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數據統計機構Statista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細分產品結構中,診斷成像設備的僅次于心臟病學設備,占比達到11%。隨著大數據、AI等技術的發展,AI輔助影像診斷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海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海南大學三亞研究院院長劉謙表示,在AI輔助影像診斷的過程中,數據獲取是重要的環節。內窺鏡是重要的診斷成像設備,共聚焦內窺鏡正是AI輔助影像診斷數據獲取的重要設備。當下,業內致力于研究如何發展實時、在體、無損、高分辨光學成像技術,應用于人體良惡性病灶的早期鑒別。共聚焦內窺鏡可以直達病灶,實時在體顯微成像,并且能提高檢出率,被認為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據了解,共聚焦內窺鏡結合了共聚焦顯微鏡和內窺鏡,這種成像方式彌補了宏觀和微觀成像方式之間的差距。共聚焦顯微成像技術被認為是目前最先進的細胞生物學分析技術,利用光纖既是點光源也是點探測的優勢,采用了探頭式內窺的思路。
更多熱點文章閱讀
- 董明珠:格力為特斯拉供應底盤裝備,白電企業對“造車”達成共識?
- 俄羅斯生產首顆純國產通信衛星!俄衛星實力有多強?
- 歐盟統一充電接口!蘋果:確定改用USB-C!
- Marvell大幅裁撤中國研發團隊,但另一市場正加大在華投資
- 警惕!德州儀器:芯片需求疲軟,正從消費電子蔓延至工業領域!
原文標題:共聚焦內窺鏡國產化率不足5%,探索關鍵技術突破路徑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內窺鏡
+關注
關注
1文章
83瀏覽量
18147
原文標題:共聚焦內窺鏡國產化率不足5%,探索關鍵技術突破路徑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國產化替代先鋒!蝶云智控飛騰OPS電腦重磅登場,自主可控·實力領航
引言:政策東風助力,國產化替代勢在必行? 隨著國家“國產化替代”戰略深入推進,關鍵領域信息技術自主可控已成為時代使命。廣東蝶云智控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深耕

自主創新,龍芯ATX主板助力國產化升級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國產化升級已成為各行業穩固前行、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路徑。從工業通信設備到能源、環保等諸多領域,自主可控的技術與產品正逐
國產化賦能交通新基建:研華工控機ITA-170V2的突破與場景實踐
100%國產化元器件、低功耗高效能及靈活部署能力,為軌道交通、智慧公路等場景提供可靠的技術底座。 一、研華工控機的技術突破:從國產化到場景適

匯川技術入選2025年度能源化工行業技術裝備國產化創新產品推薦目錄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指導舉辦的2025能源化工行業技術裝備國產化大會在青島召開。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及行業領軍企業的千余名代表參與,共同探討能源化工領域關鍵裝備國產化
功率半導體國產化先鋒:長晶科技的創新與崛起
近年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重塑與中國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國產化替代已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核心方向。面對國際技術壁壘與市場競爭的雙重挑戰,中國企業正通過持續創新打破壟斷,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在這
淺談華為通信大模型的關鍵技術
推理、幻覺糾正及多維聯合決策等方面創新成果的肯定。為此,我們將分三期深入解讀華為通信大模型無線的關鍵技術和價值應用,本期聚焦于通信大模型的部署、訓練和推理的關鍵技術。
特高壓設備檢測技術演進——從國產化突破到國際領先
通過設備壽命預測功能,關鍵設備更換周期延長30%,年節省維護費用超150萬元?。
行業認可:連續三年獲評“中國電力工業科技創新企業”,技術方案入選全球特高壓最佳實踐案例?。
“立即撥打400-016-1896,獲取定制化檢測解決
發表于 02-28 10:12
印尼要求蘋果提升國產化率
近日,印尼工業部長阿古斯發表聲明指出,蘋果公司需遵循印尼當地法規,在印尼境內生產部分智能手機或其組件,方能在印尼市場銷售其產品。然而,由于蘋果公司當前未能達到這一國產化率要求,政府尚未向蘋果頒發
共聚焦激光顯微鏡的光學系統解析
共聚焦激光顯微鏡(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簡稱CLSM)是一種先進的顯微成像技術,它通過使用激光作為光源,結合共聚焦技術,能夠提供高分辨
信創國產化背景下的工控主板發展現狀
信創,是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的簡稱,于2016年“信創工委會”(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提出,目的就是要推動我們國內軟硬件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實現信息技術的全面
共聚焦顯微鏡有什么用?
在科學研究和精密制造領域,對材料表面特性的準確測量至關重要。共聚焦顯微鏡作為一種先進的顯微成像技術,提供了一種非接觸、高分辨率的表面分析手段。深圳市中圖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VT6000系列共

共聚焦顯微鏡:成像原理、功能、分辨率與優勢解析
在材料科學和精密工程領域,對微觀結構的精確測量和分析至關重要。共聚焦顯微鏡作為一種高精度的成像技術,為這些領域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共聚焦顯微鏡成像原理共聚焦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基于激光掃描和

評論