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誠)氮化鎵和碳化硅一樣,不斷地挑戰著硅基材料的物理極限,多用于電力電子、微波射頻領域,在電力電子的應用中,氮化鎵的禁帶寬度是硅基材料的3倍,同時反向擊穿電壓是硅基材料的10倍,與同等電壓等級的硅基材料相比,氮化硅的導通電阻更低,電源開關損耗也更低,電能的轉換效率也有所提升。在微波射頻領域,由于氮化鎵在電場下具有較高的電子速度,因此電流密度較高,加之氮化鎵又具有耐高壓的特性。因此,在微波射頻領域中使用氮化鎵對RF功率的輸出有著巨大的優勢。
氮化鎵在消費類電子領域的優勢尤為突出,憑借著氮化鎵耐高壓、轉換率高、導通損耗小的特點迅速占領了消費類電子的快充市場。今年10月,氮化鎵快充市場迎來了一位重磅玩家,蘋果發布了首款氮化鎵PD 140W的電源適配器,可見氮化鎵對快充的重要性。10月26日,據TrendForce預計,至2025年GaN 在整體快充領域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 52%。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D/A3/poYBAGGTC4GAaXh4AAUW3DKy1XA501.png)
圖源:納微
納微半導體
納微是一家專注于氮化鎵功率芯片開發的企業,僅憑單一的品類迅速在氮化鎵功率器件領域迅速立足,打響了產品的知名度。納微用了7年時間,迅速將一個初創公司打造成了市值10億美元的上市企業。憑借其高性能的芯片,以及嚴格的產品生產質量把控,截至今年11月,納微氮化鎵功率芯片出貨量已達3500萬顆以上,產品失效率和不良率均為0,同時還占領了全球氮化鎵芯片市場30%以上的出貨量。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D/AA/pYYBAGGTC4uAXJD4AACXxgYqvQI465.png)
圖源:納微
近日,納微發布了一款采用了GaNSense技術的氮化鎵功率芯片。本次發布的新品是將電路感知技術加入到氮化鎵功率芯片中,是業界內首款集成了智能感知技術的氮化鎵功率芯片。通過傳感器與芯片的融合,讓電路的保護功能也朝著智能化發展,保證了系統的安全與穩定。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D/A3/poYBAGGTC6CAVy4iAAcr5jo3cpc919.png)
圖源:納微
納微的GaNSense技術類似于汽車的BMS系統,就是對系統電流、溫度等數據精準、快速的實時監控,當芯片通過數據監測,發現系統有潛在風險時,芯片會快速進入關斷狀態,保護了芯片的同時還保護了外圍電路,避免對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進而降低了電路調試的成本,也保證了成品設備的使用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納微的GaNSense技術,可以做到實時無損的電流感知,該技術目前正處于專利申請階段。
使用了GaNSense技術的氮化鎵芯片在功耗方面,系統能耗與早期產品相比,節能效果提升了10%。通過智能感應技術,芯片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自由切換工作模式與空閑模式,并降低空閑模式的待機功耗。
在系統保護方面,通過GaNSense技術,對電流、電壓檢測的速度提升了50%,且降低了50%的尖峰電流。同時,可實現30ns內完成系統檢測和系統保護的操作,與傳統氮化鎵的保護響應速度相比提升了6倍。
在產品方面,納微推出了多個基于新一代GaNSense技術不同型號的氮化鎵功率芯片,這些芯片內部都集成了氮化鎵的驅動器,簡化了PCB的布局。產品的電壓等級主要集中在650V和800V,芯片的開關導通電阻在120mΩ至450mΩ之間,較低的開關導通電阻,降低了系統的開關損耗。納微新一代氮化鎵芯片提供了HFQR、ACF、PFC三種電路拓撲方式,可滿足不同輸出功率應用的需求,提升產品的覆蓋率。
鎵未來科技
鎵未來,是一家成立僅有一年的氮化鎵器件開發企業,致力于為終端廠商提供30W至10kW氮化鎵解決方案。該公司的氮化鎵器件的特色,是在于將傳統硅基器件的易用性和氮化鎵高頻、高效、低損耗的特點結合起來,從而提高產品的功率密度。
?
