發,卻旺季不旺、危機四伏……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面對TI芯片漲價,國產平替品牌芯伯樂有自己的破局之道


2025存儲芯片漲價開啟!閃迪、美光、長存致態調漲

鉍金屬瘋漲:中低溫焊錫膏中的鉍金屬何去何從?及其在戰爭中的應用探索

通電后dlpc350芯片發燙,連不上pc,dmd也不動,怎么解決?
Arm計劃大幅漲價并考慮自研芯片
消息稱臺積電3nm、5nm和CoWoS工藝漲價,即日起效!
用ADS1255做ADC轉換,在芯片不動作的時候發現在輸入端有noise,為什么?

FPGA芯片國產替代性價比凸顯,Altera漲價在即,Xilinx繼去年大幅漲價后,12月繼續大幅調漲價格,成熟產品尤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