圖源:鎵未來
在消費類電子方面,如今,PD3.1協議和Type-C標準已經發布,消費類電子的電源適配器輸出功率已經提升至240W,作為新勢力的鎵未來也緊跟市場發展的動向,發布并量產可應用于輸出功率為240W電源適配器的氮化鎵功率器件G1N65R150xx系列,可實現最高95.9%轉換效率。
鎵未來G1N65R150xx系列功率器件,最大的亮點在于僅有150mΩ的開關導通電阻,開關導通電阻的阻值對于開關電源來說意義重大,開關導通阻值越大,系統損耗也越大,系統效率自然會有所降低。鎵未來150mΩ的氮化鎵功率器件,領先了業內很多產品,大幅的降低了系統的導通損耗,從而提高電源的輸出功率。
為降低系統導通損耗,鎵未來通過獨有的工藝技術,為G1N65R150xx系列產品的動態電阻進行了優化,產品在25℃至150℃的溫升實驗中,產品的動態導通電阻變化僅提升了50%。避免了因長時間處于運行狀態,導通電阻過高,系統導通損耗過大,系統效率降低的問題。
由于該器件內部并未集成驅動器,所以,鎵未來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了驅動芯片電壓兼容的問題。目前,氮化鎵驅動芯片的驅動電壓覆蓋范圍較寬,有幾伏至十多伏不等。鎵未來為提升產品與其他驅動芯片的適配性,將柵極耐壓值調至20V,從而降低了驅動芯片的使用的局限性。
結語
氮化鎵功率器件憑借高頻、高效等特性,在開關電源行業備受追捧,也成為了消費類電子電源行業主要的發展方向。如今,很多氮化鎵晶圓廠商也在不斷提高晶圓的制造良率,增設產線,在不久的未來,氮化鎵的價格很有可能會大幅下降,從而讓氮化鎵快充的價格更容易的被百姓所接受。
氮化鎵在消費類電子領域的優勢尤為突出,憑借著氮化鎵耐高壓、轉換率高、導通損耗小的特點迅速占領了消費類電子的快充市場。今年10月,氮化鎵快充市場迎來了一位重磅玩家,蘋果發布了首款氮化鎵PD 140W的電源適配器,可見氮化鎵對快充的重要性。10月26日,據TrendForce預計,至2025年GaN 在整體快充領域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 52%。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D/A3/poYBAGGTC4GAaXh4AAUW3DKy1XA501.png)
圖源:納微
納微半導體
納微是一家專注于氮化鎵功率芯片開發的企業,僅憑單一的品類迅速在氮化鎵功率器件領域迅速立足,打響了產品的知名度。納微用了7年時間,迅速將一個初創公司打造成了市值10億美元的上市企業。憑借其高性能的芯片,以及嚴格的產品生產質量把控,截至今年11月,納微氮化鎵功率芯片出貨量已達3500萬顆以上,產品失效率和不良率均為0,同時還占領了全球氮化鎵芯片市場30%以上的出貨量。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D/AA/pYYBAGGTC4uAXJD4AACXxgYqvQI465.png)
圖源:納微
近日,納微發布了一款采用了GaNSense技術的氮化鎵功率芯片。本次發布的新品是將電路感知技術加入到氮化鎵功率芯片中,是業界內首款集成了智能感知技術的氮化鎵功率芯片。通過傳感器與芯片的融合,讓電路的保護功能也朝著智能化發展,保證了系統的安全與穩定。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D/A3/poYBAGGTC6CAVy4iAAcr5jo3cpc919.png)
圖源:納微
納微的GaNSense技術類似于汽車的BMS系統,就是對系統電流、溫度等數據精準、快速的實時監控,當芯片通過數據監測,發現系統有潛在風險時,芯片會快速進入關斷狀態,保護了芯片的同時還保護了外圍電路,避免對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進而降低了電路調試的成本,也保證了成品設備的使用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納微的GaNSense技術,可以做到實時無損的電流感知,該技術目前正處于專利申請階段。
使用了GaNSense技術的氮化鎵芯片在功耗方面,系統能耗與早期產品相比,節能效果提升了10%。通過智能感應技術,芯片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自由切換工作模式與空閑模式,并降低空閑模式的待機功耗。
在系統保護方面,通過GaNSense技術,對電流、電壓檢測的速度提升了50%,且降低了50%的尖峰電流。同時,可實現30ns內完成系統檢測和系統保護的操作,與傳統氮化鎵的保護響應速度相比提升了6倍。
在產品方面,納微推出了多個基于新一代GaNSense技術不同型號的氮化鎵功率芯片,這些芯片內部都集成了氮化鎵的驅動器,簡化了PCB的布局。產品的電壓等級主要集中在650V和800V,芯片的開關導通電阻在120mΩ至450mΩ之間,較低的開關導通電阻,降低了系統的開關損耗。納微新一代氮化鎵芯片提供了HFQR、ACF、PFC三種電路拓撲方式,可滿足不同輸出功率應用的需求,提升產品的覆蓋率。
鎵未來科技
鎵未來,是一家成立僅有一年的氮化鎵器件開發企業,致力于為終端廠商提供30W至10kW氮化鎵解決方案。該公司的氮化鎵器件的特色,是在于將傳統硅基器件的易用性和氮化鎵高頻、高效、低損耗的特點結合起來,從而提高產品的功率密度。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D/AA/pYYBAGGTC6qAIY2sAAB9QqZ1yrQ787.png)
圖源:鎵未來
在消費類電子方面,如今,PD3.1協議和Type-C標準已經發布,消費類電子的電源適配器輸出功率已經提升至240W,作為新勢力的鎵未來也緊跟市場發展的動向,發布并量產可應用于輸出功率為240W電源適配器的氮化鎵功率器件G1N65R150xx系列,可實現最高95.9%轉換效率。
鎵未來G1N65R150xx系列功率器件,最大的亮點在于僅有150mΩ的開關導通電阻,開關導通電阻的阻值對于開關電源來說意義重大,開關導通阻值越大,系統損耗也越大,系統效率自然會有所降低。鎵未來150mΩ的氮化鎵功率器件,領先了業內很多產品,大幅的降低了系統的導通損耗,從而提高電源的輸出功率。
為降低系統導通損耗,鎵未來通過獨有的工藝技術,為G1N65R150xx系列產品的動態電阻進行了優化,產品在25℃至150℃的溫升實驗中,產品的動態導通電阻變化僅提升了50%。避免了因長時間處于運行狀態,導通電阻過高,系統導通損耗過大,系統效率降低的問題。
由于該器件內部并未集成驅動器,所以,鎵未來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了驅動芯片電壓兼容的問題。目前,氮化鎵驅動芯片的驅動電壓覆蓋范圍較寬,有幾伏至十多伏不等。鎵未來為提升產品與其他驅動芯片的適配性,將柵極耐壓值調至20V,從而降低了驅動芯片的使用的局限性。
結語
氮化鎵功率器件憑借高頻、高效等特性,在開關電源行業備受追捧,也成為了消費類電子電源行業主要的發展方向。如今,很多氮化鎵晶圓廠商也在不斷提高晶圓的制造良率,增設產線,在不久的未來,氮化鎵的價格很有可能會大幅下降,從而讓氮化鎵快充的價格更容易的被百姓所接受。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503瀏覽量
757137 -
氮化鎵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658瀏覽量
116692 -
納微半導體
+關注
關注
7文章
130瀏覽量
201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導通電阻驟降21%!Wolfspeed第4代SiC技術平臺解析
,Wolfspeed第4代技術專為簡化大功率設計中常見的開關行為和設計挑戰而設計,并為 Wolfspeed 的各類產品(包括功率模塊、分立元件和裸芯片產品)制定了長遠的發展規劃路線圖。 ? 導通電阻
發表于 02-13 00:21
?310次閱讀
氮化鎵充電器和普通充電器有啥區別?
的代替材料就更加迫切。
氮化鎵(GaN)被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相比硅,它的性能成倍提升,而且比硅更適合做大功率器件、體積更小、功率密度更大。氮化鎵
發表于 01-15 16:41
氮化鎵電源芯片和同步整流芯片介紹
氮化鎵電源芯片和同步整流芯片在電源系統中猶如一對默契的搭檔,通過緊密配合,顯著提升電源效率。在開關電源的工作過程中,氮化
熱導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探索
在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中,傳感器作為信息獲取的關鍵元件,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中,熱導傳感器憑借其獨特的測量原理與廣泛的應用領域,成為了工業自動化、環境監測、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
![熱<b class='flag-5'>導</b><b class='flag-5'>傳感器</b>的原理與應用探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11/wKgZO2d8dhiADSj2AADbxysj1aM871.png)
25W氮化鎵電源芯片U8722BAS的主要特征
在消費類快充電源市場中,氮化鎵有著廣泛的應用,如今已有數十家主流電源廠商開辟了氮化鎵快充產品線,推出的氮化
德州儀器氮化鎵功率半導體產能大幅提升
近日,美國芯片大廠德州儀器(TI)宣布了一項重要進展。其位于日本會津的工廠已經正式投產基于氮化鎵(GaN)的功率半導體。這一舉措標志著德州儀器在氮化
光照傳感器和光敏電阻區別在哪
是它們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光照傳感器通常基于光電效應,而光敏電阻則基于光導效應。 光照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光照傳感器是一種基于光電效應的光電元件
氮化鎵和砷化鎵哪個先進
景和技術需求。 氮化鎵(GaN)的優勢 高頻與高效率 :氮化鎵具有高電子遷移率和低電阻率,使得它在高頻和高功率應用中表現出色。例如,在5G通
什么是電阻式傳感器?電阻式傳感器的結構和應用
? ? ?電阻式傳感器是把位移、力、壓力、加速度、扭矩等非電物理量轉換為電阻值變化的傳感器。它主要包括電阻應變式
零磁通電流傳感器的特點(磁性開關傳感器工作原理)
在當今這個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零磁通電流傳感器以其獨特的工作原理和卓越的性能,成為了工業自動化和電力監控領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零磁通電流傳感器以其對電流測量的高精確度和對環境變化的高穩定性而聞名
納微半導體下一代GaNFast氮化鎵功率芯片助力聯想打造全新氮化鎵快充
加利福尼亞州托倫斯2024年6月20日訊 — 唯一全面專注的下一代功率半導體公司及氮化鎵和碳化硅功率芯片行業領導者——納微半導體(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TS)近日宣布其GaNFast氮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